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慰失去親人的孩子
當您的孩子悲傷時該怎么辦。
關(guān)鍵點
沒有“正確”的悲傷方式。
兒童對死亡的理解存在發(fā)展階段。
看到成年人承認并應(yīng)對悲傷和失落是兒童的重要榜樣。
失去所愛的人對成年人來說是很難受的。對于孩子們來說,還有一層困惑。這里有一些幫助孩子應(yīng)對悲傷的想法。
讓您的孩子以自己的方式悲傷
悲傷的階段有多種模型,但事實是悲傷是一個非常個人化的過程。人們跳過階段并向后做階段并組成自己的階段。悲傷也可能是不可預測的。您認為會非常困難的情況可能并沒有那么糟糕,但是隨后您可能會遇到您所愛的人使用的回形針并且悲傷如腸子一樣襲來。
沒有一種正確的悲傷方式。如果您的孩子不哭,請不要認為他們以不健康的方式“隱瞞”或您的孩子并不真正愛死者。問關(guān)于尸體的焦慮但病態(tài)的問題,反復問同樣的問題,擔心自己的死亡,或者只是看起來很困惑……所有這些反應(yīng)都很常見。他們只是想把事情弄清楚。
孩子們也是具體的思考者,所以他們可能會問一些影響他們的實際問題,比如“現(xiàn)在誰來接我放學?”盡你所能回答或告訴他們你什么時候能弄清楚。他們不是自私;他們正試圖了解損失的影響,并應(yīng)對他們的世界現(xiàn)在如何運作的不確定性。
兒童發(fā)展與悲傷
兒童理解死亡的不同發(fā)展階段會影響他們的悲傷方式。這些是一般趨勢,所以當然,個別孩子可能適合也可能不適合。
三四歲的孩子認為死亡是暫時的,與個人無關(guān)。他們可能會反復問:“爺爺什么時候回來?為什么我們不能給他打電話?”
小學生(大約5到9歲)通常知道死亡是永恒的,所有生物都會死亡,但他們不相信自己會死。
他們可能會發(fā)現(xiàn)頭骨或死亡之類的符號令人恐懼。
他們可能還擔心,他們在某種程度上要對死亡負責,因為他們行為不當。
在9歲左右,孩子們明白他們有一天也會死。
有些孩子在這個階段變得格外謹慎;其他人變得勇敢,不怕死。
他們也可能專注于自己的身體癥狀。
年齡較大的青少年有一種從事抽象推理的新能力,他們經(jīng)常喜歡哲學討論,并形成自己對生死意義的信念。
他們可能會想:“爺爺為什么要死?”
或者當死者是親人時,他們對這些重大問題的興趣可能會暫時被關(guān)閉
作為父母,你的目標很簡單,就是用接納和理解來迎接你的孩子,不管他們處于悲傷之旅的哪個階段。
如果你的孩子對你的死感到焦慮,試著提供安慰,不要做出虛假的承諾。
你可能會說,“大多數(shù)人都活得很長。
我打算陪著你長大,看著你有自己的孩子。
如果我在那之前死了,簡阿姨會照顧你的。
你不會孤單的?!?/p>
對于大一點的孩子和青少年,你可以解決生活中的不確定性。
“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會死,所以珍惜生命,在世界上傳播善意,每天盡可能多地去愛是很重要的。”
分享你自己的悲傷和應(yīng)對的努力
看到成年人承認并應(yīng)對悲傷和損失,對孩子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榜樣。
如果你的孩子看到你哭,向他解釋:“我難過是因為我想爺爺了?!?/p>
有時孩子們感到不舒服,因為他們不知道當有人心煩意亂時該做什么。
簡單地告訴你的孩子,“我需要一個擁抱,”并說謝謝。
觀察成年人的悲傷(在可控的范圍內(nèi))有助于孩子們理解死亡是一件悲傷而重要的事情,它是我們作為一個社區(qū)共同擁有的東西,盡管失去了,我們還是要繼續(xù)生活。
如果你的孩子看起來很悲傷,擁抱并安慰你的孩子,當親人去世時感到悲傷是正常的。
你可能還想明確地談?wù)擁憫?yīng)計劃。
“當我想念爺爺?shù)臅r候,有時會想起我們一起度過的快樂時光。
你還記得我們?nèi)ズ┑臅r候嗎?”
或者,“當我想念爺爺?shù)臅r候,有時和同樣愛他的人談?wù)剷袔椭?/p>
你要打電話給奶奶嗎?”
通常,父母不愿意讓他們的孩子參加喪親儀式,因為他們想保護孩子免受失去親人的痛苦。
但死亡是生命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讓孩子們參加這些儀式有很多好處。
喪親儀式是社區(qū)對悲傷的一種回應(yīng)。
他們使我們能夠記住死者,得到親人的安慰,并承認我們的損失。
你的孩子離逝者越近,讓他或她以某種方式參加這些正式的告別活動就越重要。
保存家庭記憶
孩子們忘記了。
每個人都這么做。
考慮收集你所愛的人的記憶,讓你的孩子以后回憶。
有很多方法可以做到這一點。
在實踐中,我經(jīng)常對孩子們使用的一種方法是在索引卡上記下記憶。
我通常會加上一個標題,以便更容易找到特定的記憶,但我會讓孩子口述給我聽,然后我寫下來。
有時候,我的孩子們希望我把這些回憶保留一段時間。
有時他們想帶走回憶。
索引卡讓孩子們可以自由地以任何順序說任何話。
為了捕捉他們與所愛之人的全部經(jīng)歷,他們可以包括愉快的時刻以及關(guān)于所愛之人的有趣或討厭的事情。
簡單地記住他們經(jīng)常做什么或說什么,喜歡或不喜歡什么,穿什么,聽什么或看什么,可能很重要。
與我合作過的一些家庭創(chuàng)建了家庭筆記本或谷歌文檔,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記下記憶。
許多家庭發(fā)現(xiàn)翻看舊照片能喚起回憶。
保持對所愛之人的記憶是與那個人和其他家庭成員保持聯(lián)系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