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儀又惡陳軫于秦王
張儀和陳軫有矛盾,不只一次向秦王說陳軫的壞話。打小報告那種,就像電視劇里奸臣誣陷忠臣一樣。
其實關于忠臣、奸臣、能臣、庸臣等,不好區(qū)分,也不好評判。他們應該是種復合體,只不過看哪種成分更多一些。如果現(xiàn)代角度來看張儀,奸臣并不能形容張儀這個人。
回到文章故事中,張儀說陳軫這個人出使楚國搞關系,楚王待陳軫特別好??晌覀兦貒霃某椟c東西,他楚王都不借。這陳軫有問題??!這楚國看重陳軫個人而不看重秦國,這陳軫說不定要跳槽!
秦王一聽,這說的對啊,每次陳軫去楚國都特別開心。
然后秦王問陳軫,你是不是想跳槽,楚王要你去楚國混!
這個問題很很嚴重,有點像反叛投敵一樣,陳軫好歹是秦國大臣,肯定有秦國的機密!
如果換個普通人,會怎么辦?大聲說,臣冤枉啊,我可是對秦國忠心耿耿??!這個回答只會在腦殘的電視劇中出現(xiàn),不被砍頭才怪,被砍頭的原因并不是忠不忠心,而且這類人不應該出現(xiàn)官場,說話太沒水平了。
陳軫直接承認要投靠楚王了,來看看陳軫怎么回答的。
"天下人都知道我要去楚國。大王,我來給你講個故事,村里的寡婦能嫁給本村的人,說明寡婦人品好。我陳軫要不是忠臣,那楚王能要我嗎?"
雙重否定表肯定,陳軫的意思是說自己是忠臣才有人來挖自己。這邏輯我也是服了,不過回答很漂亮,說話很有水平。陳軫這個人還是有點東西的。
秦王覺的也是,這陳軫要是奸臣的話,那楚王會要陳軫嗎?于是想請陳軫留下來。
其實從利益來分析,楚王要陳軫,是因為陳軫有價值。比如陳軫知道秦國的機密,陳軫的秦國人脈等等。秦王也可能是用機智的陳軫制衡張儀,帝王之道中有一招叫制衡,秦王應該會用。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