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產(chǎn)業(yè)鏈投資機會分析報告
特斯拉首席執(zhí)行官馬斯克在推特上稱,特斯拉可能在幾個月內推出能夠運轉的人形機器人原型,他為此將這家電動汽車制造商的第二個人工智能日推遲到?9?月?30?日。
Tesla Bot?可能是?2022?年最重要的產(chǎn)品開發(fā)項目,甚至可能比汽車業(yè)務更重要,第一版有望在?2023?年投入生產(chǎn),其將用來填補勞動力缺口。
從公布的參數(shù)看,Optimus?身高?1.72m,重量57kg,負載?20kg(手臂附加?5kg),行走速度?2m/s,其運用了特斯拉最先進的?AI?技術,機器人頭部被安裝用于導航的攝影機,并基于視覺神經(jīng)網(wǎng)絡神經(jīng)系統(tǒng)預測能力的自動駕駛技術驅動,其大腦是算力極強的?DOJO D1?超級計算芯片,Optimus?機器人的推出,代表著特斯拉在人工智能上邁出了一大步,這也意味著特斯拉的全自動駕駛功能將會接近成熟。
什么是人形機器人?
對于人形機器人,大家的普遍認知是像人一樣的這種形態(tài)的機器人,在學術界,一般叫做仿人機器人,可以分為大仿人機器人和小仿人機器人。大仿人機器人一般指成人大小的仿人機器人,一般一米多高。在仿人機器人里,一般意義上將雙足行走的機器人叫仿人機器人。小仿人機器人,一般是桌面式的,比如NAO和阿爾法機器人屬于小仿人機器人。
我們講主要針對雙足式機器人展開器技術特點。雙足機器人與桌面式的小仿人機器人在技術層面有比較大的差異,桌面式的小仿人機器人,基本只能是原地的運動控制,以及一些交互能力。
大仿人機器人,涉及到更多的控制、規(guī)劃、機電一體化技術、全方位的AI感知技術,移動能力和工作范圍,移動不僅僅指工作范圍,也包含手能觸達的區(qū)域大小、和物理世界的交互和人的交互都有天翻地覆的變化,不是簡單地買來零部件就可以組裝成仿人機器人。
來源:中信建設證券
報告內容節(jié)選如下:
號眾公: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