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 (風火輪 HotWheels) MG名爵Metro 6R4

今天繼續(xù)再來給大家介紹一款英國利蘭旗下的車型-MG名爵Metro 6R4,為了世界頂級拉力賽而生的車。

時間是1980年,奧迪宣布即將在第二年的WRC世界拉力錦標賽場上投入兩臺帶有Quattro全時四驅(qū)系統(tǒng)的新賽車。

這個決定對于當時還在用兩輪驅(qū)動的WRC賽車來說無疑是革命性的,于是英國利蘭旗下的奧斯汀羅孚集團(ARG)也隨即決定研發(fā)新的WRC賽車來應戰(zhàn)。

由于ARG是威廉姆斯F1車隊的金主爸爸,所以他們直接把威廉姆斯搞來協(xié)助打造新拉力賽車。威廉姆斯在ARG提供的車型中選擇了名爵Metro為基礎車型,并以此提出了一個名為“超高性能分支(VHPD)”的概念:一款小巧、靈活、擁有四驅(qū)系統(tǒng)和中置引擎的賽車。

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合適的引擎。他們找來找去最后覺得羅孚P6轎車的3.5升V8引擎還不錯。但這大V8塞不進那么小個名爵Metro怎么辦?還能怎么辦?直接砍掉倆缸,變成2.5升V6不就好了?沒開玩笑,就是這么做的!

由于當時渦輪增壓技術(shù)并不成熟,又有遲滯又容易過熱,ARG和威廉姆斯一致認為與其跟風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不如老老實實搞自然吸氣引擎靠譜些,于是這款V6引擎并未搭載渦輪增壓系統(tǒng),所以馬力僅有區(qū)區(qū)250匹……值得一提的是這個V6引擎的設計后來被Tom Walkinshaw Racing車隊買下,在加了兩顆渦輪后被用在了量產(chǎn)版的捷豹XJ220里!

1983年,名爵Metro 6R4誕生了!

6代表六缸引擎,R代表后置引擎(其實算是中置),4代表四驅(qū)系統(tǒng)。6R4進行了大量測試,并在第二年以一個致敬Mini車型的紅車配白頂?shù)呐渖搅料唷?/p>

這款車在亮相后很快便被投入到了英國本地的拉力賽事中。雖然馬力不太夠,但憑借著四驅(qū)和中置引擎的優(yōu)勢6R4拿下了8個分站的最快時間,共建立了3分多鐘的優(yōu)勢!不過很可惜后來6R4的發(fā)電機壞了,只能遺憾退賽。

雖然退賽,但6R4起碼證明了自己有兩把刷子。ARG和威廉姆斯后來又改進了6R4的空力套件,并把原本那個湊合用的V6引擎換成了由Cosworth考斯沃斯打造的全新380/410匹馬力六缸四閥門“V64V”引擎。

為了順利通過1985年WRC賽事的審核,ARG在量產(chǎn)街車的規(guī)則上鉆了點空子,同時他們還到處去挖有實力的人員來組建團隊。這下新賽車、比賽資格、優(yōu)秀團隊都齊了,ARG可謂是萬事俱備!

1985年,6R4在WRC的Lombard RAC站上初次亮相國際舞臺便憑借著強勁的實力在首戰(zhàn)拿下了第三的好成績。

什么?你問為什么這么牛只拿第三?因為第一二是藍旗亞Delta S4……

這第三名其實也是6R4在WRC上最好的成績了,因為6R4從研發(fā)到投入花了四年多時間,而這期間外面世界的渦輪增壓技術(shù)已經(jīng)飛鴻騰達。WRC賽場上全是玩渦輪增壓的,藍旗亞甚至做到了渦輪和機械增壓不要臉地雙管齊下,6R4你個自然吸氣還玩?zhèn)€錘哦?

在后面WRC的賽事中6R4的短板愈發(fā)明顯,不光要面對動力不足,還要預防各種可能突發(fā)的機械故障,因此車手只敢發(fā)揮出賽車的八成實力…再后來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B組拉力沒了……


來看看風火輪做的這個名爵Metro 6R4。風火輪這番茄炒蛋配色是有實車參照的,實車是法國車手Didier Auriol在1986年法國拉力錦標賽上駕駛的冠軍車。

題外話,這車手最開始是開救護車的,估計是救護車滿級了就來開拉力了。說實話我覺得這模具還行,但這配色我不太喜歡,涂裝跟實車差的也比較多所以看著比較簡單……還是期待以后的刷色吧。
對了,傳奇拉力車手Colin McRae科林麥克雷也有臺MG 6R4

不知道風火輪以后會不會跟著那個WRC第三的涂裝一起搞呢?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wǎng)絡
**原文來自我自己的微博 pupu炮炮炮炮,就是貼吧和微博的那個炮姐。想搶先看更多內(nèi)容的話可以去我的微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