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爭雷霆載具資料】PT-76B兩棲戰(zhàn)車

概述↓
? ? ? ?類型:兩棲戰(zhàn)車
? ? ? ?權(quán)重:5.3
? ? ? ?原產(chǎn)國:蘇聯(lián)
? ? ? ?設(shè)計師:N·沙什姆林、Z·Y·科廷
? ? ? ?開始服役時間:1953年(本型號于1958年開始服役)
? ? ? ?采用底盤:PT-76兩棲戰(zhàn)車
? ? ? ?系列產(chǎn)量:約12000輛(本型號產(chǎn)量不詳)
尺寸與重量↓
? ? ? ?戰(zhàn)斗全重:14.0噸
? ? ? ?全長:不詳(車體長6.91米)
? ? ? ?總寬:3.15米
? ? ? ?總高:2.33米
? ? ? ?車組乘員:3人(駕駛員+車長/炮手+裝填手)
機動性↓
? ? ? ?發(fā)動機類型:柴油機(6缸)
? ? ? ?發(fā)動機功率:240馬力(2100轉(zhuǎn)/分鐘)
? ? ? ?通算功重比:17.14馬力/噸
? ? ? ?檔位分布:5前1后
? ? ? ?最大前進速度:44.0千米/小時
? ? ? ?最大后退速度:6.5千米/小時
? ? ? ?0~20千米時速加速時間:2.8秒
? ? ? ?0~32千米時速加速時間:7.2秒
? ? ? ?轉(zhuǎn)向方式:制動差速
? ? ? ?中心轉(zhuǎn)向能力:不可
? ? ? ?最大浮渡速度:9.0千米/小時
? ? ? ?原地轉(zhuǎn)向速度:34.84度/秒
防護↓
? ? ? ?車體前部:10~13毫米
? ? ? ?車體兩側(cè):10~13毫米
? ? ? ?車體后部:6毫米
? ? ? ?車體頂部:6毫米
? ? ? ?車體底部:不詳
? ? ? ?擋泥板裝甲:10毫米
? ? ? ?擋泥板延伸:4毫米
? ? ? ?車體艙門:6~10毫米
? ? ? ?車體裝甲類型:軋制均質(zhì)鋼裝甲
? ? ? ?炮塔前部:15毫米
? ? ? ?炮塔兩側(cè):15毫米
? ? ? ?炮塔后部:15毫米
? ? ? ?炮塔頂部:6毫米
? ? ? ?炮塔底部:6毫米
? ? ? ?炮塔座圈:6毫米
? ? ? ?炮盾裝甲:15毫米
? ? ? ?炮塔艙門:6~10毫米
? ? ? ?炮塔裝甲類型:軋制均質(zhì)鋼裝甲(炮盾為鑄造均質(zhì)鋼裝甲)
火力↓
? ? ? ?一級武器組:76毫米D-56TS型線膛坦克炮(1門),身管倍徑L42.0,膛線數(shù)量不詳,定裝彈,最大炮口動能1715.00千焦,彈藥基數(shù)40發(fā),發(fā)射間隔5.0秒,理論射速12.0發(fā)/分鐘,適配彈種APCR/APHE/HEAT/HE,彈丸重量3.300/6.300/7.000/6.200千克,初速每秒950/662/700/680米,裝藥當量0.000/49.280/1140.000/621.000克TNT(APHE和HEAT分別為32.000克A-IX-2炸藥和740.000克A-IX-1炸藥),引信臨界厚度-/14.0/0.1/0.1毫米,引信觸發(fā)延時-/1200/50/50毫米,10米垂直穿深152/98/200/10毫米,100米垂直穿深148/96/200/10毫米,500米垂直穿深129/88/200/10毫米,1000米垂直穿深109/79/200/10毫米,1500米垂直穿深92/71/200/10毫米,2000米垂直穿深78/63/200/10毫米,10米30度穿深117/84/173/10毫米,10米60度穿深35/37/100/10毫米,水平射界全向,水平轉(zhuǎn)速20度/秒,垂直射界30/-4度,垂直轉(zhuǎn)速6度/秒
? ? ? ?一級武器組:7.62毫米SGMT型機槍(1挺同軸),彈藥基數(shù)1000發(fā),單管射速600發(fā)/分鐘,250發(fā)彈箱供彈,重裝填時間8秒,10米垂直穿深10毫米,100米垂直穿深9毫米,500米垂直穿深7毫米,1000米垂直穿深4毫米,水平射界全向,水平轉(zhuǎn)速20度/秒,垂直射界30/-4度,垂直轉(zhuǎn)速6度/秒
額外細節(jié)↓
? ? ? ?電臺:有
? ? ? ?周視觀察系統(tǒng):炮手警戒周視鏡(位于炮塔頂部)
? ? ? ?火炮穩(wěn)定器:縱橫雙軸穩(wěn)定
? ? ? ?瞄準鏡倍率:4.0
? ? ? ?輔助觀察系統(tǒng):微光夜視儀
? ? ? ?彈藥分布:炮塔后部級炮塔吊籃底部共3個彈藥架,炮塔后部彈藥架2發(fā),炮塔吊籃前部彈藥架24發(fā),炮塔吊籃右后部彈藥架14發(fā)
? ? ? ?油箱分布:車體后部(發(fā)動機右側(cè)與變速箱之后)
? ? ? ?驅(qū)動模式:后置后驅(qū)
? ? ? ?懸掛類型:扭桿
評價↓
? ? ? ?該型戰(zhàn)車為蘇聯(lián)在冷戰(zhàn)初期開發(fā)的一種較為新型的兩棲戰(zhàn)車,為獲得良好的儲備浮力和適航性,該車采用尺寸較為龐大的船形(舢板形)車體,同時為限制噸位,該車的裝甲較薄,可被12.7毫米及更大口徑的武器系統(tǒng)擊穿,水上機動性以同時期標準而言中規(guī)中矩,陸上機動性也較為平庸,但卻具有相對于同等噸位坦克而言較為強大的火力配置,特別是其帶有尾翼穩(wěn)定的HEAT彈具有高達200毫米的破甲厚度,可對遇到的幾乎所有對手構(gòu)成威脅,即使從正面進行攻擊也可以對敵方裝甲實現(xiàn)有效擊穿,但由于HEAT彈種的通病以及主炮口徑仍然較為有限,該彈仍然存在毀傷效果不可靠、容易在擊中障礙物和外置部件時提前引爆導(dǎo)致失效等諸多缺陷,實戰(zhàn)效率明顯不及相近權(quán)重蘇聯(lián)戰(zhàn)車最常用的85毫米炮,該車的優(yōu)勢在于具有性能優(yōu)越的縱橫雙軸穩(wěn)定系統(tǒng),行進間和水上開火能力強,具有微光夜視儀以加強夜間觀察瞄準能力,且具有較先進的觀瞄和測距系統(tǒng),這一切高技術(shù)配置使該車具有相近權(quán)重內(nèi)優(yōu)異的偵察與偷襲能力,但該車嚴重不適合硬性對抗。在外觀方面,該車具有寬大的舢板形車體,炮塔近似圓臺形,炮盾處安裝有用于防水與防塵的軟質(zhì)膠皮罩,主炮配備有炮口制退器和抽煙筒。
視頻鏈接↓
? ? ? ?第一人稱視角行駛: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V4y1c7Xz/
? ? ? ?城鎮(zhèn)機動性演示: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A4y1X7Q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