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高分子學院材料與化工(專碩)考研上岸經驗分享
一、關于擇校和定專業(yè)
(一)選擇四川大學高分子的原因
本人本科為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yè),在專業(yè)課學習期間對高分子物理和塑料制品工藝還算感興趣,且由于在八月份才開始確定學校,就沒考慮跨專業(yè)考研,希望能在高分子材料加工方向繼續(xù)深造。本人從學校名氣實力、地域優(yōu)勢、學科優(yōu)勢、考研難度等方面進行了抉擇。
北大、浙大、復旦偏合成一些,上交、川大、華工偏加工,生物醫(yī)藥可選上交、浙大和天大,由于本人熱愛加工一些,就從川大和華工中選啦。兩所學校都非常棒,我選川大的因素有三:其一,川大有個獨立的高分子學院,招收人數(shù)上有優(yōu)勢;其二,華工在珠三角影響力很大,倘若能在華工畢業(yè)珠三角工作應該很吃香,但也因此競爭壓力很大。本人更喜歡成都的生活習性,這個看個人感受;其三,華工的材料貌似初試考高物,有考綱,復試考四大化學。川大高分子專碩初試高物高化,無考綱,復試有機加工復合合成四選二,本人不愿再被四大化學的恐懼支配,覺得還是考自己喜歡的科目更有利于我堅持復習,因此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川大。
(二)四川大學高分子考研難度分析
1.分數(shù)線
川大自18年以來,熱度蹭蹭往上漲,報考人數(shù)也是越來越多,去年(2021)川大考研報考人數(shù)全國第一。高分子專業(yè)也不例外,18年后可以感受到專業(yè)課難度的明顯增加。下表是近幾年866分數(shù)線:

專碩漲幅較大,由于報考專碩的越來越多,未來很難突然又降回280,23考研的同學要想清楚,不能一股腦扎堆。
2.錄取情況
川大保護一志愿,可以校內調劑。在招生方向方面,21年材料專碩有01材料工程和02塑料工程兩個方向,如果01方向復試不通過,還可以參加02復試,若還不通過,還可以調劑非全,或參與其他學院如紡織、輕工的調劑復試。據(jù)20年考研上岸的前輩說,那年復試沒過的通過上述方式調劑,最終幾乎都在川大讀研了,老師們都盡可能多爭取名額,讓大家都有學上。而22年材料專碩初試不分方向,復試前會讓填志愿,共3個方向,第一個沒過可以往下調。21年01方向收了74人,02方向19人(有6人從01調劑過來),共93人。從四川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上可以查到,統(tǒng)考報考265人,統(tǒng)考錄取88人,調劑錄取1人,推免錄取4人,報錄比2.98。22年收了92人,相比招生目錄里寫的78人是擴招了的,具體報錄比信息可能得等今年招生簡章出來后才能查。
3.專業(yè)課難度
近些年866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學難度很大,多數(shù)人分數(shù)應該是在院線和100之間。題型包括9道不定項選擇(9×2分);方程式或材料合成或材料的名稱、化學式、基本性能考察(8分),屬于死知識,盡量不失分;簡答題(8×10分),考察對基礎知識的綜合靈活運用,很難拿滿分,要多些且有條理;論述題(2×22分),實驗題或創(chuàng)新題等,難度進一步增大。要考866就要在專業(yè)課上付出相當多的時間,不然分數(shù)低拉了總分,調劑其他學校也成問題。不過難歸難,對別人也一樣,其他科考出高分,總分也很優(yōu)勢的。
4.學院大致情況
前文提到川大高分子學院是獨立的,高分子專業(yè)不依附于材料學院,收的學生很多自然導師也很多,可分為高研所和學院兩個體系,選擇導師時注意她/他屬于哪方。學生會一起上課,但是科研分別在高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學院樓。學碩可以申請制讀博,好像近年來專碩也可以了,學、專碩畢業(yè)要求基本相同,課程要求會輕微差別。
二、866初試經驗
(一)數(shù)學
5月開始,武忠祥,我基礎強化都跟的他,純干貨方法多。線代李永樂老師,。練習冊就是660+330,后期可以做些質量好的模擬題,如李林的6+4、共創(chuàng)超越。真題要多練,越到后期越要回歸真題。復習基礎期間做好筆記,做題要一直整理歸納吸收。
(二)英語
暑假開始,底子好的不用跟老師,按自己的方法來,自己實在搞不懂的真題選項去聽聽各個老師怎么講的就行。作文模板建議自己整理,可以適當結合別人的優(yōu)秀句式,不過最好做點改動,可以放到考前3個月內進行。整個復習期間單詞都要背,可以一段時間練一種題型,同樣錯題要歸納總結。最后一個月模擬考試,留近三年真題即可,不做模擬題?;A差可以跟全程跟老師復習,多個平臺打聽,自己試聽,選擇合適的老師。
(三)政治
徐濤+肖秀榮的精講精練,9月開始,一天花1到2小時聽課做對應1000題,只聽強化,之后繼續(xù)刷1000題,時間充??梢赃xT姐的題做。最后一個月多練多背肖四肖八。
(四)專業(yè)課
暑假開始,先結合視頻、錄音、課件、教材、輔助資料把基礎知識細致地過一遍,找厚點的本子認真做筆記?!陡叻肿踊瘜W》用潘祖仁第五版,化學工業(yè)出版社;《高分子物理》選何曼君第三版,復旦大學出版社;練習冊用《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習題匯編》,董炎明、何旭敏編著,科學出版社出版,出版年份2013年。兩個月內把基礎知識過完一遍后,可以嘗試接觸真題,感受難度和重點所在,然后根據(jù)自己地薄弱點選擇性強化,打基礎時用的資料和筆記等繼續(xù)使用,同時再加個錯題本和總結性的本子。在鄰近考試前一兩個月要經常背誦真題答案、總結性知識點、方程式和實驗等等,限時模擬考試,鍛煉答題技巧。練習冊從打基礎時就可以做起,一直到考前不斷練習鞏固。大家如果在考研復習過程中有困難的話,也不妨報一個輔導班,比如新祥旭考研全科一對一輔導課程,針對性強,上課時間可以靈活協(xié)商,課下還可以免費答疑解惑,對考研初復試應試備考這塊的幫助是非常明顯的。
三、866復試經驗
復試包括筆試和面試,筆試100分,其中高物高化60分,材料、復合、加工、合成每科有2道題,自行選擇兩種科目,然后做相關的題目,因此選做占40分。高物高化部分難度和初試類似,因此按照初試復習技巧復習就行,選做部分根據(jù)自身情況選擇,本人對于加工和復合比較熟悉,因此結合著課件和真題復習的,沒有尋找參考書目。筆試部分同樣按照基礎、重點、背誦的流程復習。
面試100分,包括中文自我介紹、專業(yè)課問答、英文自我介紹、讀英文段落、英文問答。中文介紹最好控制在一分半,英文一分鐘,老師若感興趣會針對介紹提問。專業(yè)課提問考察基礎知識,不會太難,可以從各個平臺購買復試資料,里面有面試題庫。英文段落來自于近期的期刊文獻,或《高分子材料工程專業(yè)英語》曹同玉第二版,英文問答根據(jù)于你讀的段落??记白约阂獓L試朗讀和翻譯,可以自問自答或者找研友模擬面試。
總體復試難度不大,尤其近幾年沒有筆試,穩(wěn)住心態(tài),坦然說出自己所知,不要不懂裝懂,只要不是一問三不知或錯誤連篇,希望都很大,大部分人都是七八十分左右。
四、寫在最后
866是有些難度,但對于認真準備的同學們,最終都能如愿上岸。考研復習是一個長途跋涉的過程,厚積才能薄發(fā),有時候學了很久還是覺得自己什么都不會,最后模擬真題的時候,一道題寫了幾句話就不知道說什么了,這時候更要穩(wěn)住心態(tài),夯實基礎,全面考慮問題的答案,有理論支持還要有具體分析,有解決措施還要有具體方案,養(yǎng)成這樣分析問題與答題的習慣,與專業(yè)課打交道了大半年,考試的時候一定會如魚得水的。祝同學們都能成功上岸啦!
(本文來源新祥旭考研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允許,不可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