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錦堂:你是否也有衣錦還鄉(xiāng)的夢想?
1、晝錦堂

《漢書·項籍傳》里有這么一段文字:
羽見秦宮室皆已燒殘,又懷思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衣錦夜行”。
想當初,項羽進了咸陽(今西安),本有機會在此定都,但他一把火把秦宮殿給燒了。
接下來,他想定都老家彭城,他說,發(fā)達了卻不回老家,不就像穿著綾羅綢緞在夜里走路嗎?
是的,項羽很想回老家顯擺一下。
所以,后世很多人都評價說,項羽眼界有問題,考慮定都這種大事,怎么能動衣錦還鄉(xiāng)的念頭?
到了宋代,有一位官員,退休回老家,翻修宅子,給自己的廳堂取名“晝錦堂”。
“晝錦堂”這個名字明顯反用項羽的句子,怎么,這個官員是想回老家顯擺嗎?
恰恰相反,這個官員叫韓琦,韓琦是想用“晝錦堂”提醒自己,不要搞這種小人得志的戲碼。
他寫過一首《晝錦堂》,他在詩里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古人之富貴,貴歸本郡縣。譬若衣錦游,白晝自光絢……
所得快恩仇,愛惡任驕狷。其志止于此,士固不足羨。
古代有些人,一旦有了錢有了地位,就想回老家顯擺。
這種以計較恩仇為快事,就想著放縱自己感情的人,志向有限,不值得學習。?
2、晝錦堂記
歐陽修聽說這件事以后,對韓琦很是佩服,于是寫了篇《晝錦堂記》:
公,相人也,世有令德,為時名卿。自公少時,已擢高科,登顯仕。海內(nèi)之士,聞下風而望余光者,蓋亦有年矣。
所謂將相而富貴,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窮厄之人,僥幸得志于一時,出于庸夫愚婦之不意,以驚駭而夸耀之也。
?????
韓琦,他們家是書香門第,祖上很牛;而他自己,年紀輕輕就在科場上獲得成功。
什么出將入相、大富大貴,對韓琦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所以他不會像那些暴發(fā)戶一樣,就想著怎么吸人眼球。
歐陽修說韓琦這樣的人才是真的社稷之臣:
至于臨大事,決大議,垂紳正笏,不動聲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謂社稷之臣矣!
?

之后,書法家蔡襄決定書寫歐陽修的《晝錦堂記》,北宋藏書家董逌(yōu)在《廣川書跋》中說:
蔡君謨妙得古人書法其書《晝錦堂》每字作一紙,擇其不失法度者,裁截布列連成碑形,當時謂《百衲本》故宜勝人也。
也就是說,蔡襄非常重視這件作品,每個字都會寫好多遍,然后挑其中最好的拼成作品,所以最后出爐的《晝錦堂記碑》也被人稱為“百衲碑”。
當然,也有人不認可這種擇優(yōu)錄取的做法,覺得會破壞行氣、破壞章法。??

晝錦堂記碑,我們今天還能看到,在安陽市韓琦祠,但不是原碑,是翻刻的。
原碑不知毀于何時,元至元年間重刻,通高273cm、寬121cm、厚27cm。
宋朝以后,晝錦堂成了典故,與“晝錦堂”有關的書畫作品有許多,趙孟頫寫過,仇英畫過,所以你有在博物館里看見過晝錦堂嗎???
文字?|?咸魚癸
想學習書法或想了解關于書法的更多知識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大凝書房」 或直接加教務長為好友,
咨詢相關事宜?4娃(sally68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