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眾生相】(一)——城市、迷茫

序言
? ?昏暗的隧道中,蔓延著灰土的氣息。鐵軌,伴同無數泛著白光的燈管向前遠處的亮點延伸著。忽地,鐵軌震動起來,地鐵從隧道的另一邊駛來,帶著強烈的風壓,呼嘯而過。地鐵的車窗里透出光亮,映射著隧道,也將無數乘客神色不同、裝束各異的影子倒映出了車窗。
? ?這是北京城市里最普通的一列地鐵。它只是在駕駛員的手下完成每日必須完成的任務。開門關門,人來人往,一如平常。載著無數個人的它并無喜樂與憂傷,卻縮影著城市中人的生命與狀態(tài)。
地鐵中的上班族
? ?我家的位置比較偏北。這一片兒多是年輕人、北漂的租房地——畢竟這里有著相對低廉的房價,而地鐵也就成了這一片地區(qū)主要通勤工具。
? ?這一切因素促成了早高峰極致的擁堵——站在地鐵門口的我時常會失去向里面擠的勇氣。若是形容的話,我想“沙丁魚罐頭”會非常適合這個時間的地鐵。想要擠進去,非要身、眼、心三位合一才行:強壯硬朗的身體能確保自己不被車里的人擠出去,精準的眼力保證了自己能夠覷準了可供沖擊的縫隙,而心的麻木則可以讓自己不去想里面可能已經被擠得身形扭曲的人們——可以說著實不易。然而即便是擠成如此模樣,某些人仍然會創(chuàng)造有限的空間與條件,將手機拿在手中把玩。

? ?北京的早高峰往往從7點多便開始,一直持續(xù)到9、10點鐘。而晚高峰,在我們這條地鐵線路上,則是能從18點多一路持續(xù)到22點,越晚越擠。
? ?但晚高峰時的人們卻不似早高峰那般有活力了。我記得那是晚上22點半左右的一班車。我本以為人能夠少點兒,沒想到車廂依舊十分擁擠,能進車也是隨著人流被擠進去的。有幸能夠坐在座位上的人,一般都是在看著手機——或是看著喜歡的綜藝、劇集、網絡小說,再或者就是在刷微信微博?;蛟S有座位就能成為這些人一天的小確幸,用這天所剩不多的時間來稍稍放松一下。站著的人是多數,他們也只能繼續(xù)站著,在一天之后繼續(xù)接受這身體上的勞累。一只手拉著扶手,并把自己的眼睛埋進手機里。空氣中仿佛能感受到一種下墜著的氛圍,這是勞累與空虛的述說。
? ?但無論站著坐著,在這樣的一天過后,留給“自我”的時間,的確所剩不多了。這是都市人的通病,有時候即便有時間,也會交予娛樂和社交,并以此來填滿部分生活的空虛和獲取未必有意義的人脈。 ? ?
? ?地鐵僅是一個放大鏡,在這個多數人下班后第一個經過的地方,它聚焦了人們的疲倦和壓力。人們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來到這方城市,想要做些什么;卻在無數的迷茫和誘惑之下倒在了城市中。對很多人來說,城市滿足著欲望,卻吞噬著夢想、希望與信仰。然而又有什么法子呢?現實這頭巨獸并不似想象中那般和善,光是為了對付它,很多人就需要全力以赴,就更惘談信仰與理想了。

? ? 曾經有個20來歲的上班族對我說:“我一年只活12天——就是那12個發(fā)薪日。”他說的時候帶著些自嘲,仿佛理解那樣的生活是什么樣的含義。我了解他,他從河北來到此地,家中生活清貧。他的父母都沒有什么收入,有時連糊口都困難。在親戚幫助下勉強讀完??浦?,家中的壓力便全在他的身上。好在他還算爭氣,憑借著靈活的頭腦和不錯的口才,在沒有本科學歷的背景下,進入了某個公司的管理層。他希望他的家人過上好日子,便為了他在河北的家人買了套房,房貸、裝修皆是他一人包下;但他自己一年卻不能回去幾次,就算回去也只是幫著家里裝修和挑選家具。他的薪水不算太低,但在這樣的壓力下也成為了“月光”,有時甚至還會負債。他的愿望是樸實的,就像無數個平凡人的愿望一樣,只是希望過上好日子。但代價,卻是空虛,無力和精神的消失。
? ?是非的尺度在這個層面上已經消失了。剩下的只是關乎舍得的命題。但即便如此,有時還是會為他,為他們感到難過。困頓于生活之中的靈魂,若無出口,便只能無奈的飄散。當年近遲暮,回望這曾經的一切。不知心中會不會為自己丟掉的靈魂感到悲涼呢...
停筆于 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