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認識弓:弓的種類
弓的種類
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方,出于不同的目的,人出于客觀條件和主觀意志,設計出了各種各樣的弓。其中一些已經(jīng)消逝在煙塵之中,一些只有圖畫、文字流傳,還有一些幸存至今,而新近被發(fā)明出來的弓也如雨后春筍。時至今日,人可以接觸到的弓的種類可謂最多,選擇范圍相當之大。
?
就讓我們以時間為序說起吧。在對巴西土著的弓箭的研究當中,人們發(fā)現(xiàn),“箭”這個東西十分有可能起源于投矛器當中的投矛。所以,原始的箭可能是沒有箭尾的。一些亞馬遜土著和非洲黑叔叔至今仍在使用的弓箭則進一步證明了這一點。他們的技術與所使用的弓箭是最古老的活化石。
亞馬遜土著的投矛器復原圖
??
土著使用的弓箭。由于沒有箭尾槽,他們使用捏箭法射箭。這限制了能夠操控的弓的磅數(shù),所以箭多涂毒 ?
可見,土著所使用的弓基本就是一根棍子,兩頭綁上繩子。這在后世演化成了諸多單體木弓,其中以英格蘭長弓最為著名。需要注意,雖然英格蘭長弓也是一根木棍,但是它比起土著使用的弓,已經(jīng)是技術含量相當高的木棍。考古發(fā)現(xiàn),13世紀的英長通常拉力在28英寸110磅~160磅之間。如果沒有合適的技術,很難在這么大磅數(shù)的情況下保持弓的完好?,F(xiàn)代帶英人的武德也相當充沛,在充分還原古法的基礎上,已經(jīng)有猛男可以射210磅的弓了。不過,本篇并不打算探討開弓方法。
形制比較對的英長。由于在一艘名叫瑪麗羅斯號的運輸兵器的沉船上發(fā)現(xiàn)了大量英長,所以英國人在復原方面做得非常不錯。
?
當然,它的技術再好,英長也只是在單體弓里頭矮子里拔將軍。它在設計上仍顯原始,故只能用大拉力來堆出威力,所謂力大磚飛。其好處是充分利用了帶英產(chǎn)出的木材,便于大量制作,快速形成戰(zhàn)斗力等等。而且老農(nóng)說實話也買不起別的玩意了。西恩也長期使用單體木弓,現(xiàn)存最早實物單體木弓為春秋楚墓出土,最晚則在明代文字記錄當中。帶清十分重視弓箭生產(chǎn)與列裝,故統(tǒng)一了弓箭的形制,所以之前的弓都不用了。此為后話,之后再談。
?
題外話就到這里,由于現(xiàn)代射箭與英國傳統(tǒng)射箭運動一脈相承,所以英長的很多特點都被融入了所謂的現(xiàn)代競技射箭運動當中,比方說拉弦的手法通常采用英國的中三指法等等。英國人殖民美洲后,十三殖民地以及美利堅勞動人民面對美洲的崇山峻嶺,拾起了打獵這一項傳統(tǒng)藝能。時至今日,美利堅仍然保留了非常完整而成體系的傳統(tǒng)弓箭狩獵方法,古老智慧仍然熠熠生輝。
?
最著名的美式獵弓公式blacktail出品的弓,售價大概在2W美元,所以看到了這個牌子最好謹慎,省的賠錢
?
美式獵弓在英長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將原本較為圓柱的弓片部分改進為了板型,更為科學。同時側面開弓窗利于搭箭和射準,握把也采用了人體工學設計,備受歡迎,在國內(nèi)也是弓箭的一大類(雖然在比賽的時候被分為光弓組。光弓是什么我們之后會說)。
一把比較傳統(tǒng)的美式獵弓,可見英長的影子
?
一把我也不知道什么牌子的現(xiàn)代木質(zhì)弓把分體美式獵弓
?
?????
現(xiàn)代分體金屬弓把美式獵弓。由于增加了很多配件,比如配重,減震器,箭側墊等等,已經(jīng)非常接近現(xiàn)代光弓了。再加上個平衡桿,響片,那就是奧運會使用的現(xiàn)代競技反曲弓了。從此你可以看出明顯的傳承發(fā)展關系。
?
總結一下,作為現(xiàn)代一大分類的美獵弓,其特點為開弓窗,人體工學握把。其在西恩的風行,很大程度上源自21世紀初人民群眾對于美利堅文化的接受與向往。同時,其在不借助明顯的現(xiàn)代科技的輔助之下,便于上手,故對于既想有情懷,又不想有太多難度的人來說是不錯的選擇。
Ps:有些人會對把箭搭在手上這件事有無法克服的心理障礙,大部分新人也會有這種心理障礙,不過完全沒關系!方法對了手是絕對沒事的。
?
講完了西方到近現(xiàn)代為止的那一套,我們來講講東方的這一套。不過東方的這一套并沒有發(fā)展演變?yōu)楝F(xiàn)代競技射箭項目,所以沒有經(jīng)歷西方那一套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魔改的發(fā)展歷程,大概。
?
有別于西方那一套在技術上的原始,東方這一套在約4000年前就已經(jīng)高度發(fā)展。在14世紀的帶英人仍然在用單體木弓射人的時候,周禮當中早就記載了制作
角弓
需要的材料和步驟。角弓其實并非完全由牛羊角制成,其以牛羊角加上竹木片作為弓片的基底,以生物膠進行粘合,再在其上鋪上有彈性的筋制成弓片。角,木,筋,此之謂三材。弓梢一般為木質(zhì)。角弓的起源到底是北亞游牧部落還是華夏文明,至今沒有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角弓作為一種更加科學,技術含量更高的玩意,在非常多的方面都比單體玩意表現(xiàn)出色。本篇并不打算全面介紹亞洲大陸系角弓的歷史,所以在此只會挑幾個具有代表性的玩意介紹。
?
由于華夏文明掌握核心科技,角弓的制作工藝與設計,至少從西周到隋唐,兩千來年的時間里沒有發(fā)生過多大變化,甚至宋代也在使用這種弓形。也就是說,至少兩千年的時間里,周圍的各種文明設計出來的角弓都沒有被華夏文明看在眼里,加以吸收學習。我西恩天下無敵?。?/p>
?
漢代角弓實物。由漢至唐,中原再混亂,華夏人始終控制著西域,所以中原的武備也被帶到了西域。這些武備則有幸因為西域干燥的環(huán)境而保存至今。至今沒有在中原地區(qū)發(fā)現(xiàn)比較完好的清以前的角弓實物。(據(jù)我所知一個都沒有,任何一個)
尼雅出土的漢弓。可見當時華夏文明的弓形普遍為短牛角片鋪筋弓片加上長木質(zhì)梢。
勉強上弦的漢弓
Ps:這弓的左半部分是壞了,不是原來就長這樣,正常的樣子是右半部分的樣子。
古畫中的唐弓
Ps:畫風很像小日子過得不錯的人吧,爹當然像兒子了
?
從唐代開始,一方面與異族交往日益密切,另一方面異族技術也在不斷進展,華夏文明的弓形也開始了一次較大的演化,在短臂長梢弓之外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弓形,花樣繁多,此篇當中就不一一敘述了,可以參考此帖:https://tieba.baidu.com/p/5163192450
?
北亞草原,中亞,甚至印度地區(qū)的弓形,此時在西恩大地上都留下了各種各樣的記載。(PS:然而帶英此時還是無陸路可與帶唐相通,沒有任何相關記載)文明之間碰撞交融,在和平與戰(zhàn)爭之中互相學習對方武備的長處,漸漸西恩大地上的弓也帶上了異族色彩,各種弓形共存,可謂是百花齊放,勃勃生機萬物竟發(fā)!
?
可能會有疑惑:由秦至宋,西恩人出名的不是弩嗎?確實。然而根據(jù)宋代官方資料記載,帶宋每年官做的弩箭和弓箭的數(shù)量大體持平,也就是說在戰(zhàn)爭和日常維和當中,二者使用得差不多。
?
帶明是一個十分神奇的朝代。由于戰(zhàn)爭形式的變化和技術的失傳,帶明它,帶明它造不出之前那樣的弩了(哈哈,丟人)。以致于帶明考古出土帶宋的弩機的時候,一群人驚訝于其嶄新一般的狀況、精巧絕倫的機械設計和高超的冶金技術(出處忘了,但是是一本帶明古書,這下科技進步靠考古了)。同時常年與帶明作戰(zhàn)的,從帶宋時的女真重步兵,轉化為了草原輕騎兵,所以帶明人在如此戰(zhàn)場條件之下,發(fā)展出了精湛的騎射技術,以致于攻擊北元的時候經(jīng)常和蒙古人在草原上對騎射(你蒙古,我比你更蒙古)。明代古畫中,有關射箭也以騎馬射箭為主,步射很少。在制作工藝上,也吸收了非常多的異族元素。拿來!
?????
明代官方記錄《武備志》中常見的兩種弓形。雖然看起來很抽象,但是其實是官方記載,按照當時的法律,畫的抽象到與實物不符是要砍頭的,所以可信度很高。據(jù)說開元弓又大又長的鉤子狀梢子,是給騎兵在馬上用來鉤取落在地上的箭的。
Ps:然而開元弓其實還是經(jīng)典的西恩筋角弓,只是梢頭反翹+弦墊。一個人能不能分辨開元弓所屬的種類可以非常好地判斷一個人是否了解角弓。梢頭反翹短臂長梢,由于梢頭反翹導致弦的定位可能會出問題以致于翻弓,所以加上了弦墊,雖然弦墊這玩意很可能不是西恩原創(chuàng)的技術就是了,但是如果有人把開元弓說成是長臂小梢弓,那他就是完全不懂噢。
?
由于戰(zhàn)場形式發(fā)生的改變,帶明人使用的弓的磅數(shù)根據(jù)記載以及現(xiàn)代考據(jù),大概從40磅到80磅不等。
現(xiàn)代層壓工藝還原的明小梢弓。層壓是指用木材、玻璃鋼片通過現(xiàn)代膠水粘合,也是現(xiàn)代最常見的制弓工藝
?
隨著清代明坐天下,弓的形制得到了統(tǒng)一,記錄也十分完善,大量實物清弓流傳到了今日,甚至一部分制作工藝也流傳到了今天,可以說是現(xiàn)代西恩唯一有點傳承的弓形了。除了清弓之外,所有現(xiàn)代制作的西恩傳統(tǒng)弓,還沒有擺脫臆造階段。實際上,西恩傳統(tǒng)弓箭的復興,約在2006~2008年才開始,方興未艾,希望經(jīng)過時間洗刷,大浪淘沙,能夠讓清弓之外的符合歷史的正兒八經(jīng)的西恩傳統(tǒng)弓重現(xiàn)于世。國內(nèi)對清弓的研究較為完善,如有興趣,可以搜索微信公眾號“明清傳統(tǒng)弓射學研究”。
??????
就他。有理有據(jù),資料翔實,親自實踐,無私分享,可以說是西恩弓箭文化復興的有力推動者。
?
民國時北京最后一家弓箭鋪。其工藝部分傳承至今。
Ps:但是現(xiàn)今他們家做的弓箭,價格十分昂貴,同時性能也不咋好,如果是不懂射箭的人去買的話,還往往會被坑。所以建議在對自己的鑒別能力、鈔能力、對文化事業(yè)的支持力都有十分肯定的答案后,且有打算購買一個附有文化價值的手工藝品而非實用器的心理預期后再去購買。
近代西恩,以西代華的玩意太多太多,許多玩意都沒了,實在是十分可惜。好在清弓留了一些死灰現(xiàn)在復燃起來了。然而帶清人終究是入關人,雖然清弓與明代邊軍用弓有著非常明顯的傳承關系,由于歷史原因還是會有一些人對其十分抗拒,兩眼一黑。
民國時的弓箭比賽。受西方賽制、技術影響,已經(jīng)開始流行西方那一套弓箭和技術,但是仍然有人使用清弓。圖中可見清弓技術體系與西方那一套有很大區(qū)別,在此不述。
??????
?
至此,東西方比較有代表性的,比較傳統(tǒng)的玩意我們已經(jīng)介紹完了。羅馬人,中亞人,游牧人,榮幸人,和小日子過得不錯的人也都有各自具有特色的弓形,不過那樣就太多了,一時半會也講不完??偟膩碚f,帶英那一套,三指勾弦,左側搭箭。西恩這一套啥勾弦方法都有,畢竟玩的比較花,然而主要為拇指勾弦,右側搭箭。你上馬一試或者邊跑邊射就知道哪種射法更先進了,而西恩已經(jīng)出土了春秋時期的玉質(zhì)扳指。接下來我們看一些現(xiàn)代玩意吧。
?
競技反曲弓。在現(xiàn)代金屬弓把美式獵弓的基礎之上,加上瞄準器,平衡桿,響片,它就是一把現(xiàn)代競技反曲弓,傳承路徑非常清晰,以致于此時我甚至沒什么好說的。瞄準器顧名思義,響片是拿來提示射手固定拉距以保持動作一致性的,平衡桿是用來調(diào)整弓的重心,改善擺動幅度的。你看到那個瞄準器和大平衡桿就絕對不會認錯。
然而這樣的弓還是有一個問題,即它的拉力曲線是單調(diào)增加的,也就是說,人在瞄準的時候需要承受最大的拉力,就容易不穩(wěn)。那么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聰明的人類想到了利用偏心輪這么一個玩意。不知道它的原理也沒關系!它的作用是,在射手把弓拉到確定的拉距的那一刻,讓拉力突然減輕。代價是,在此之前,弓的拉力并不是緩慢上升的,而是會保持在一個很高的值。故復合弓并不能方便人開弓,它只能方便人長時間瞄準以便精確射擊。然而這種拉力曲線以及滑輪與弓片的結合,卻給了復合弓極其出色的蓄能與能量轉換效率,故時至今日,美利堅人民最愛用復合弓打獵了。
?
Ps:請勿在西恩獵場之外打獵,請勿在西恩獵場之外打獵,請勿在西恩獵場之外打獵。就算是路過的一只小白兔,就算它沒有主人,它也是國家的財產(chǎn),打了是會吃牢飯的。
復合弓的結構?,F(xiàn)代科技,很震撼人心吧。
?
至此,我們粗略地講完了四大弓種。傳統(tǒng)弓,美式獵弓,現(xiàn)代競技反曲弓,復合弓。由于現(xiàn)代競技反曲弓和復合弓純純的就是為了方便人在現(xiàn)代科技加持之下射準,所以它甚至沒有什么故事好說的。接下來,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對這些弓種進行一個大致的比較。
?
價格:復合弓(全套大幾萬)>競技反曲弓(全套幾萬)≈筋角傳統(tǒng)弓(好的幾萬,一般的大幾千)>美獵弓(好的幾萬,一般的一兩千)>現(xiàn)代層壓傳統(tǒng)弓(好的一兩千,一般的兩三百)
?
Ps:復合弓和競技反曲弓,如果信賴國產(chǎn)并且不追求極致性能的話,也可以兩三千搞定
?
精確度(其實這玩意主要看人):復合弓>競技反曲弓>美獵弓≈傳統(tǒng)弓
?
上手難易度:傳統(tǒng)弓>美獵弓>競技反曲弓>復合弓
?
Ps:由于復合弓實在太準,就跟打電動開掛一樣,要么很快就厭倦了,要么就去更大的場地打更小的靶子,然而這對于在城市當中生活的人來說十分困難,因為城市里的場地,有30米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復合弓這幫人比賽的基本難度是在70米的距離上打光盤口。
?
其實國際上是沒有美獵弓這一個大類的,而是將其放在光弓這一類中。把瞄準器和平衡桿以及響片去了的競技反曲弓就是光弓(bare bow)。只是西恩人習慣這么分,所以我也這么列,畢竟我也是西恩人。小日子過得不錯的人就更有意思了,在他們的世界里,只有和弓,其他弓,帶輪子的其他弓這三種分類。需要注意,除了美獵弓,傳統(tǒng)弓都沒有弓窗和人體工學弓把,所以單獨把它拎出來也是很合理的。
?
差不多就是這些,更加細致的玩意,只能等到你開始實操之后才能想想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