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花家務·化學】1-4-03物質(zhì)在水里的溶解性——『數(shù)理化自學叢書66版』
【閱前提示】本書由于是大半個世紀前的教材,很多概念已經(jīng)與如今迥異,因此不建議零基礎(chǔ)學生閱讀。但很適合像我這樣已接受過基礎(chǔ)教育但很不扎實的學酥重新查漏補缺。 另外,黑字是教材原文,彩字是我寫的備注。
第四章溶液?
§4-3物質(zhì)在水里的溶解性
物質(zhì)的溶解性
? ? ? ? 我們知道,各種固體物質(zhì)在水里溶解的情況是很不相同的,有些物質(zhì)(例如食鹽和蔗糖)很易溶解,但也有一些物質(zhì)(例如玻璃)看來好象是完全不能溶解的。其實,任何一種固體物質(zhì)都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溶解在水里,即使那些最容易溶解的物質(zhì),也不是可以無限制地溶解在水里的;相反,那些看來好象是完全不溶解的物質(zhì),也不是絕對的不溶解,只是它所溶解的量很少,一般不能為我們直接感覺得到罷了。例如我們一般認為銀是完全不能溶解于水的,但有人做過實驗:浸過銀匙的水,可以殺死某些細菌。這就是因為有極微量的銀溶解在水里,所成的溶液,對人來說是完全感覺不到的,但對某些細菌已經(jīng)能夠發(fā)生毒性,因而把它們殺死。由此看來,各種物質(zhì)在水里溶解的能力,實際上只存在著程度上的差別。我們現(xiàn)在把一種物質(zhì)在水里溶解的能力,或者說,一種物質(zhì)均勻地擴散在水里的能力,叫做物質(zhì)(在水里)的溶解性。
? ? ? ??根據(jù)固體物質(zhì)在水里溶解性的大小,可以把它們粗略地分成易溶、能溶、微溶和幾乎不溶等四類。完全不溶于水的物質(zhì)是沒有的。但對那些溶解性非常小的物質(zhì),例如銀、玻璃、大理石等,我們習慣上仍稱它們?yōu)椤安蝗芙狻蔽镔|(zhì)。當然,這里的不溶解是應該加上引號的。
? ? ? ??不同物質(zhì)的溶解性是不同的。但是,同一物質(zhì)在不同溶劑里的溶解性也不相同。例如,碘在水里的溶解能力很小,但在酒精里的溶解能力卻很大。因此,物質(zhì)的溶解性跟溶質(zhì)和溶劑的本性都有關(guān)系。我們這里研究的對象限于水溶液,因此,這里所談到的物質(zhì)的溶解性,指的就是物質(zhì)在水里的溶解性。
? ? ? ??物質(zhì)的溶解性除和溶質(zhì)和溶劑的本性有關(guān)外,還和外界條件(主要是溫度)有關(guān)。關(guān)于這個問題,在下面將詳細地討論到。
習題4-3(1)
1、什么叫做物質(zhì)的溶解性?
【山答】一種物質(zhì)在水里溶解的能力,或者說,一種物質(zhì)均勻地擴散在水里的能力,叫做物質(zhì)(在水里)的溶解性。
2、舉例說明物質(zhì)的溶解性不僅和溶質(zhì)的本性有關(guān),而且還和溶劑的本性有關(guān)。
【山答】碘難溶于水,但易溶于酒精。
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
? ? ? ??如果在一定溫度下,在燒杯里盛入一定重量的水后,慢慢加入蔗糖,同時用玻棒不斷攪動。在開始時,加進去的蔗糖很快就溶解了,接著,溶解的速度逐漸減慢,最后看來好象不再溶解了。這是因為蔗糖溶解在水里,也是有一定限度的。當溶液里溶解蔗糖的量,已經(jīng)達到這個限度時,如果再加入蔗糖,無論我們怎樣攪拌,也不會再溶解。我們說這時溶液已經(jīng)“飽和”了。在一定溫度下,溶液里所溶解的某種溶質(zhì)如果不能再增加,這樣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zhì)的飽和溶液。反之,溶液里如果還能繼續(xù)溶解更多的這種溶質(zhì),這樣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zhì)的不飽和溶液。
? ? ? ??不要認為飽和溶液一定很濃,或者認為不飽和溶液一定很淡。對于同一種溶質(zhì)的溶液,我們說它在一定溫度下的飽和溶液總要比不飽和溶液濃些,那是完全正確的。但對不同溶質(zhì)的溶液,我們就不能這樣說了。因為從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定義看來,溶液是飽和或者不飽和,關(guān)鍵在于它能不能溶解更多的溶質(zhì),而不在于溶液的濃或淡。由于各種物質(zhì)的溶解性不同,有些物質(zhì)(例如碳酸鈣)的溶解能力很小,即使它的飽和溶液,仍然是很淡的(在18℃時,100克水至多只能溶解碳酸鈣0.0013克)。與此相反,有些物質(zhì)(例如蔗糖)的溶解能力很大,即使它的溶液已很濃,但也還不是飽和溶液。例如在20℃時,當100克水里已經(jīng)溶解了200克蔗糖,應該說是很濃的了,但它并不是飽和溶液,因為它還能溶解更多的蔗糖。
? ? ? ??在飽和溶液的定義里,為什么一定要指出“在一定溫度下”呢?這是因為物質(zhì)的溶解性,是要受到溫度改變的影響的。例如,20℃時100克水中最多能夠溶解蔗糖203克。但在30℃時,100克水里最多能夠溶解219.5克蔗糖。因此,在100克水里溶解蔗糖203克所成的溶液,在20℃時是飽和溶液,但在30℃時就是不飽和溶液了。由于這樣的緣故,我們說某物質(zhì)的溶液是飽和溶液或者是不飽和溶液,總要注明它是在什么溫度下,這樣才有確切的意義。
習題4-3(2)
1、什么叫做飽和溶液?什么叫做不飽和溶液?
【山答】在一定溫度下,溶液里所溶解的某種溶質(zhì)如果不能再增加,這樣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zhì)的飽和溶液。反之,溶液里如果還能繼續(xù)溶解更多的這種溶質(zhì),這樣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zhì)的不飽和溶液。
2、用什么簡單的方法可以區(qū)別下面三種液體:(1)水;(2)蔗糖的不飽和溶液;(3)蔗糖的飽和溶液。
【山答】首先通過味道判別出(1)水,然后在剩下的兩種溶液中繼續(xù)加入蔗糖,還能溶解的就是(2)蔗糖的不飽和溶液,另一杯就是(3)蔗糖的飽和溶液。
溶解度
? ? ? ??根據(jù)物質(zhì)溶解性的大小,可以把物質(zhì)分成易溶、能溶、微溶和幾乎不溶四類,但這只是物質(zhì)溶解性的一種十分粗略的表示方法。在科學上,還要求從數(shù)量上精確地表示出物質(zhì)溶解能力的大小,這就是這里所要講的溶解度。
? ? ? ??我們知道,在一定溫度下,物質(zhì)在一定重量溶劑(通常是水)里所能溶解的重量是有一定的。這個數(shù)字,可以利用來精確地表示出物質(zhì)溶解能力的大小。化學上把在一定溫度下,由100克溶劑(通常是水)所制成的某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里溶有該物質(zhì)的克數(shù),或者說,在一定溫度下,100克溶劑(水)所能溶解某物質(zhì)最多的克數(shù),叫做該物質(zhì)在這一溶劑(水)里的溶解度。例如,20℃時,食鹽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5.9克。那就是說,在20℃時,由100克水所成的食鹽飽和溶液里,溶有食鹽35.9克。或者說,在20℃時,100克水最多能夠溶解食鹽35.9克。溶解度是物質(zhì)溶解性的定量的表示。
? ? ? ??在學習了物質(zhì)溶解度這個名詞以后,我們就能對上面提到的易溶、能溶、難溶和幾乎不溶等含義不夠明確的名詞,比較確切地表述出來?,F(xiàn)在一般是這樣規(guī)定的:在室溫下,溶解度在10克以上的,稱為易溶物質(zhì);在1~10克之間的,稱為一般能溶的物質(zhì);在1克以下的,稱為微溶的物質(zhì),在0.01克以下的,稱為幾乎不溶的物質(zhì)。
? ? ? ??當我們使用溶解度這個名詞的時候,應該注意下列各點:
? ? ? ??第一,在談到物質(zhì)溶解度時,必須指明在什么溫度下。因為物質(zhì)的溶解度在不同溫度時是不同的。例如,我們應該說氯酸鉀在20C時的溶解度是7.3克,而不應簡單地說氯酸鉀的溶解度是7.3克。因為只有在20℃時氯酸鉀的溶解度才是7.3克,而在其他溫度下都不是這個數(shù)值。
? ? ? ??第二,講物質(zhì)的溶解度,指的一定是飽和溶液。因為只有在飽和溶液里,一定量溶劑在一定溫度下溶有溶質(zhì)的克數(shù)才是一定的。
? ? ? ??第三,這個定義里所說的100克,指的是溶劑,而不是溶液。
? ? ? ??第四,物質(zhì)的溶解度是以100克溶劑所成的飽和溶液中溶有溶質(zhì)的克數(shù)來表示的,因此溶解度的單位是克(或者是克/100克水)。
? ? ? ??根據(jù)物質(zhì)溶解度的定義可知:如果溶劑的重量剛好是100克,在它所成的飽和溶液里所溶解的溶質(zhì)的克數(shù),就是該溶質(zhì)在這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即:

? ? ? ??用比例式表示,得,溶劑克數(shù):100克=溶質(zhì)克數(shù):溶解度(單位:克),即,溶劑克數(shù)×溶解度(單位:克)=溶質(zhì)克數(shù)×100克,或,溶解度(單位:克)=100克×。
? ? ? ??這就是溶解度的數(shù)學式。利用這一數(shù)學式,可以從一定重量溶劑所成的飽和溶液里所溶解的溶質(zhì)的克數(shù),求出物質(zhì)的溶解度;也可以從物質(zhì)的溶解度求出由一定重量溶劑所形成的飽和溶液里所溶有溶質(zhì)的克數(shù)。下面是有關(guān)溶解度的一些計算問題。
例1.在20℃時,250克水至多能夠溶解食鹽90克。求20℃時食鹽的溶解度。
? ? ? ??【解題分析】題中所給條件(即已知條件)是:20℃時,250克水所成的飽和溶液里溶有食鹽90克。
? ? ? ??題目所要求的是:20℃時食鹽的溶解度,也就是20°℃時,100克水所成的飽和溶液里溶有食鹽的克數(shù)。
? ? ? ??把未知項假設(shè)為:.列出比例式,就可解出未知項。
? ? ? ??【解】設(shè)20℃時食鹽的溶解度是x克,即100克水所成飽和溶液里溶有食鹽x克。
? ? ? ??根據(jù)題中所給數(shù)據(jù),可以列出比例式:
? ? ? ??250克:100克=90克:×克,x==36(克)。
? ? ? ??即在20℃時,食鹽的溶解度是36克。
? ? ? ??如果我們直接代入前面溶解度的數(shù)學式,也可得到相同的結(jié)果:
? ? ? ??溶劑(水)克數(shù)=250克,溶質(zhì)(食鹽)克數(shù)=90克,
? ? ? ??食鹽的溶解度(20℃)=100克×=100克×
=36克。
? ? ? ??答:在20℃時,食鹽的溶解度是36克。
例2.取出在10℃時呈飽和狀態(tài)的硝酸鈉()溶液50克,把它蒸干,得硝酸鈉晶體22.3克。問10℃時硝酸鈉在水中的溶解度是多少?
? ? ? ??【解題分析】溶液的總重量是溶質(zhì)重量和溶劑重量的總和。由題意可知,硝酸鈉飽和溶液50克中,含有溶質(zhì)(硝酸鈉)22.3克,含有溶劑(水)50-22.3=27.7克。這就是說,在10℃時,27.7克水至多能夠溶解硝酸鈉22.3克。
? ? ? ??題目所要求的是10℃時硝酸鈉的溶解度,也就是10℃時100克水至多能夠溶解硝酸鈉的克數(shù)。
? ? ? ??把未知項假設(shè)為x。列出比例式,就可解出未知項。
? ? ? ??【解】設(shè)10℃時硝酸鈉在水中的溶解度是x克,即100克水至多能夠溶解硝酸鈉x克。
? ? ? ??從題中所給數(shù)據(jù),可以列出比例式:
? ? ? ??(50-22.3)克:100克=22.3克:x克,
? ? ? ??27.7克:100克=22.3克:x克,
? ? ? ??x==80.5(克)。
? ? ? ??答:在10℃時硝酸鈉的溶解度是80.5克。
? ? ? ??如果直接代入溶解度的數(shù)學式,所得結(jié)果相同。讀者可以自行計算。
例3.已知20℃時蔗糖的溶解度是203克。問在20℃時20克水至多能夠溶解蔗糖多少克?
? ? ? ??【解題分析】已知條件是20℃時蔗糖的溶解度是203克,即20℃時100克水至多能夠溶解蔗糖203克。
? ? ? ??題目要求20℃時20克水至多能溶解蔗糖克數(shù)。
? ? ? ??把未知項假設(shè)為x。列出比例式,就可解出未知項。
? ? ? ??【解】設(shè)20℃時20克水至多能夠溶解蔗糖x克。從題中所給數(shù)據(jù),可以列出比例式:
? ? ? ??100克:20克=203克:x克,
? ? ? ??x==40.6(克)。
? ? ? ??答:在20℃時,20克水至多能溶解蔗糖40.6克。
? ? ? ??如果直接代入溶解度公式,所得結(jié)果相同。讀者可以自行計算。
例4.已知20°C時食鹽的溶解度是36克。問20℃時150克的食鹽飽和溶液里溶有食鹽多少克?
? ? ? ??【解題分析】已知條件是,20℃時食鹽溶解度是36克,即20℃時100克水所成食鹽飽和溶液里溶有食鹽36克,也就是在100+36=136克的食鹽飽和溶液里溶有食鹽36克。
? ? ? ??題目要求20℃時150克食鹽飽和溶液里溶有食鹽的克數(shù)。
? ? ? ??把未知項假設(shè)為x。列出比例式,就可解出未知項。
? ? ? ??【解】設(shè)20℃時150克食鹽飽和溶液里溶有食鹽x克。從題中所給數(shù)據(jù),可以列出比例式:
? ? ? ??(100+36)克:150克=36克:x克,
? ? ? ??136克:150克=36克:x克,
? ? ? ??x==
=39.7(克)。
? ? ? ??答:在20℃時150克食鹽飽和溶液里溶有食鹽39.7克。
? ? ? ??如果應用溶解度的數(shù)學式。其中:食鹽的溶解度(20℃時)=36克,150克飽和溶液中溶解的溶質(zhì)(食鹽)克數(shù)可以假設(shè)為x克,溶劑克數(shù)=(150一x)克代入溶解度數(shù)學式,得:
? ? ? ??36=100×,
? ? ? ??36(150-x)=100x,
? ? ? ??5400=100x+36x,
? ? ? ??x==39.7(克)。
習題4-3(3)
1、什么叫做溶解度?“溶解度”和“溶解性”這兩個名詞有什么區(qū)別?
【山答】化學上把在一定溫度下,由100克溶劑(通常是水)所制成的某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里溶有該物質(zhì)的克數(shù),或者說,在一定溫度下,100克溶劑(水)所能溶解某物質(zhì)最多的克數(shù),叫做該物質(zhì)在這一溶劑(水)里的溶解度。溶解度是物質(zhì)溶解性的定量的表示。
2、為什么講到物質(zhì)溶解度時,必須注明“在一定溫度下”,并且所指溶液必須是飽和溶液?
【山答】①因為物質(zhì)的溶解度在不同溫度時是不同的。②另外只有在飽和溶液里,一定量溶劑在一定溫度下溶有溶質(zhì)的克數(shù)才是一定的。
3、已知20℃時溴化鈉(NaBr)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0.5克。問在20℃時50克水至多能溶解溴化鈉多少克?【山答】45.25g。
4、已知10℃時食鹽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5.73克。問如果把50克在10℃為飽和的食鹽溶液蒸干,將得食鹽晶體多少克?【山答】13.17g。
5、已知20℃時碘化鉀(KI)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46克。問在20℃時100克碘化鉀的飽和溶液里含有水和碘化鉀各多少克?【山答】40.65g/59.35g。
6、在20℃時將70克碘化鉀溶解于多少克水中,所得溶液是飽和溶液?(碘化鉀的溶解度見上題)【山答】47.95g。(課后標準答案是48g)
固體物質(zhì)溶解度和溫度的關(guān)系,溶解度曲線
? ? ? ??大家都知道,熱水溶解他種物質(zhì)的能力常比冷水要大。一定量熱水所能溶懈蔗糖的量要比等量冷水所能溶解的多得多。大多數(shù)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都是隨著溫度的增高而增加的。表4·2是一些固體物質(zhì)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的具體數(shù)字。

? ? ? ??從下表這些數(shù)字可以看出:
? ? ? ??第一,大多數(shù)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都是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加的,但它們增加的程度很不一致。溫度改變對食鹽溶解度的影響很?。梢哉f幾乎不發(fā)生什么影響),但硝酸鉀的溶解度卻因溫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加。
? ? ? ??第二,少數(shù)固體物質(zhì)(例如消石灰)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微有減少。還有一些物質(zhì)(例如石膏)的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以前,是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加的,但在這一溫度以后,溫度增加溶解度反而減小。
? ? ? ??溫度對物質(zhì)溶解度的影響,我們現(xiàn)在還找不出它們之間定量的數(shù)學關(guān)系式,只好通過實驗測出物質(zhì)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然后在“直角坐標系”里,找出它們相應的坐標點,再用一條平滑的曲線把這些坐標點連接起來,所得曲線叫做溶解度曲線。
? ? ? ??所謂直角坐標系,就是在平面內(nèi)作兩條相互垂直的數(shù)軸:水平的數(shù)軸叫做橫軸或X軸,垂直的數(shù)軸叫做縱軸或Y軸。兩軸交點稱為原點或O點。在坐標系所在平面內(nèi)的一點,它和橫軸的垂直距離稱為該點的縱坐標;和縱軸的垂直距離稱為該點的橫坐標,直角坐標系把平面分成I、Ⅱ、Ⅲ、Ⅳ四個象限,在溶解度曲線里,我們只取直角坐標系里的第1個象限部分。

? ? ? ??在直角坐標系里,橫軸一般代表溫度,縱軸一般代表溶解度。把橫軸自左而右地分成若干相等的小段,每一小段代表溫度增高10°C(也可以代表其他度數(shù));把縱軸自下而上地分成若干相等的小段,每一小段代表物質(zhì)溶解度增加10克(也可以代表其他克數(shù),要根據(jù)實際需要而定,例如在繪制消石灰、石膏的溶解度曲線時,縱軸上的每一小段,只代表溶解度增加0.02克;又在繪制蔗糖的溶解度曲線時,為了方便起見,它的起點可以不從0開始,而從150克開始)。

? ? ? ??圖4-3是一些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從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可以近似地找出某一指定溫度時某物質(zhì)的溶解度。方法是:(1)在橫軸上找出相應于指定溫度所在的一點,通過這點所作的垂線(和縱軸平行),就是坐標系里代表這一溫度的直線。(2)找出該物質(zhì)溶解度曲線和這一直線的相交點。(3)自該相交點作平行于橫軸的直線,該直線和縱軸的相交點所代表的溶解度,就是這一溫度時該物質(zhì)的溶解度。

? ? ? ??例如,要從硝酸鉀溶解度曲線找出40℃時硝酸鉀的近似溶解度,先自橫軸上相當于溫度40℃處作一垂直于橫軸的直線,再自該直線和溶解度曲線的交點a處作一平行于橫軸的直線,它和縱軸交于b點。由縱軸表示的硝酸鉀溶解度的數(shù)據(jù)可以估計出相當于b點處是64克,即硝酸鉀在40℃時的溶解度大約是64克(圖4-5)。
? ? ? ??同樣,可以找出60℃時硝酸鉀的近似溶解度是110克。

習題4-3(4)
1、溫度的改變對固體溶解度有什么影響?哪些物質(zhì)(舉兩例)的溶解度因溫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加?哪些物質(zhì)(舉一例)的溶解度在溫度升高時僅微有增加?哪些物質(zhì)(舉一例)的溶解度在溫度升高時反稍有減小?
【山答】大多數(shù)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都是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加的,少數(shù)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微有減少。還有一些物質(zhì)的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以前,是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加的,但在這一溫度以后,溫度增加溶解度反而減小。①硝酸鉀、明礬;②食鹽;③消石灰。
2、物質(zhì)溶解度曲線是怎樣畫出的?根據(jù)蔗糖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的值(參看表4-2),畫出蔗糖的溶解度曲線。
【山答】在直角坐標系里,橫軸一般代表溫度,縱軸一般代表溶解度。把橫軸自左而右地分成若干相等的小段;把縱軸自下而上地分成若干相等的小段。連接各溫度下溶解度的點而成曲線,即為物質(zhì)溶解度曲線。
3、怎樣根據(jù)溶解度曲線近似地找出某物質(zhì)在一定溫度時的溶解度?試根據(jù)圖4-3,近似地找出:
(1)25℃時,明礬、硫酸銅、食鹽、硝酸銀和硝酸鉀的溶解度各是多少?
(2)當氯化氨、硝酸鉀、明礬、硫酸銅、氯酸鉀的溶解度為30克時的溫度各是多少?
4、把在30℃時為飽和的硝酸鉀溶液250克冷卻到20℃,問有多少克硝酸鉀()結(jié)晶析出(已知20℃時
的溶解度是31.6克;30℃時是45.8克)?
[提示:在30℃時(100+45.8)克飽和的硝酸鉀溶液冷卻到20℃時將有45.8克-31.6克=14.2克結(jié)晶析出]
【山答】24.35g?!旧阶?,可能會有小伙伴計算的結(jié)果是78.53-60.03=18.5g。錯誤的原因是,20°C時,溶液的總質(zhì)量就不是250g了,而是溶液加析出的硝酸鉀總量是250g。這道題中溶液的不變量是溶劑的質(zhì)量,因此應該求出溶劑的質(zhì)量,然后再計算結(jié)果。】
5、在20℃時,把15.8克溶解在75.5克水里,所得溶液是不飽和溶液。要使這一溶液變成飽和溶液,有兩個不同方法:(1)蒸發(fā)溶劑的方法,即把溶劑(水)蒸發(fā)掉一部分。問須蒸發(fā)掉多少克水后,溶液才能變成飽和?(2)冷卻溶液的方法。問必須冷卻到什么溫度,溶液才能變成飽和?[提示:(1)已知20℃時
的溶解度是31.6克(見第4題),即100克水至多能夠溶解
31.6克。現(xiàn)在把
溶液里的溶劑(水)蒸發(fā)掉一部分,但溶液里溶質(zhì)(硝酸鉀)并沒有減少,仍舊是15.8克。解這個問題時,可以先求出在20°C時,多少克水所成的飽和溶液里溶有
15.8克。(2)冷卻至某一溫度溶液變成飽和,即在此溫度時75.5克水至多能夠溶解
15.8克,根據(jù)這個數(shù)據(jù),可以求出該溫度時硝酸鉀的溶解度(即100克水至多能夠溶解
的克數(shù))。在求出硝酸鉀溶解度后,從它的溶解度曲線,可以找出相應的溫度]【山答】25.5g;20.92g課后標準答案對應10°C。
6、在30°C的硝酸鉀飽和溶液100克里,加水10克(已知30°C時的溶解度是45.8克,即145.8克的飽和溶液里溶有
45.8克),然后把它冷卻,問須冷卻到什么溫度,溶液重又變成飽和?【山答】39.95g課后標準答案對應26°C。
液體在水里的溶解性??
? ? ? ??除固體外,許多液體也能溶解在水里。例如,醋是醋酸(一種無色的液體)的水溶液;酒主要是酒精的水溶液。
? ? ? ??液體溶解在水里,溶質(zhì)和溶劑都是液體,它們只能說是相互溶解,而不能肯定哪一種液體溶解在哪一種液體里。例如,酒精和水相互溶解而成的溶液,我們既可以說是酒精溶解在水里,也可以說是水溶解在酒精里。對于這一類的溶液,溶質(zhì)和溶劑只有相對的意義。通常我們把其中數(shù)量較多的那一種液體稱做溶劑,較少的那種液體稱做溶質(zhì)。例如在由30克酒精和70克水相互溶解所成的溶液里,我們把酒精認作是溶質(zhì),水認作是溶劑,因此,我們說它是酒精的水溶液。與此相反,在由70克酒精和30克水相互溶解所成的溶液里,我們把酒精認作是溶劑,水認作是溶質(zhì),說它是水的酒精溶液。至于在由水和酒精各占一半的溶液里,那就沒有一定的規(guī)定了,我們說它是酒精的水溶液,或者說它是水的酒精溶液都可以。
? ? ? ??各種液體和水相互溶解,可以有三種不同情況:
1、能按任何比率相互溶解
? ? ? ??例如酒精、甘油等液體能以任何比率和水相互溶解。在100克水里加入1克酒精或者1克水里加入100克酒精,結(jié)果都能相互溶解,不會分成兩層。
2、在一定范圍內(nèi)能相互溶解
? ? ? ??大部分的液體在水里都有一定的溶解度。例如在17℃時,乙醚在水里的溶解度是8.3克,那就是在100克水里加入乙醚如果不超過8.3克,它就能溶解在水里,如果超過了8.3克,那就不能完全溶解,將使液體分成兩層【乙醚俗名“以脫”,是一種用作麻醉劑的揮發(fā)性的液體】。大部分液體在水里的溶解度也是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加的。
3、幾乎不能相互溶解
? ? ? ??例如植物油和石油在水里的溶解度都很小,可以認作幾乎不溶。
習題4-3(5)
1、為什么說液體溶解在液體里時,溶質(zhì)和溶劑只有相對的意義?
【山答】因為溶質(zhì)和溶劑都是液體,它們只能說是相互溶解,而不能肯定哪一種液體溶解在哪一種液體里。
2、把乙醚和水混和,結(jié)果分成兩層。因為乙醚和水能夠在一定范圍內(nèi)相互溶解,因此上層和下層都是由這兩種物質(zhì)相互溶解后生成的飽和溶液。問在上層飽和溶液里溶質(zhì)、溶劑各是什么?在下層飽和溶液里溶質(zhì)、溶劑又各是什么(乙醚的比重比水小)?
【山答】上層中乙醚是溶劑,水是溶質(zhì);下層中乙醚是溶質(zhì),水是溶劑。
氣體在水里的溶解性
? ? ? ??我們知道,許多氣體也是能夠溶解在水里的。例如在第三章里,我們曾經(jīng)講過二氧化碳能夠溶解在水里。在通常情況下,1體積的水能夠溶解1體積的二氧化碳??諝庖材苋芙庠谒?。一般魚類沒有用來呼吸空氣的肺,它們體內(nèi)所需的氧,就是從溶解在水里的“空氣”中獲得的。
? ? ? ??各種氣體在水里的溶解度是很不相同的。有些氣體在水里的溶解度非常大。例如氯化氫氣體在1毫升水里能夠溶解442毫升(在20℃時)。氯化氫的水溶液,就是我們經(jīng)常用到的鹽酸。氨(,俗稱阿摩尼亞,是一種有刺激性尿臭的氣體)在水里的溶解度比氯化氫還要大,在常溫下,1毫升水大概可以溶解700毫升的氨。但是,氫氣、氧氣和氮氣都只能極微量地溶解在水里,在1毫升水里所能溶解的這些氣體都還不到十分之一毫升哩!
? ? ? ??氣體的溶解度也和溫度有關(guān)。幾乎沒有例外,一切氣體的溶解度都是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少的。這在加熱天然水的時候很容易看出來。當我們在鍋里燒水的時候,水還沒有沸騰,就有許多小氣泡從鍋底向上冒出。同時,在鍋子的內(nèi)壁上,也附有許多微小的氣泡。這些氣泡,就是原先溶解在水里的空氣。因為加熱時溫度增高,溶解在水里的氣體的溶解度跟著減少,從水里逸出。
? ? ? ??一般說來,把水煮沸,能把溶解在水里的氣體全部逐出,把金魚養(yǎng)在冷開水里,不久就會死去。就是因為溶解在水里的空氣,在煮沸的過程中,已被全部逐出,金魚在冷開水里,由于得不到氧氣,因而不能生活。
? ? ? ??氣體的溶解度不僅和溫度有關(guān),而且還和壓強有關(guān)。增加氣體的壓強,氣體的溶解度就會增大。這是因為氣體的壓強增大后,水面上氣體的密度也就增大,從而和水面接觸的氣體分子數(shù)目也就增多,氣體溶解在水里的機會也就增加了。因此氣體的溶解度是隨著氣體壓強的增加而增加的。在第三章里我們講過,制造汽水時,要用壓力把多量的二氧化碳氣體溶解在水里。打開汽水瓶蓋,由于瓶中壓強減小,二氧化碳在水里的溶解度也就減小,因此,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就從汽水里冒出。
? ? ? ??由于稱量氣體的重量是很不方便的。因此,氣體的溶解度常不用一定重量的水所能溶解的氣體的重量(克數(shù))來表示,而是用1毫升水能夠溶解氣體體積的毫升數(shù)來表示(對于那些溶解度很小的氣體,有時用1升水能夠溶解氣體體積的毫升數(shù)來表示)。例如,在20℃時,氯化氫氣體在水里的溶解度是442,那就是說,在20℃時,1毫升水至多能夠溶解氯化氫氣體442毫升。下表列出了某些氣體在0℃和20℃時的溶解度(單位:毫升/1毫升水):

習題4-3(6)
1、氣體的溶解度和固體的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有什么不同?
【山答】固體溶解度是用100g溶劑中溶解的溶質(zhì)克數(shù)來表征;氣體溶解度則是用1毫升溶劑中溶解的溶質(zhì)毫升數(shù)來表征。
2、溫度、壓強對氣體溶解度的影響怎樣?
【山答】溫度越高,氣體溶解度越低;壓強越大,氣體溶解度約高。
3、為什么金魚在煮沸過的冷水里不能生活?
【山答】水在煮沸過程中,空氣的溶解度急速降低,以致于水中溶解的空氣量極低,而冷卻后,空氣難以在短時間重新大量溶解入水中,因此金魚因缺氧而難以生存。
4、鍋爐里用的水,常利用下面兩種方法,把水里含有的氧氣和二氧化碳排除出去:(1)先把鍋爐用水放入貯水箱里,然后從箱里抽出空氣。(2)往鍋爐用水里鼓入熱蒸氣,試解釋它們的理由。
【山答】從水箱中抽取空氣,會減少水箱壓強,從而降低水中氣體的溶解度,從而將水中氣體排出。而鼓入熱蒸汽,則會增加水箱中水的溫度,從而降低水中氣體的溶解度,從而將水中氣體排出。

山話嵓語
? ? ? ? 才意識到,煮水過程中早期出現(xiàn)的氣泡,不是因為受熱不均產(chǎn)生的局部沸騰,而是水中溶解的氣體因為溫度提高,溶解度降低,從而排出的氣體氣泡。這個氣泡與沸騰時的氣泡完全不是一個作用機理。以前讀書太不認真,這些道理我是此時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