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歲的盧照鄰初露鋒芒,為何卻甘愿蹉跎,做了十年王府典簽
初唐四杰之盧照鄰 02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1
盧照鄰出仕的年限大約是在高宗朝初年。
此時大唐王朝已有太平盛世氣象。長安作為帝國的權(quán)力中心,理所當(dāng)然成為全國人才的集中地,盧照鄰學(xué)有所成后也跟隨時代潮流做了一名“京漂”。
唐朝的科舉制度與后世還是有很大的不同,嬗變于魏、晉九品中正制的隋唐科舉制,實則是兼具了舉薦和文試兩種方式的。
再者,唐朝的科舉考試是不糊名的,也就是說在拿到一份卷子的時候主考官第一時間內(nèi)能知道考生的姓名甚至籍貫。加深主考官對自己的印象,對于能否入榜就變得很重要。將自己的作品送請有地位、有學(xué)問的人,希望得到他們的揄揚或教益,此風(fēng)古以有之。到了唐代,文士們更是利用這種風(fēng)俗來為爭取進士及第服務(wù),并使之成為一種風(fēng)尚,名為行卷。
盧照鄰自然不能免俗,而且他得到了當(dāng)時的重臣來濟的賞識。
來濟是隋朝大將來護兒的小兒子,在宇文化及縊殺楊廣一事中,來護兒不屈于叛軍,幾乎被滅門。來濟和哥哥來恒因為年歲太小而獲得生機,他篤志好學(xué),于高祖一朝舉進士。盧照鄰?fù)犊克臅r候,他因為正直明鑒而深受太宗信重,受命編撰《晉書》。
2
來濟可以說是盧照鄰的恩師,在他的有力舉薦下,盧照鄰聲名鵲起一時風(fēng)頭無兩。得以遇到他生命中的第二個貴人——鄧王李元裕。
鄧王是高祖第十七個兒子,母親出身于博陵崔氏。母子二人可以說是宮廷生活的高手,崔氏入宮時為寶林,武德六年冊封為嬪,唐太宗繼位后冊封為太妃,幫助唐太宗管理大安宮事務(wù)。要知道大安宮實際是李淵禪位后居住的宮殿,可見這位崔太妃不僅能力出眾,并且深得李世民的信任。
鄧王李元裕也用一輩子的時間向世人展示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閑散王爺。
李淵有22個兒子,在貫穿初唐百年的宮廷血雨腥風(fēng)中,真正能夠壽終正寢的不足8個,而同時能夠做到子息俱全的卻只有李元懿、李元慶,以及最小的李元祥、李元曉、李元嬰五位。
李元裕是老十七,李世民玄武門政變的時候他才3歲,根本不會有什么威脅。他14歲的時候被封為鄧王,那個時候父親李淵已經(jīng)去世2年了,所以他也能夠順利地帶著母親崔太妃就藩。或者出于自保,他斂去鋒芒一生追求名士之風(fēng),善談名理、收藏典籍。更為厲害的是他能做到終身不娶,無妻無子。
3
李元裕十分欣賞盧照鄰,延請盧照鄰去王府中任職,還曾經(jīng)說過“他就是我的司馬相如”之類的恩賞之語?;蛟S是為了這一份知遇之恩,盧照鄰在鄧王府典簽任上一干就是十年。
南朝的時候,典簽名為掌管文書,實操州鎮(zhèn)全權(quán),有“簽帥”之稱。但在唐朝,各王府的典簽沒有任何的品級和實權(quán),就是實實在在的只掌文書,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沒有前途的職務(wù)。很難想象一個寫出“意氣由來排灌夫,專權(quán)判不容蕭相”的意氣青年,會如此甘愿蹉跎十年。
可事實上,盧照鄰不僅甘愿平淡,還十分享受這典簽歲月,其中種種情志,通過其早期作品便可窺一二。
4
《盧照鄰集》中現(xiàn)存詩作98首,以五言律詩數(shù)量為最,共有29題31首,其中約有三分之二的篇幅都是前期創(chuàng)作的。
對比盧照鄰早年和晚期的作品,無論是詩風(fēng)還是詩題都全然不同。在初唐詩壇,盧照鄰以其慷慨激昂稱道,詩風(fēng)剛健奔放,但他的早期作品卻清新、壯麗,全非后期的沉郁、悲壯。
這種清新、壯麗的語言風(fēng)格也是詩人前期心志高昂、生活順?biāo)斓木唧w體現(xiàn)。
如《春晚山莊率題》其一中的“鶯啼非選樹,魚戲不驚綸”,《至陳倉曉晴望京邑》中的“今朝好風(fēng)色,延瞰極天莊”,《元日述懷》中“草色迷三徑,風(fēng)光動四鄰。愿得常如此,年年物候新”等皆清新闊朗。又如《劉生》詩中的“翠羽裝劍鞘,黃金鏤馬纓”,《戰(zhàn)城南》中的“雕弓夜宛轉(zhuǎn),鐵騎曉參驔”,《十五夜觀燈》 中的“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又是別樣的壯麗情懷。
5
他早期的一首《十五夜觀燈》更是構(gòu)思巧妙的寫景之作,作品韻腳致密、對仗工整,是那個時期比較完整的律詩佳作。
中國人的元宵夜因為有了小兒女的繾綣,向來有浪漫的綺思,最著名的詩句莫過于辛棄疾的一闕“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說不盡的霓光璀璨、情思萬千。可是在盧照鄰的十五月夜里,更多的是盛世王朝的流光溢彩。
《十五夜觀燈》
錦里開芳宴,蘭缸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他這一首詩將元宵佳節(jié)的熱鬧繁華寫得大氣磅礴,尤其是三、四兩句著實精彩,絢麗的燈光遠遠看去像一條彩練,將茫茫大地一分為二。繁密的燈光遙遙點綴到天際,仿似接了天上的星星下凡塵,而高樓上懸掛的明燈更像一輪又一輪高懸空中的圓月。當(dāng)然,更美麗的風(fēng)景是映照在九枝明燈前的動人笑顏。
如若詩人情志郁結(jié),想必也寫不出這樣的華彩辭章。
可見,雖然只是小小的王府典簽,對于未來,盧照鄰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