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干部“挑刺”應(yīng)成為常態(tài)
暗訪“挑刺”的創(chuàng)意來自丹棱縣委書記鐘維欽的思考。他找來縣紀委書記駱仕明“會商”。經(jīng)過一番“頭腦”風(fēng)暴,鐘維欽開出處方:以問題導(dǎo)向為原則,請群眾模擬辦事,給干部“挑刺”,并在全縣范圍公布于眾,從而倒逼干部主動作為、積極作為。(《網(wǎng)易新聞》5月19日)
四川丹棱縣“秘密”選聘“挑刺工”,模擬群眾辦事,向干部“挑刺”是為了解決群眾辦事“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問題,也是對深入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反“四風(fēng)”運動的有力探索,在解決干部對于群眾態(tài)度傲慢、工作拖延等作風(fēng)問題上是行之有效的?!疤舸坦ぁ毙袆佑欣诘贡聘刹恐鲃幼鳛椤⒎e極作為,讓干部切實為群眾辦好事、做實事、解難事,有利于緩解干群矛盾,拉近干群關(guān)系。
然而,丹棱縣此種“挑刺”行動卻難以全面、長期對干部形成監(jiān)督。像縣委委員這樣的“挑刺工”當(dāng)然可以讓基層干部聞風(fēng)喪膽,但這樣的“挑刺”工不但少,而且很多干部都認識,容易讓“挑刺”流于形式。要想讓“挑刺”真正落到實處,切實轉(zhuǎn)變干部作風(fēng),還需要讓“挑刺”行動成為一種常態(tài)。
讓“挑刺”成為一種常態(tài),從根本上解決干部作風(fēng)不良問題,首先必須擴大“挑刺工”的范圍。要把這種“挑刺”技能通過各種載體,宣傳給普通群眾,讓群眾都意識到自己可以作為“挑刺工”,向干部“挑刺”。這樣,干部面對每一位來辦事的群眾都是“挑刺工”時,便能真正讓他們從“官本位”回歸“民本位”。其次,還得從制度上給予保障,建立獎懲制度。要重視群眾“挑刺工”提出的問題,甚至可以對屬實的“挑刺”行為進行獎勵,同時,還要對被“挑刺”的干部進行嚴厲處分,讓“刺頭”干部如履薄冰,從而真正為民務(wù)實。
只有讓這種“挑刺”都成為群眾的一種常態(tài),干部才能全面轉(zhuǎn)變作風(fēng),從根本上解決“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這才是“挑刺工”取得真正效果的體現(xiàn)。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365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