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一口氣看完東晉103年歷史

2023-06-28 07:30 作者:風塵講歷史  | 我要投稿

東晉是由西晉皇族司馬睿南遷后建立的王朝,立國的百余年間都在與陷入五胡十六國控制之下的北方政權(quán)對峙,史稱東晉十六國時期,這是我國歷史上繼三國之后的又一大分裂時期,同時也是民族大融合時期。

東晉建立于公元317年,亡于公元420年,國祚103年,傳4世11帝。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東晉的歷史。

公元317年,即西晉末帝晉愍帝被俘次年,鎮(zhèn)守建鄴十年的瑯琊王司馬睿承制改元,登基稱晉王,建立東晉政權(quán)。

公元318年,西晉末帝晉愍帝被漢趙皇帝劉聰殺害,司馬睿得知消息后即位稱帝,即晉元帝。由于晉元帝在皇族中聲望不夠,所以得不到南北士族的支持。為了坐穩(wěn)皇位,晉元帝不得不重用王導、王敦兄弟,這兄弟二人一個主內(nèi)一個主外,王導在建康輔政,王敦在武昌掌兵,時人稱“王與馬,共天下”。

公元320年,大權(quán)旁落的晉元帝十分不滿,他引用劉隗、刁協(xié)、戴淵等人為心腹,試圖壓制王氏權(quán)勢。此舉使得擁有兵權(quán)的王敦心生怨恨。

公元322年,素有野心的王敦以“清君側(cè)”為由起兵,兵鋒直指建康,王導于暗中幫助,兄弟二人里應(yīng)外合攻入了建康城,刁協(xié)、戴淵等人被殺,劉隗投奔了后趙石勒。王敦隨即自封為丞相、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自此朝政大權(quán)盡落入王敦之手,晉元帝被徹底架空。同年四月王敦還師武昌,并遙控朝政。

公元323年,晉元帝司馬睿駕崩,終年47歲,在位6年,其子司馬紹繼位,即晉明帝。

公元324年,王敦再度派兵進攻建康,企圖篡奪帝位,但晉明帝早有準備,很快平定了王敦叛亂,并下令不再問罪于王敦一眾官屬。之后晉明帝重整各州形勢,消除了王敦以瑯琊王氏宗族占據(jù)諸州以凌弱皇室的失衡情形。

公元325年,晉明帝司馬紹駕崩,終年26歲,在位2年,其子司馬衍繼位,即晉成帝。由于晉成帝繼位時年僅4歲,故由太后庾文君臨朝聽政,司徒王導與中書令庾亮輔政。

公元327年,由于庾亮輔政期間疑忌大臣,任意殺逐重要官員,故引起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沖突。蘇峻就是被庾亮解除兵權(quán)的將領(lǐng)之一,因此心生不滿,遂以討伐庾亮為名,聯(lián)合祖約起兵反叛,攻入建康,庾亮逃奔尋陽。之后蘇峻開始專擅朝政。

公元328年,溫嶠、陶侃起兵討伐蘇峻,蘇峻戰(zhàn)敗被殺,朝政大權(quán)重回王導之手。

公元336年,晉成帝下詔禁止豪族將領(lǐng)將山川大澤私有化。

公元341年,晉成帝以土斷法將自江北遷來的世族編入戶籍。

公元342年,晉成帝司馬衍駕崩,終年21歲,在位17年。晉成帝考慮到自己的兩個兒子過于年幼,大兒子司馬丕只有1歲,小兒子司馬奕剛出生,便傳位給了弟弟司馬岳,即晉康帝。同年晉康帝封晉成帝二子,司馬丕為瑯邪王、司馬奕為東海王。

公元344年,晉康帝司馬岳駕崩,終年22歲,在位2年,其子司馬聃繼位,即晉穆帝。由于晉穆帝繼位時年僅1歲,便由太后褚蒜子攝政,何充輔政。

公元346年,何充去世,由司徒蔡謨與會稽王司馬昱接掌朝政大權(quán)。

公元347年,大將桓溫率軍滅亡成漢,收復蜀地,一戰(zhàn)成名。

公元354年,桓溫率軍北伐前秦,雖取得大勝,但終因糧草不濟而撤軍。

公元356年,桓溫討伐河南姚襄,收復了洛陽。

公元357年,褚太后下詔歸政于14歲的晉穆帝。

公元361年,晉穆帝司馬聃駕崩,終年18歲,在位17年。由于無子,褚太后便立了司馬聃的堂兄、晉成帝司馬衍長子司馬丕為帝,即晉哀帝。晉哀帝在位期間東晉內(nèi)部軍閥斗爭激烈,大將軍桓溫幾次北伐又虛耗國力,東晉國勢走向衰弱。

公元364年,晉哀帝沉迷長生不老之術(shù),誤服丹藥而導致身體中毒,不識萬機,朝臣只好再次請出褚太后臨朝攝政。

公元365年,晉哀帝司馬丕駕崩,終年24歲,在位4年,因沒有子嗣,其弟司馬奕繼位,即晉廢帝,由桓溫掌握朝政。桓溫有意廢掉司馬奕自立為皇帝,但司馬奕本身并無過失可言,桓溫找不到機會。

公元371年,桓溫誣稱司馬奕因陽痿不能生育,所生的三子都是男寵相龍、計好、朱靈寶等人與后宮美人私通所生,以此逼迫褚太后下詔廢司馬奕為東海王。之后桓溫改立晉元帝司馬睿幼子司馬昱為帝,即晉簡文帝。晉簡文帝在位期間多受桓溫牽制,憂憤成疾。

公元372年,晉簡文帝司馬昱駕崩,終年52歲,在位1年,其子司馬曜繼位,即晉孝武帝。

公元373年,桓溫去世,褚太后再次臨朝攝政。同年前秦討伐東晉,攻陷了益州和涼州。

公元376年,褚太后歸政于14歲的晉孝武帝,但軍政大權(quán)由太傅謝安把持。

公元377年,謝安招募流民軍隊組成了“北府兵”。

公元383年,統(tǒng)一北方的前秦發(fā)兵百萬討伐東晉,意圖一統(tǒng)天下。謝安以八萬北府兵迎敵,雙方于豫州淮南郡淝水爆發(fā)大戰(zhàn),史稱淝水之戰(zhàn)。此戰(zhàn)東晉軍隊趁前秦百萬大軍未集結(jié)時主動出擊,最終以少勝多,大敗前秦。晉孝武帝借著淝水之戰(zhàn)的勝利而聲威大震,繼而收回了權(quán)力,開始親政。

公元384年,扶立六帝、臨朝三次的褚太后去世,終年62歲。

公元385年,謝安去世,晉孝武帝為恢復司馬氏皇權(quán)便以其弟司馬道子接掌朝政大權(quán)。之后晉孝武帝耽于享樂,沉湎酒色,還與丞相司馬道子爭權(quán),形成了“主相相持”的局面。

公元396年,晉孝武帝因與寵姬張貴人酒后戲言,導致張貴人心生怨恨,最終派心腹趁晉孝武帝熟睡之際用被子將其捂死。晉孝武帝終年34歲,在位24年,其子司馬德宗繼位,即晉安帝,司馬道子繼續(xù)主持朝政。

公元397年,兗州刺史王恭和豫州刺史庾楷因?qū)ι袝笃蜕渫鯂鴮毑粷M而起兵造反,晉安帝不得不殺掉王國寶來平息叛亂。

公元398年,王恭、庾楷與荊州刺史殷仲堪、廣州刺史桓玄再次起兵造反,叛軍一路攻至建康城下,但最終還是被晉軍平定,王恭被殺。

公元399年,江南世族孫恩起兵造反。

公元400年,孫恩叛軍攻占會稽。

公元401年,孫恩叛軍攻浹口、臨海、廣陵,晉軍多次戰(zhàn)敗。

公元402年,桓玄率軍攻入建康,消滅了司馬道子的勢力,開始把持朝政大權(quán)。同年孫恩叛軍圍攻建康,被臨海太守辛昺擊敗。

公元403年,桓玄逼迫晉安帝司馬德宗禪位,建立桓楚政權(quán)。

公元404年,宋王劉裕率領(lǐng)北府兵討伐桓玄,桓玄兵敗后挾晉安帝逃往江陵。不久后恒玄被益州督護馮遷殺死,晉安帝復位。然而好景不長,桓玄舊部桓振又攻陷了江陵,晉安帝再次被俘。

公元405年,北府兵將領(lǐng)劉毅率軍收復了江陵,驅(qū)逐了桓氏勢力,晉安帝得以再次復位。同年晉安帝下詔褒獎劉裕在平定桓氏之亂中的功績,擢升他為侍中、車騎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自此朝政大權(quán)落入劉裕之手。

公元410年,劉裕率軍滅亡南燕。

公元415年,荊州刺史司馬休之和雍州刺史魯宗之以討伐劉裕為名舉兵反叛,被劉裕擊敗。

公元416年,劉裕趁后秦皇帝姚興逝世之際再度舉兵北伐。

公元417年,劉裕的北伐大軍攻克長安,后秦皇帝姚弘投降,后秦滅亡。

公元419年,劉裕將在位23年的晉安帝勒死,改立晉安帝的弟弟司馬德文為帝,即晉恭帝。

公元420年,劉裕逼迫晉恭帝禪位,代晉稱帝,建立劉宋政權(quán),立國103年的東晉宣告滅亡。


一口氣看完東晉103年歷史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高安市| 汕头市| 宜章县| 台江县| 菏泽市| 湛江市| 益阳市| 仲巴县| 绥德县| 汪清县| 玉环县| 盘锦市| 柘荣县| 丰都县| 吉首市| 饶平县| 礼泉县| 二连浩特市| 应用必备| 樟树市| 彭阳县| 临武县| 筠连县| 黑山县| 长乐市| 怀远县| 桐城市| 伊金霍洛旗| 从化市| 芒康县| 农安县| 霍城县| 应城市| 兴隆县| 亚东县| 惠水县| 鲜城| 涟水县| 横山县| 杨浦区|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