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法學考研【知行法學丨經(jīng)驗分享:歌樂山下西政記憶,刑法少女修煉手冊】
溫馨提示
編者按:又一篇“萬字長文”,繼續(xù)分享干貨。作者本科系西南政法大學,知行法學的學員,一戰(zhàn)同時通過了考研與法考:人大法學碩士考研初試386分,專業(yè)為刑法學;法考總分330分(客觀題206分,主觀題124分)。師妹在經(jīng)驗貼中不僅介紹了自己的刑法備考方法,而且講述了自己走上刑法學道路的緣由和歷程,這其中不僅有備考層面的“技”,還有學習層面的“道”,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夠有所啟發(fā)。選擇熱愛的事業(yè)且為之而努力,生命才會更加絢爛。值得一提的是,在比較浮躁的社會環(huán)境中,能夠堅持讀書是一個人非常好的品質(zhì)和習慣,在此也祝福師妹未來的學術道路一帆風順,厚積薄發(fā)。很高興能夠為她寫下編者按,這篇經(jīng)驗貼值得大家尤其是“以刑法為業(yè)”的同學認真學習和思考。感謝林軍師弟贈圖,祝西政軍團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

個人情況:每篇經(jīng)驗貼都有自己的側重。關于如何選擇科目、如何協(xié)調(diào)考研與法考,我想大家已經(jīng)看得足夠多了。今年法考時間推遲,我的經(jīng)驗中的某些部分也不再適用,希望大家有所取舍。因我考的專業(yè)是刑法,且理論法取得了不錯的分數(shù)(在空了一道10分憲法題的情況下,考了125分),故而我想將這篇經(jīng)驗貼的重點放在如下兩個地方:1.我是如何與刑法結緣以及我對刑法學習的一些小建議;2.我對背誦理論法的一些心得。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參考另外一位考刑法專業(yè)的小伙伴更詳細的經(jīng)驗貼,里面有更加全面的介紹:
知行法學丨經(jīng)驗分享:分別總是在六月,從茶山劉到明德樓(上)法考篇
知行法學丨經(jīng)驗分享:分別總是在六月,從茶山劉到明德樓(下)考研篇

01關于刑法
我最早讀的和刑法有關的書籍,是貝卡利亞的《論犯罪與刑罰》;讓我決心學刑法的,是??碌哪潜尽兑?guī)訓與懲罰》。我不明白為何??录ち业刂肛熢谖铱磥矸置髟絹碓饺蚀鹊男塘P制度;我不明白為何他堅定地認為,人對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并不負有責任;我也不明白為何他說:“個人是無罪的,有罪的是社會。”這本屬于社會學類的書,卻引發(fā)了我對刑法這個學科的濃厚興趣,于是在大一下期剛開始的時候,我便立志今后要念刑法研究生。(編者按:正所謂“功夫在詩外”的道理一樣,很多法學專業(yè)出身的前輩或者同學,入門之處接觸得往往不是法學。法學圈有詩人,也有作家,有運動員,也有歌唱家,法律人的世界需要與外部世界溝通對話,才能實現(xiàn)教義學的自足。)
我的老師是用張明楷教授的《刑法學》當作上課教材,所以我是從一開始就學習的德日三階層犯罪論體系,沒有深入學習過四要件。這里沒有說孰優(yōu)孰劣的意思,只是想事先說明一下,人大的刑法題按法考的思路答完全可行,故而我的學習經(jīng)歷不至于誤導大家。我打算分成兩部分來寫,一是刑法的學習經(jīng)驗,二是刑法的備考經(jīng)驗。

一刑法的學習經(jīng)驗
1.刑法教科書與知識體系
如果師弟師妹們對刑法感興趣,打算系統(tǒng)學習刑法,我會建議先逐步看下列中國的刑法教科書:陳興良教授的《規(guī)范刑法學》、《教義刑法學》;周光權教授的《刑法總論》;林鈺雄教授的《新刑法總則》;張明楷教授的《刑法學》。我個人不太建議一上來就讀張老師的《刑法學》(俗稱黃太厚),除非有人帶著讀。因為這本書如同刑法理論的百科全書,對于初學者來說比較有難度,且非常厚(共1200余頁),容易導致“從入門到放棄”。
之后,可以讀一些經(jīng)典的德日教科書。如前田雅英《刑法總論講義》、西田典之《日本刑法各論》、金德霍伊澤爾《刑法總論教科書》、耶賽克、魏根特《德國刑法教科書》。讀完這些教材之后,對刑法的體系,至少對犯罪論體系,基本上就有一個大致的把握了。
2.專著和論文
接下來可以開始讀專著和論文。這里還需要提醒一下的是,在讀完幾本教材搭建好體系之前,最好不要讀論文。一是因為這樣容易導致體系越來越亂,二是此時還沒有分辨好論文的能力。
關于專著,我推薦以下這些:總則--蔡桂生著:《構成要件論》;蔡桂生譯:《刑事政策與刑法體系》;陳璇譯:《目的行為論導論》;王安異著:《刑法中的行為無價值與結果無價值研究》;劉明祥、張?zhí)旌缰骶帲骸豆室馀c錯誤論研究》;江溯著:《犯罪參與體系研究》;馮軍著:《刑法問題的規(guī)范理解》。分則--徐凌波著:《存款占有的解構與重建》;王鋼著:《德國判例刑法:分則》。在本科期間如果能讀完以上這些,就已經(jīng)很足夠了。

圍繞著讀書,我還有一些建議,這些是我本科期間走了很多彎路得出來的或許有用的經(jīng)驗:
一是一定要邊讀書/論文邊做電子筆記。比如看到“偶然防衛(wèi)”這里,如何處理偶然防衛(wèi)問題,刑法理論有五種觀點,它們分別是什么?是依據(jù)什么得出的結論?將學者們不同的觀點搜集再概括,附上自己贊同的結論,最后按照論文格式標好引注,久而久之,也就慢慢掌握做文獻綜述的方法了。我大一到大三只零零散散做了幾個專題的讀書筆記,較為完整的刑法分論筆記是在準備初試期間做完的,總論筆記是在準備復試期間做完的,一共近三十萬字。但我一直很后悔沒有從大學一開始就這樣做,因為如果不動手記錄,讀書是件很沒有效率的事情,往往只感動了自己,最多帶來一種素養(yǎng)上的提升,起不到積累知識和鞏固基礎的效果。(編者按:很多同學抱著一堆資料就以為高枕無憂,實際上任何資料都是對老師們教材的提煉和總結,這其中只有經(jīng)過自己體系化和精細化的梳理與總結,最終才能變成自己的東西,單純求快的人最后往往走在了別人后面,真正學習好的同學下的都是“苦功夫”,不可投機取巧。)
下面附上我關于偶然防衛(wèi)的筆記作為例子(此處省去引注):

二是不要重總則輕分則。這是我很大的一個教訓。因為我對抽象一些哲學一些的東西更為感興趣,所以大學幾乎一直在看刑法總則,分則學得很不扎實。這也是我復試成績一般的原因(我面試就抽到了分則的問題,答得并不好。)事實上分則是最能體現(xiàn)刑法教義學方法的地方。對分則的學習要牢牢掌握各罪的構成要件。張明楷老師有一個觀點我特別贊同,就是重視各罪之間的競合而不注重各罪之間的區(qū)分,即使罪與罪之間有區(qū)別,也是構成要件之內(nèi)的區(qū)別,而不能在構成要件之外去另找區(qū)分的要素。例如傳統(tǒng)學說認為尋釁滋事罪中要有“流氓動機”,便是硬從構成要件之外強加要素,這是不可取的。對于分則的重點罪名,我認為有這些:

另外我想建議師弟師妹早一些開始練習三階層案例分析,尤其是大一大二且對刑法感興趣的同學。如果對這個感興趣,我推薦看蔡圣偉老師的《刑法案例解析方法論》一書。

二刑法的備考經(jīng)驗
刑法的初試備考,我認為用法考教材基本就已足夠,在加上自己或者機構的講義作為輔助更保險一些。看黃太厚實在太花時間了,且不是很有效益。因為人大的刑法初試題一直是相對簡單的一科。從考研的角度去學習《刑法攻略》(或劉鳳科的法考書),需要更注重案例的分析。因為法考與考研交叉的地方就在于主觀題的部分。在準備客觀題的時候,最好自己把選/不選某個選項的理由說出來,這樣對于整理觀點以及掌握知識來說是事半功倍的。
其實不得不說,雖然我考刑法專業(yè),但我對刑法這一科著實沒有太多備考經(jīng)驗。因為我去年考研+法考,中途心態(tài)還崩了一個月,所以時間很緊。我只花了半個月把分則完完整整復習了一遍,就沒有再看刑法了。。。(編者按:師妹的刑法學習,更多的是之前的基礎,所以大家不要盲目模仿別人的經(jīng)驗,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也就決定了方法不同,可以借鑒但不要盲目模仿。)
當然我的經(jīng)歷不值得借鑒,因為我前面兩年幾乎每天都在看刑法。我能給到的經(jīng)驗是:1.法考刑法對初試的材料題幫助很大。不管要不要法考,都建議把法考刑法教材+音頻過一遍;2.考前一定要注意看熱點以及新出的司法解釋。比如我們這一年的論述題,問該不該降低刑事責任年齡,就是19年的刑法熱點問題。

02關于理論法
我在這里著重說一下我法理和法制史的復習tips。憲法不說是因為…我懷疑我理論法一大半分都是在憲法上扣的。那道問憲法修正案內(nèi)容的十分的題,我一個字都沒答出來。但關于憲法還是有個小建議:不要忽視藍皮書。我看了一些藍皮書之后覺得太無聊,就基本只背黃皮書了(就是韓大元老師那本《中國憲法》)。但今年的論述題黃皮書上沒有多少內(nèi)容,大多都在藍皮書上。所以這兩本書都不能忽略。在這里我很推薦知行法學憲法學師兄的憲法學講義,融合了藍皮書和黃皮書兩本,并進行體系化解釋,內(nèi)容和思路都足夠用。
關于法制史和法理學,重要的問題說三遍:不要挑重點背!不要挑重點背!不要挑重點背!其實理論法都適用這個原則。如果真的挑你認為的重點背,在考場上是真的會非常絕望的。因為你會覺得這些像極了考研政治題,書上都沒講,但其實書上的旮旮旯旯都有,只是你不夠熟悉所以沒法整合。如果真的全按考研政治的話語來答理論法,那得分必然是不高的。
要一直堅持體系化的研究方法,必須認真從整本書的體系角度出發(fā)去研究理論法學,否則考場上遇見稍微變化一點的題目就會一臉懵逼。尤其是法理。我建議復習完每一科之后都可以再看一遍法理學教材,因為它內(nèi)容很多很枯燥很不好記憶,所以最需要重復。另外,后期可以自己打亂章節(jié)整理思維導圖。比如“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可以和整本書的哪些地方聯(lián)系到一起。這對于答題很有幫助。

此外,對于法制史,我認為可以按以下思路來背書:法制史主要有四條線,宏觀來看有三條,一是“禮法結合”的過程,這其中的重心便是儒家學說對中國古代法律的影響;二是法制走向?qū)V频倪^程,這其中又包含很多個點,例如宋代的編敕,元清對待少數(shù)民族的政策;三是中華法系解體的過程,這里的重心應該是在對沖突的考察上。具體到每個時期的法律制度,基本都能以這樣的線串起來:法律思想、立法活動&法律形式、行政制度、刑法制度(刑罰體系、罪名、刑法原則與刑事政策)、民法制度(普通民事法律、婚姻制度、繼承制度)、司法制度(司法機關、訴訟制度、監(jiān)察制度、監(jiān)獄制度)。這樣理一遍,就會清晰很多。去年在公眾號發(fā)過的一篇真題解析我深以為然:“目光要在思想與制度之間穿梭往返”,大家一定要注意回答思想性的問題要用若干具體制度做支撐,回答制度的問題必須上升和回溯到思想層面,答案才會非常飽滿。文章鏈接如下:
知行法學丨真題解析:2019年考研初試中國法制史真題與解析
舉一個例子,這里用某一年法制史的真題為例:
問:論述漢代法律儒家化的具體制度及其對后世的影響。
明顯可以看出,這里考察的是第一條線。我在復習時有試著對這個問題作答,現(xiàn)將答案附于下,供師弟師妹們參考和批判。
【特別要注意的是:回答“影響”這個層面,要注意立體化的思維,正面與反面、制度與文化等等。這也是答這類題的一個“方法論”?!?/strong>


03后記
以上便是我全部想要重點突出和分享的經(jīng)驗與教訓了。然任何一篇經(jīng)驗貼都無法解決每個人的每個問題,此中有不足者,便需要大家親身實踐、探索和補充。
最后說一下我的一些心路歷程吧。其實我心態(tài)一直不好,去年一整年基本都在微博“鬼哭狼嚎”的(這一點知行法學微博師姐應該很清楚2333333),甚至十月份還想改考社科大(因為科目少)。我經(jīng)常失眠到一兩點,然后干脆起來看書到三四點,早上八點又坐到了圖書館??紝I(yè)課的前一天晚上我還背法制史背到了五點,睡了兩小時去考試。上午憲法考完我又覺得我涼了,因為那道十分的題我一個字沒寫。但最后你們都會發(fā)現(xiàn),這些都不重要,什么心態(tài)啊、什么如何保持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啊,都不重要。心態(tài)不好就不好,焦慮就焦慮,睡不著就睡不著。除了掌握的知識外,沒有任何東西能真正影響你的結果。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編者按:師妹雖然基礎好,但是并沒有以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去剖析,而是以平和的文字展現(xiàn)每個人年輕時都會面臨的脆弱和恐慌,在此送給大家一句話:大家都一樣,別慌。)
我一直很喜歡一句話,叫“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痹该髂甑木旁?,所有此刻正在追夢的師弟師妹們,都能站在心心念念的明德法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