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工具箱 | 屏幕尺寸可以回去,但交互方式不能

昨天晚上數碼區(qū)大面積的更新了新iPhone SE的評測,看了一些熱門的,主要優(yōu)點就是輕薄、價格便宜、最強單攝、買芯片送手機;缺點就是續(xù)航可能不行。我?guī)缀鯖]有看到有人提——就是Home鍵。且不論Face ID和Touch ID到底孰優(yōu)孰略,Home鍵的再次回歸絕對是在交互方式上開了倒車。
剛看了John Gruber的最新的一篇博客,里面寫了他自己使用新的iPhone SE之后的感受,里面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
When a new design is clearly better than an old one, it’s a one-way street mentally.
當一個新的設計明顯好于舊的時,在心理上就是一條單行線。
Once you get used to the post-iPhone-X interaction model, there’s no going back. A week with the new SE has not shaken my belief that the X-style interaction design is superior.
一旦你習慣了iPhone X之后的交互方式,就沒有回頭路了。使用SE的一周也沒有動搖我的想法,即iPhone X的交互設計是更先進的。
?我從XR開始使用全面屏iPhone,現(xiàn)在使用11 Pro,已經快2年了。家里還有一臺iPhone 6作為備機,當我在兩個手機之間切換使用時,不只一次的想在iPhone 6上用上滑手勢返回桌面。從iPhone 5開始,用了帶Home鍵的iPhone那么多年,在短短的一年半之后,我就無法適應Home鍵了。就是因為全面屏手勢更自然,更符合人的直覺。
單說返回桌面和進入多任務這兩個操作,全面屏手勢就是向上滑動和向上滑動并停?。ɑ蛘呦蛐鄙戏交瑒樱?,都是直接和屏幕中的元素進行互動。而Home鍵則是單擊和雙擊,就像是通過鼠標或者觸摸板與屏幕中的元素進行互動。這就和當年觸屏手機和按鍵手機的對比非常類似了,直接和你要交互的對象進行交互顯然是更符合直覺的方式。
我現(xiàn)在使用的iPad Air是另外一個例子:Air是有一個Home鍵的設備,但iPadOS又是支持手勢操作的。我在使用Air的時候,除了解鎖、購買App時把手指放在Touch ID上摸一下以外,從來就沒有進行過單擊Home返回桌面,雙擊切換多任務這些操作。網上總是在說高刷新率用了就回不去了,我覺得手勢操作才真的是用了就回不去了。
總之,新SE適合那些iPhone X之前機型的用戶升級,那些已經使用過iPhone全面屏機型的用戶就不要湊這個熱鬧了,踏實的等著今年的正代新機型吧。
?
原文鏈接:https://daringfireball.net/2020/04/the_2020_iphone_se#fn4-2020-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