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無病三分虛,看古人如何安然度夏天 古人與我們現代人一樣,把夏天過的豐富多彩,
夏天無病三分虛,看古人如何安然度夏天
古人與我們現代人一樣,把夏天過的豐富多彩,而且也跟我們一樣,視夏季養(yǎng)生為重,認為如果不注重養(yǎng)生,很可能秋冬生百病。
古人度夏有三大重點,很值得我們借鑒。
?一、藏精?
古人認為,農歷五月屬午火,克金;六月屬未土,克水。所以,夏天心火旺,而“肺”金和“腎”水易不足。身體不好的人,過了一個暑天,會感覺身體更虛了......
那如何平安度夏呢?古人強調要清心寡欲、夜臥早起?!兜は姆ā罚喝擞谙脑卤鬲毸薅?,兢兢業(yè)業(yè),保養(yǎng)金水二臟,正嫌火土之旺爾。明《檐曝偶談》:夏至節(jié)嗜欲,冬至禁嗜欲。
每年農歷的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是佛門結夏安居的日子。也就是說這三個月,僧侶們會安下心來一起修行,既能充實自己,也能安然度夏,有益于身心健康。
那我們普通人在夏季的休閑時間里,也應盡量挑一些可以靜心的小活動來充實自己,如茶道、香道、花道、手工編織、繪畫、閱讀、抄經、對弈、彈琴等等。清心寡欲,才不至于消耗更多的氣血。
?二、暖腹?
炎熱的夏季,很多人都愛好那一口涼爽的冷飲,冰鎮(zhèn)啤酒、冰鎮(zhèn)西瓜、冰激凌等,其實古人也不例外。
遠在唐代,人們就已經會用蔗糖水制作“冰棍”了。宋朝的冷飲非常豐富,到了夏天,除了能喝到冷酒,還能吃上各式各樣的冷飲,并且已有了刨冰。
到了元代,元人在牛奶中加入冰塊、蜜餞和果醬,做出“冰酪”,這就成了最早的冰激凌原型。到了明清時期,冰鎮(zhèn)飲食已經充斥尋常巷陌,盛夏時節(jié)有很多小販挑著擔子沿街售賣“涼水”,有的還加入了楊梅、桃子,俗稱“冰楊梅”“冰桃子”。所以,遠在古代,已經有人提出了不可貪“冷飲”的建議了:夏冰止可隱映飲食,不可打碎食之。入腹,冷熱相搏成疾?!度訅蹍①潟?/p>
意思是不過度貪涼,只用冰塊傳給食物一些冷氣即可,不可直接入腹,否則冷熱相搏容易生病。
溫暖為腹部的正氣,下元虛弱的人,若吃了透心涼的食物,多成寒泄,大傷真氣,很難復原。“夏日伏陰在內,熱食得有微汗妙”夏天最好吃讓人微汗的熱食,尤其是早晨,既可以出汗透表,又不至于出大汗傷陰。
?三、避賊風?
什么是賊風?現在最大的賊風就是空調風和風扇風。山區(qū)里最硬的賊風就是過堂風。從古至今,在夏季受了賊風導致面癱的男女老幼不在少數,更有甚者會突發(fā)中風導致偏癱。
明《遵生八箋》:貪涼,兼汗,身當風而臥,多風痹,手足不仁,語言蹇澀,四肢癱瘓。年壯不覺為害,亦種病根。氣衰之人,如桴鼓應響矣??崾钣纫怂贾K?,體虛之人,一定要躲避賊風,尤其是寒冷刺骨的空調風。一旦得了“空調病”,趕緊調理也可無礙,久拖則成重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