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構想與小細節(jié),探索效果圖表現(xiàn) | 加入制圖俱樂部,每周聽一場制圖課
2021-12-13 10:03 作者:Needle設計空間站 | 我要投稿




項目“與廢墟共生:重構建筑消納場”通過對廢墟定義的重新解讀,對人類發(fā)展和自然保育的關系進行了新的創(chuàng)想。
廢墟在18世紀的浪漫主義者眼中象征著自然與人類精神的平衡。然而,這一廢墟美學在人類世中似乎褪色了。當建筑建設成為一種經濟發(fā)展的手段時,拆遷取代了自然消減成為了廢墟形成的新方式。建筑以比自然侵蝕快得多的方式被從城市移除,其產生的大量污染以及資源浪費對城市造成了難以逆轉的環(huán)境影響。在建筑材料從城市中心運往郊區(qū)填埋場的過程中,兩地的居民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割裂與對立之中。
在這個議題下,設計跨越了一年的時間,分為了小尺度和大尺度兩個階段,分別從城市一棟即將拆除的建筑和郊區(qū)的填埋場兩個場地對上述問題的解決方法進行了探索。設計通過重構建筑拆除和填埋回收的流程對現(xiàn)在資本主義驅使下的城市擴張進行了反思。
設計在最后階段著重對任何場地的互動進行了非傳統(tǒng)的效果圖表現(xiàn),旨在創(chuàng)造生動的景觀體驗的同時,以夸張的手法引起讀者對城市更新問題的思考。一張復雜而具有故事性的效果圖往往離不開充實的邏輯基礎,而在此之上,對場景足夠具象的細節(jié)想象能夠產生1+1>2的效果。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