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南奇巖(散文)——道州月巖游記

帶著回憶,我又一次來到了永州八景之一的旅游好去處——道州月巖,徐霞客稱其是“永南巖目殿景,道州月巖第一。”
從道州縣城驅(qū)車約20公里,經(jīng)過理學鼻祖周敦頤故鄉(xiāng)后不遠,便可看見都龐嶺下一輪若隱若現(xiàn)的“上弦月兒”懸掛在空中。時值春天,一片柔柔的嫩綠象一條綠色的帶子緩緩延伸,消失在薄霧紜繞的崇山之中。隨著距離的越來越近,呈現(xiàn)眼簾的月巖和整個山嶺的輪廓也漸漸清晰起來,上弦月也越變越大,上弦月嵌在險峻的懸崖之中,四周一叢叢綠意暈染開去,,偶爾也會點綴或幾許粉紅或點點淡黃或星星淡紫,習習春風吹過,誘人的清香沁人心脾,讓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月巖風景秀麗,傳說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先生徒步一游月巖后,竟酒未沾唇,飯未下咽,就在月巖中撇下拐杖,解衣脫帽,草鞋當枕頭,仰面而睡。巖前是一大片的農(nóng)田,泛著一片片綠色,風吹過,一陣陣綠色有波濤蕩過心田。有一條小溪緩緩潺流,叮咚叮咚動人心弦。溪水清能見底,紅紅的小蝦不時從圓潤的鵝卵石縫隙探出頭來,不知名的小魚偶爾“梭”地穿過水面,溪水便一下生動起來,水草擺動著柔柔的身子,溪邊有一些楊柳和不知名的灌木泛著翠綠,柳枝像山里水靈的妹子婀娜多姿。一座小橋跨過溪流,一條鵝卵石和水泥鋪的小道彎彎曲曲曲曲彎彎緩緩延伸至巖前。小橋上站著一個八九歲的小男孩,臉蛋紅樸樸的,質(zhì)樸的大眼一閃一閃地盯著游人,身邊一只竹籃堆放著雞蛋。同去的朋友問,雞蛋多少錢一個,小男孩有些羞澀地說,1.5元一個。朋友說,這么貴呀,小男孩有些發(fā)急了,說,這是土雞蛋,好補的。我們便笑了起來,又有朋友說,全要能不能便宜一些,小孩說,不能。又有朋友對小孩說,你爸爸叫你最低價賣多少一個,小男孩抓抓腦說,沒告訴,就是這價。大家便又笑了起來!朋友阿珍說,我全要了,那等我看完回來才買,你給我留著行不行?小男孩說,行!
月巖奇在一嶺三洞,洞中三月同時呈現(xiàn),因東西洞貫穿,其又稱穿巖。走近巖前,呈現(xiàn)眼簾的是一個穿透山體的大洞口,到達洞口的石階有二十多級,從下看,洞口像古代的城門,厚厚的巖壁極象古代的森嚴的城闕。拾級而上,站立洞口仿若身處城門之上,眼前視野開闊,山下的秀麗的田野風光一覽無遺,不遠處的月巖村,錯落有致的房屋掩映在一片花樹叢中,顯得古樸而恬靜。
移步入洞,仿如置身于恢宏大氣、富麗堂皇的天庭之中,中間是一個空闊的大廳,巖壁怪石嶙峋,千姿百態(tài),各種溶洞造型唯妙唯肖,飛禽走獸,應有盡有。南面有仙人床、仙人靴、石幔,北面是仙人田、以及各種造型奇特的石筍。鼻祖周敦頤曾在這里求學,靜心,悟道。年少的他帶來鋪蓋,在月巖內(nèi)半山腰僅能容身的小石洞里,壘一張石床,命名為“拙榻”。帶來的書籍,堆積在拙榻石洞前有個小坪,他白天在坪里讀書,借助天地之清氣,含英咀華,晚上觀察日月星晨等天象,感悟四季的輪回,感悟白天和黑夜的替換,感悟晴天陰天下雨下雪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形成《太極圖說》的初步理論。
繼續(xù)前行約二十步,頭頂上方豁然洞開,眼前一片光明,抬頭,天藍藍的,云緩緩飄著,陽光從頭頂?shù)膱A形蒼穹曖曖漂灑而下,原來里面是中空的,隨著位置的移動,我才明白了一點點為什么說周敦頤的《太極圖說》與月巖有關。我仿佛看到了一千多年前,一個少年晚上在這里緩緩走著,月光皎白,靜靜的漂灑,少年不停地移動、停下,忽而低頭靜思,忽而抬頭望月,洞內(nèi)呈現(xiàn)有三個美極的月亮,向東看一上弦月。向西看是一輪下弦月,上弦與下弦結合成一輪滿月。站在正中靜止仰望,是一輪皎白的滿月,隨著腳步的移動,正中的月亮會變化出“上弦、滿月、下弦”。弦弦成滿,滿中生弦,那滿月不正是無窮無盡、無止無休的“道”嗎?不正是《太極圖說》所說的: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洞中雜木叢生,滿壁上灌木倒懸,千姿百態(tài),野草蕃盛,郁郁蔥蔥,洞中有一小樹,往東看,仿如月亮上那棵桂花樹的枝丫,洞中奇石奇景眾多,中有一平坦方圓約丈許石上,極目眺望,穿過東洞口,月巖村就象月亮上的一個寧靜美極了的小山村,令人心生向往。站在上面照相,做出相應動作,可拍出抱月、捧月等動人場景,披上粉紅紗巾,伸開雙臂,咔嚓一聲,一張嫦娥奔月的相片便會給你無數(shù)的遐想。
洞中北面石刻眾多,宋明清及近代眾多文人騷客留有手跡,摩崖石刻58方,比較重要的有淳熙、景定,明代正德、嘉靖、萬歷等年代所刻。巖上有小穴,相會為周敦頤講書處。故題刻內(nèi)容多為“渾涵造化”、“道在其中”、“理學淵源”、“鴻蒙一竅”等。書體則有隸、楷、草等,題刻者多為地方名流。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北上反清,在道州也曾來興游玩月巖,領略一洞三月的美景時,他欣然寫下一首壯麗雄偉的詩歌“十萬雄兵下道州,征途得意月巖游。云橫石陣排車馬,氣壯山河貫斗牛。烽火連天燃落霞,日月縱橫昭金甌。天生好景觀不盡,余興他年再來游?!?/p>
拾極而上再移步向下,從西洞往西邊看,一幅秀美的山水畫映入眼簾,一座聳立翠綠的山岱,山岱下有一個秀美的小山村,炊煙裊裊,一條小溪彎彎曲曲,像一條練帶飄落在田野中,溪邊是成排的楊柳,遠方,霧靄繚繞,如夢如幻。不遠處散落一塊塊草坪,嫩嫩的青草,一頭黃牛悠閑地擺著尾巴,還有幾只白色的山羊,偶爾會“咩咩”幾聲,有一群少男少女正在踏青,不時響起少女們甜美的歌聲,天空不時有小鳥飛過,斑鳩的“咕咕”叫聲讓人分不清是人間還是仙境!
走出洞口時下起了淅淅小雨,五顏六色的傘讓月巖更顯秀麗。快走到小橋時,看到一個瘦小的身影站在那里,阿珍急沖沖走了過去,我們才想起原來她要小男孩等她來拿雞蛋的。走近一看,小男孩身上濕透了。阿珍問他為什么不去躲雨,小男孩說怕她回時找不到。我問他有不有其他人想買,他說有,但已答應賣給阿珍了,所以不能再賣給別人了。阿珍有些憐愛地摸了摸孩子的頭,按一個雞蛋2元給小男孩,小男孩說不能多收,否則,父母會罵他的,將多余的錢給了阿珍,拿上竹籃飛快地跑走了
望著小男孩的背景,回頭再看看仙子般的月巖,我想周敦頤從這里走出去成為理學鼻祖絕對不是偶然的!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3844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