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玉米
她搓來喂豬,我搓來喂雞。雞在籬墻里,餓得唱歌;公雞也不甘其下,它的叫聲應(yīng)得更遠(yuǎn),整個山區(qū)里都能聽得見。只要不翻過任何一堵更高的山巒。
陽光暖暖地曬著脊背,長時間下來,感到背心里一股熱氣在翻涌,汗水依著額頭留下來。
在這樣寒冷的冬日里,很少能有汗水從身體里冒出來,見證勞碌人兒的成果。今天例外,沒有刻意出去跑步,就已明顯感到汗水濕了額頭,和背心里的衣服。
一個上午下來,忙碌了一個上午,只覺腰酸背痛,十分疲憊。
不知道跟我一同忙碌的母親,會不會有同樣的感受。她的額頭沒有流汗,她的嘴里也沒有喘著粗氣。她只說一句,這點累算什么;這點累不算什么,忙完這樣的活,還有更多的活等著她去完成。(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她的年紀(jì)比我大得不少,身體也瘦了許多。但與她較比起來,我還是有所不及,雖然我年輕,雖然我還有健碩的身體!
五十斤玉米粒在她的手上,從玉米棒上滾落了下來,差不多快盛滿了一個不算小的簸箕;而我,最終搓下來的一起結(jié)算,還不到十斤。
母親做事總是干凈利落,絕不拖拖拉拉,六分重的活,使出十分的力氣。時間,在她的手里算下來,一天能做不少的事情。
玉米,有好的,就有壞的。因為雞群比較挑食,喂食它們,不能摻雜任何一點腐爛的物質(zhì)。雞蛋也很值錢,母親說,有好的,就給它們最好的。
豬群就比雞群好養(yǎng)活,它們饑餓了,只要是食物都吃。不挑食,往往是最壞的食物,在它們的嘴里吃得津津有味;主人看著也高興,很是欣慰、滿足。
玉米粒結(jié)在棒子上,有的松弛,有的緊密。
今年的收成好,多數(shù)都是緊密的,因此,脫粒起來有些費勁。
母親總有她的辦法,拿一個膠鞋穿在板凳的一只腳上,在上面搓。因為摩擦的力,粒子一顆一顆地被脫落了下來,那聲音,沙沙沙,像極了下雨。
她的方法確實省勁,也快很多。我還剩最后一個的時候,她的已全部脫粒完成。這時,她會說一句笑話:你看我這么多都搓完了,你就那么點都還沒搓完。照你這樣,什么其它的活兒也得拋下了!
她說得確實,我也跟著她一起笑。我承認(rèn),對于生活這回事,我需要磨煉與經(jīng)歷的,確實還有很多很多。
這一刻間,母親讓我懂得。
在我的手里,玉米粒好像總是在和我的手指作對;每一粒,我都需要費點力才能將它們拔下來。時間久了,手指與手掌也會感覺灼痛。
有時力用大了,手指還會泡皮,感覺很痛。我這雙手,與母親粗糙的手比起來,真的稚嫩好多。
完成了脫粒的功夫,掉到地上的還要撿起來;一粒也不能浪費。在這個時候,我想起了唐詩里的那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p>
一粒粒玉米的飽滿,是無數(shù)個日子勞碌的結(jié)晶。它們像母親的孩子,為了存活的我,在父母身邊,消受了多少來自耕耘間殷勤的血液;又吸干了父母手中的多少根脈搏。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3719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