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恨不作男兒,手提青萍來殺賊——明清才女的寶劍詩
1、孫云鶴《寶劍篇》
寶劍遺篇在,挑燈擊節(jié)吟。
恩仇千古事,湖海一生心。?
氣逼秋霜冷,光騰夜月沉。
從軍應(yīng)有愿,慷慨答知音。
孫云鶴,清朝人。字蘭友,隨園女弟子,縣丞金瑋妻。所適非偶,有《聽雨樓詞》。
2、王采蘋《詠寶劍》?
秋水橫三尺,長虹倚九天。
一揮開絕域,萬里靜烽煙。?
結(jié)佩心徒壯,銜杯醉可憐。
延津不變化,何處問龍泉?
王采蘋(1827——1893),字澗香,太倉人,王曦與張紈英長女,程培厚妻,早寡,70歲猶為女塾師。有《讀選樓詩》。
3、吳芳《劍》
一片古時(shí)雪,千秋壯士心。
摩挲無限意,長嘯發(fā)狂吟。
吳芳,字椒塘,石門人,同知吳曾貫女,諸生胡斯煌妻。有《看山樓詩草》。
4、張祥珍《寶劍》
我有胸中劍,光芒亙古今。
照人肝膽外,吐氣斗牛沉。
結(jié)佩吳宮士,酬知俠客心。
閑翻紅線傳,把玩獨(dú)長吟。
張祥珍(1830——?),字儷人,陽湖人,同知張曜孫長女,監(jiān)生王曦媳,王臣弼室?!堕θA館詩》刻有其詩163首。
5、張?英《古劍》
百戰(zhàn)雄心在,千秋寶氣揚(yáng)。
風(fēng)霜凝慘色,神鬼泣寒芒。
電掣青鋒冷,虹橫碧落長。
良木未淪沒,光彩識干將。
張?英(1792——1860以后),字孟緹,武進(jìn)人,知縣張琦女,主事吳廷鉁妻,有《澹菊軒詩存》、《國朝列女詩錄》。
6、朱瀾《看劍》
簇簇芙蓉鍔,寒光不可親。
柔心持自遣,俠氣對逾真。
照面春山蹙,回眸秋水新。
時(shí)時(shí)勤拂拭,欲擬薄倖人。?
朱瀾字碧波,明朝人,江寧教坊司女。
7、張?jiān)椤秱b客劍》
延津有秘寶,俠客最相投。
未作青蛇吼,先令白帝愁。
深沉披聶膽,磊落借樊頭。
匣底飛何遠(yuǎn),剛風(fēng)裂九州。
張?jiān)?,清朝嘉定人,自號不櫛書生,流落揚(yáng)州。
8、王貞儀《看劍同周夫人作》
三尺孤虹影,芙蓉淬鍔痕。
藏來珍玉匣,看處引金尊。
肝膽真交托,風(fēng)塵壯志存。
吐芒寒映燭,欲舞憶公孫。
王貞儀(1769——1798),字德卿,江寧人,知府王者輔孫女,王錫琛女,詹枚妻。精通詩文、算學(xué)、天文、醫(yī)學(xué)。是古代少有的女科學(xué)家。有《德風(fēng)亭集》。
9、汪采《寶劍》
將軍方出塞,匣里嘯青萍。
殺氣摧千騎,寒光閃七星。
蒼龍秋忽吼,戰(zhàn)血日常腥。
持爾倚天外,長空夜夜青。
汪采字韻珊,號蓉卿,仁和人,中丞汪首禾曾孫女,縣丞朱康壽室。咸豐戊午夫以貧試?yán)魠侵?,氏不隨行,奉姑家居。庚申城陷,氏投井殉。有《花韻庵詩》。
10、楊繼端《仗劍行》
我思淮陰未遇時(shí),仗劍受侮無人知。
朱家郭解何足道,睚眥報(bào)仇亦器小。
太阿秋水雙芙蓉,昆吾之鐵歐冶工。
藏之不離閨闥中,出匣奇氣如長虹。
有時(shí)舞作雪花瑩,古雪之義將毋同。
劍兮勿謂茲語凟,從古女子多奇躅。
妙手空空縱寓言,豈無紅線人如玉。
干將莫邪皆神物,安見雄飛竟雌伏。
前歲妖氛震畿邑,羽林併力殲王則。
此身恨不作男兒,手提青萍來殺賊。
學(xué)仙學(xué)劍誰比倫,我今佩此姑效顰。
黃龍悟后得真訣,稽首還師回道人。
楊繼端(1773——1817),字明霞,號古雪,四川遂寧人,同知楊輯五女,主簿張問萊妻,有《古雪齋詩詞抄》。
11、柳如是《劍術(shù)行》
西山狐鳥何縱橫,荒陂白日啼鼯鼪。
偶逢意氣蒼??停毭紤K淡堅(jiān)層冰。
手無風(fēng)云但悍疾,挾我雙騎西南行。
末聞馬上言龍?bào)J,已見門前懸弓戟。
拂衣欲走青珊珊,澒洞不言言劍術(shù)。
須臾樹杪雷電生,玄猿赤豹侵空冥。
寒鋒倒景不可識,陰崖落本風(fēng)悲吟。
吁嗟變化須異人,時(shí)危劍器摧石骨。
我徒壯氣滿大下,廣陵白發(fā)心惻惻。
視此草堂何為者,雄才大略惟愁疾。
況看舉袖星辰移,海童江妾來遲遲。
杰如雄虺射嬰茀,矯如脅鵠離云倪。
萃如列精俯大壑,翁如匹練從文貍。
奇鸧孤鶚眼前是,陰云老鶴徒爾為。
丈夫虎步兼學(xué)道,一朝或與神靈隨。
獨(dú)我忼愾懷此意,對之硉矹將安之。
柳如是(1618——1664),原姓楊,名愛,幼失父母,先后被賣為婢、小妾和妓女。為妓后改名柳隱,又名是亦名如是。號蘼蕪君,秦淮八艷之一。與名士陳子龍相愛。她詩詞書畫皆精。24歲嫁錢謙益。明亡后積極參加反清復(fù)明活動。錢謙益死后一月,她反擊錢氏族人欺逼而自縊。編著有《古今名媛詩詞選》、《柳如是詩文輯》和《列朝詩集》中“閨詩”部分。
12、陸觀蓮《寶劍篇贈外》
吁咄哉!荊卿劍術(shù)既不成,雖有寶劍徒空名。
千年黯黯閉秋水,雙匣渺渺埋龍精。
狐貍夜鳴風(fēng)雨惡,蛟螭晝舞波濤驚。
我持此劍如明月,眾星朗朗隨其行。
又持此劍若白日,群妖退走欃槍平。
欃槍平,眾星沒,送君贈君君莫惑。
古來遇合自有時(shí),神物出處當(dāng)知之。
陸觀蓮,字少君,康熙朝嘉善人,殳丹生妻,詩書畫繡皆精。有《蔣湖寓園草》。
13、殳默《和母寶劍篇贈兄》?
床頭夜半雙龍吼,光攝群妖暗星斗。
風(fēng)雨霹靂一瞬間,木拔沙飛石亂走。
古來神物本平常,遭時(shí)逢主生晶光。
拂拭霜花將解贈,時(shí)無烈士空彷徨。
空彷徨,莫太息,木蘭唧唧當(dāng)戶織。
阿兄年少射白額!歸來摩挲看太白。
殳默,字墨姑,桐廬人,殳丹生與陸觀蓮之女,1678年母死后三日卒,年16歲,有《閨隱集》。
【結(jié)語】
毫無疑問,她們的心里都住著一位豪俠,夢想著遍歷江湖,除暴安良。
然而,從她們生平來看,她們的人生卻大多埋沒在閨閣之中,就連最幸運(yùn)的王貞儀,也從未和男人一樣自由。
世俗的枷鎖一樣禁錮著她,世俗輿論一樣對她指指點(diǎn)點(diǎn)——
“錄繕既成,有士者譏之;以為婦人女子唯酒食縫紉是務(wù),不當(dāng)操管握牘,吟弄文史翰墨為事;況婦女不以名尚,今之裒然成集也,其意何哉?”
《德風(fēng)亭初集》中有一首《示妹》:
“女豈矜文藝,唯教德禮持。有才非故晦,端慮外人知。”
你敢信,這是愛騎射、立志搞科研的她親筆所寫的嗎?
她們的人生本該有更多可能的。可惜世道如此,現(xiàn)代意義上的“事業(yè)心”根本不容于當(dāng)時(shí)。
女子只能是家族男丁的輔佐,不可以有任何抱負(fù)。
想要青史留名,怎么辦呢?靠文才?有讀書條件的畢竟只是少數(shù)人??课渌??那就更難了。
大多數(shù)女子也就只剩一條路了——貞節(jié)牌坊。
殉夫、自殘、毀容、刺字、跳開水、潑滾油、忍受夫家暴虐……
看著一個(gè)又一個(gè)的女子為了牌坊去做這些事,我們大多會嘆息,她們被封建思想洗腦太深了。
可是,對于文化程度不高的她們來說,這是青史留名的唯一方式。
其實(shí)她們都需要一把寶劍,一把除了斬物,還能斬盡世間不平的寶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