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無歲月,嶺上多白云

山上有個林場(護(hù)林),有一對年過半百的老夫妻住在里面。偶爾上山祭拜或玩耍的時候,會到林場歇息一會。有時一坐半個鐘頭,都不舍的離去。
林場的小屋不是茅草搭建的,是磚瓦砌成的,黛色的瓦,灰墨色的墻壁。外面種了一些花草,蜂蝶飛來飛去,蜜蜂還發(fā)出"嗡嗡"的響聲。山上蟲鳥眾多,林里的鳥兒叫聲不斷,歡快,清脆;蟲子的聲音,似乎有催眠的作用,慵懶。
小屋周圍栽了數(shù)株翠竹,是供人觀賞的那一類竹子,清瘦、筆直,高過小屋。竹子附近有一口井,井口常年蓋著,他們吃的是自來水。這對老夫妻也不忘養(yǎng)了兩條狗,一條灰色的,一條是黑色的。每次一靠近小屋,狗就沖著我叫,叫了幾聲就不叫了,似乎不忘我來過。
屋后有一小塊菜地,種滿了季節(jié)菜。菜地后方就是段段農(nóng)田。老夫妻倆日子很清閑,經(jīng)常坐在外面的板凳上,然后等待著時間過去,開始準(zhǔn)備簡單的飯菜。每次我們坐在一起,聊會兒。
有一次,不知道說起什么,她問我今天是什么日子,幾號了。我突然想到一句詩:"山中無歲月,嶺上多白云。"這不就是嗎?這山中歲月,時時聞雀鳥,段段有農(nóng)田。莫道清歡少,桃源醉眼前。真不假。
小屋一邊是一條小路,曲折深長,沿著小路,走十米左右,就是茂密的竹林。我常望著竹林,幽魂似的,找不到回去的路。思緒萬千,或者什么亦不多想,閉上眼睛待一會就回去。每次看竹,都不禁為竹的溫潤清新,竹的虛心自持,竹的清瘦神韻而歡喜。(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倘佯在竹林中,不時有清風(fēng)拂過,似乎風(fēng)總是眷戀著翠竹,和它琴瑟和鳴,共享世外桃源。那"沙沙的、娑娑的"細(xì)語,帶著清空自在、淡遠(yuǎn)出塵。竹與風(fēng),沒有琴弦的合唱,淡如水的知己。風(fēng)也有離開的時候,只見竹還在原處。由竹不禁想到竹林七賢、陶淵明、王維、孟浩然、蘇軾等些人,竹是他們,他們也就是竹,人竹不分?;貋頃r,又聽到記憶中的清音。
青青翠竹,離紅塵很近,當(dāng)你遠(yuǎn)離,它依舊生長在苔蘚闌珊的角落;離紅塵很遠(yuǎn),當(dāng)你走進(jìn),它已消失在如流的人群中。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3612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