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男孩馬鵬的訴說14
作者:馬鵬
七,守護小水渠的好心阿爺去世了,全村人都悲傷地為他送行
天色漸漸地暗了下來,紅彤彤的太陽也從圓變成半圓在變成月牙狀,最后消失在了山小青山的背后。遺留的殘光,落在樹葉上,落在小青山的高處上,像被誰涂了一層金黃色一樣,煞是好看。
隨著時間的推移,光線漸漸消失,白天殘留的溫度也在慢慢消退。我站在田埂上看著抽水機把河里的水,一點一點地抽到裂開的稻田里,讓那一道道深深淺淺的傷口慢慢合上,我心里面有說不出的高興,比在學校考數(shù)學卷子拿了高分還要開心。天黑了,走動才發(fā)現(xiàn)水流進了我的鞋子里。把腳抬起來,鞋面濕漉漉的。原來,長在田埂上的青草起露珠了,稻子也濕濕的。
阿爸,又把一根煙抽完,下到田里四處走動查看了一下,對我說,小鵬去把塑料水管折整齊,天黑可以回家了。阿爸許是看到田里的水都滿了,所以才這么說。隨后又看到了阿爸臉沉沉地,憂心忡忡。阿爸似乎在自言自語“哎,田干得太過了,抽了這么多水有什么用呢?還不是到最后顆粒無收”。
從小青山走到家已經(jīng)接近晚上9點鐘了,吃完飯,坐在屋外散熱。忽然一陣刺耳的鞭炮從村腳傳來,阿弟問:“這么晚了,是哪家放的鞭炮?”阿媽朝著煙霧升起的方向瞧了下,說:“好像是從阿爺家那邊來的,發(fā)生什么事情了呢?”阿媽試圖揣測著。(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不一會兒,通向我家門口的泥路上狗叫聲一片混亂,看著狗這陣勢,肯定有人來我家了。阿媽便下去攔了狗,不讓它亂咬人。
“是阿媽呀,小鵬的阿爸在嗎?”問我阿爸在家不在家的正是阿爺?shù)男鹤?,跟以往不一樣的一點便是他的頭上戴了一頂用白色紙做的帽子,還寄了一條白色的腰帶?!拔壹覄偝酝晖盹?,小鵬的阿爸還在家坐著呢,到家里喝口水在走吧?!卑屨f?!安涣?,我還很忙,我就跟你們說吧,阿爺不在了,可能需要你們晚上下去幫忙。”阿媽看了他的穿著打扮,再加上剛才的鞭炮,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便沒有挽留。
我們布依族只要人過世了,都會先放鞭炮,然后頭戴白色帽子,寄上白色腰帶,然后親自到親戚好友家里拜訪告知這不幸消息,大家便都知道了。
過世的阿爺,在我們古寨最受人尊敬的。阿爺受人尊敬不是因為什么博識威嚴,因為阿爺連小學都沒有畢業(yè)。而是因為阿爺對生活的心態(tài),不管阿爺家境怎么貧窮,一生都行的正坐得直,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對得起人家,而且勤勞,對生活始終抱有一種感恩的心態(tài),哪家出了什么事情,阿爺都會第一個過去,而且不談報酬。
阿爺還是古寨里小水渠的守護人,因為小水渠的邊上全程都是用泥土建成的。小水渠里的水常年流動,邊上的泥土浸泡多了,肯定會有漏水的地方。還有人家放牛時,牛走進里面也會把小水渠摧殘一番,那些淘氣的孩子可能也會破壞掉。再說下暴雨的時候,也會把小水渠給堵住了。如果這些事情發(fā)生在農(nóng)忙的時候,就不好辦了。因此,古寨便提議出了一個守護小水渠的人。由于阿爺不管做什么都很熱心,他便是不二人選了。
守護水渠性質(zhì)其實是接近于無償?shù)?,因為要到年底,古寨里的人家每家給了他10斤糧食作為一年辛苦的補償。古寨由于人少,收入便也不多。如果換做其他人,可能早就撒手不管了,可他卻做得很認真。不管是農(nóng)忙季節(jié)還是農(nóng)閑季節(jié),他都是早上5點半起床,就開始巡視小水渠。由于小水渠路程較遠,從古寨里的這頭到水頭,大約要走3個小時左右才到。因此,阿爺去巡視的時候,都會背著籮筐同去,回來的時候到了中午11點,背上還有一籮筐滿滿的草。下午還要再去一次,都會看到阿爺拿著一根繩子,回來的時候又是一捆重重的木柴。
阿爺每天兩次巡視,一直干了20年,直到前年得了風濕病才卸職不干,因為干不動了。阿爺?shù)玫倪@個病,或許是跟他守護小水渠有一定的關(guān)系,早出晚歸,風雨無阻。小爺?shù)膬鹤右恢狈磳Π斒刈o水溝這事,認為沒報酬也就罷了還攤上了這么一個病??砂攨s不這么認為,他覺得這小水渠是古寨人的生命之源,沒有了水,古寨前面的那一大片稻田可咋辦。他覺得人活著就是要做一些有價值的事情,而古寨人的生命便是這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東西,就算死了也無悔。
所以大家都對阿爺很敬重,去年阿爺生病的時候,古寨人還為他捐款了??墒钦永锏娜思掖蠖喽际秦毟F人家,籌集下來的錢,都不夠阿爺住院花費一天。阿爺也深知自家的情況,到縣醫(yī)院治療了兩天,便沒有再去治療了。他也覺得,一生做了這么多的事情,也真的實現(xiàn)了自己諾言,死得無憾無悔。
我跟阿爸到阿爺家的時候,他們家才開始布置靈堂,就是在正對大門掛一張《地葬王》圖,圖下面是供桌,上面擺放死者的牌位、香、木魚、海螺、皮鼓、鈴、冥紙、一本《佛門開壇科》、令牌等。
舉行喪葬儀式的時候,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報喪。人死以后,燃放鞭炮,一來表示送其上天,二來告知寨鄰族人,家中老人已過世。兒子會拿一張孝帕、一瓶酒、一根龍竹杖到舅母家報喪,娘家人就會帶上三張紙錢和三柱香來見自己親人的最后一眼(其實是來看死者身體有無傷痕,怕受虐待),經(jīng)過外家檢查好后,便把尸體裝到棺材里。
把尸體裝進棺材之前要洗尸,用舊衣服蘸艾葉水,由上到下擦,不能反復,也不能逆向擦。梳理頭發(fā)時先用頭包青藍色帕,換上老衣3到7件。入棺前用一只雞來掃棺,完后女婿要來爭這只雞,誰得到這只雞誰就是主祭人。
所有事情都準備好了以后,便開始請布摩來為死者舉行開路儀式,為死者超度。因為我們民族有濃厚的鬼魂崇拜信仰,覺得只有給亡者舉行隆重的超度儀式,生者才能收到保護,有糧食吃,有錢花,死者也才能回到祖宗居住的地方。
祭奠的時候先請先生看期程,算上山吉日,做道場三天超度。第一天是開路,要擺放靈牌、香、蠟燭、糯米飯等。還要一張桌子一半放在屋外,一半放在屋內(nèi),這樣就是人死離開人世,由師傅來唱《開方科》給死者開路。第二天是破地獄讓死者能夠在陰間更好的生活,師傅要做的就是招亡、獻飯。第三天要念經(jīng)拜懺,就是讓兩個小孩子在棺材前祭拜,讓死者超度消災,知道如何生存。從晚上10點鐘開始到第二天凌晨是繞棺裝糧。由師父邊擊鼓邊誦經(jīng)走在最前面,然后是持鑼、銅絞的師父,孝子孝孫持靈位拄著孝棍跟在后面,繞著棺材逆時針一圈一圈的走,孝子及女婿則馱著一袋谷子(谷子象征死者)。
三天后出殯安葬。首先要先召集送靈的人到喪家來坐席,舉行送別儀式。靈前要安放一張八仙桌,鋪上竹枝葉,放上糯米飯,干魚,雞等祭品。然后祭師來致詞,大意是:“亡人你已經(jīng)在家十天半月了,今天鄰里族人來與你送別,你要高高興興地走,不要牽掛家人,不要牽掛后代,今天你要跟隨族中的祖宗到極樂世界里去”等等。然后開始掃煞,用筷子、粑棒、柴刀、香、紙、碗、酒等來驅(qū)除邪惡。讓后人安寧,亡者安全到達目的。出葬時,四人抬棺材,并用白布和繩子拴在靈柩前沿,作為拉繩。幫忙的人排隊拉繩往前走,遇到上坡靠拉繩的人才能上去。靈柩上蓋紅氈子、站龍雞。遇到路窄,上坡需要換人抬的時候孝子要跪地迎候。女兒,媳婦要跟隨靈柩啼哭到墓地。過程中要打鼓,吹嗩吶。全村的年輕婦女要穿布依族服裝,走在靈柩前面指引路。
阿爺出葬那天,全村人都來了。打鼓聲,吹嗩吶聲,哭聲合成一曲歡送歌,阿爺為人如此,相信所在之處不會像人間這樣的清苦,相信他的享福才開始吧.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36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