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獅四人棋
醒獅四人棋(采青大賽) 特點:也叫醒獅爭青棋,用中央掛青,四獅爭采的比賽模式,模擬四方獅隊爭采高青時的風采與場面。整體以“中象”為架構,擬獅行棋,呈現(xiàn)出別樣精彩的棋類醒獅大賽,是“妙有四人棋”的兄弟版。 棋子:以中象棋子為班底,外加一“青”子。每種棋子喻意皆不同,用于組合成醒獅班,出獅隊。 青=采青,高青。 將帥=醒獅,獅頭。 士=獅尾。 象相=鼓。 炮=鑼,镲,鈸。 馬=身法,馬步。 車=旗。 兵卒=樁,樁陣。 打油詩日: 象鼓炮鑼馬身法,車旗兵樁士獅尾; 當頭獅帥采高青,調(diào)遣跟隨馬兵士。 棋子詳解: 醒獅:將帥,獅頭。擬態(tài)行棋,擺盤九宮中央喻意獅頭昂起,雄獅出班。行棋不變,無區(qū)域限制+調(diào)動跟隨+踏+躍+馬步。 調(diào)動跟隨:以醒獅為田心,若田格內(nèi)沒有棋子兵,卒,士,馬,則可調(diào)遣一子至田格內(nèi),調(diào)遣需用一回合。注:兵卒分為兵樁與卒樁,是兩個獨立調(diào)遣的棋子,即兵卒調(diào)遣不分陣營,只看條件。 踏:醒獅身旁(十字)若有兵卒為樁,則可踏過該子,兩個或以上相連亦可踏過,喻意醒獅中的“連步踏樁沖”。注:踏步過樁,落點需無棋子阻擋,采青除外。 躍(騰):田格內(nèi)若有己方“士”,又名 “有尾獅”,獅頭則可米字八向行棋一格。 馬步:醒獅若與馬互為“連環(huán)馬”則可以馬為引,行日一步疊放到馬棋身上,下一回合可行日離開(有蹩腳)。 上“似獅三態(tài)”謂:有尾可躍,有身可撲,有樁可踏。 青:走青。中央田格內(nèi),米字八向行棋一格,不能吃子,自身也只能被醒獅吃。消耗一回合,各方皆可走青一步。 士:獅尾。行棋不變,無區(qū)域限制。 兵卒:樁,分兵樁與卒樁,行棋十字一格,方向不限,區(qū)域不限。任意醒獅田格內(nèi)若沒有兵樁或卒樁,所有陣營皆可調(diào)遣己方兵卒至其內(nèi)。 車:旗。行棋不變。 馬:身法,馬步。行棋不變。 象相:鼓。行棋十字一格或田格。 炮:鑼,镲,鈸。行棋不變。 對局:結盟對局,按行棋次序,一,四結盟;二,三結盟。 勝負:有兩種方式。 一,結盟雙方先采得高青者勝。 二,積分制,得分高者勝。結盟雙方,采首青者得5分,擒首獅者得5分; 次采青者得3分,次擒獅者得3分; 三采者1分,三擒者1分。 注: 一,醒獅被吃全子退場。 二,采得高青后若勝負未定,則青子不動,醒獅則伏面回歸象棋將帥位,喻功成身退,但獅退棋不退,行棋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