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伴隨著新中國的腳步

2016-07-04 09:00 作者:李映泉  | 15條評論 相關文章 | 我要投稿

伴隨著新中國的腳步

李映泉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在十.一國慶節(jié)即將到來之際,作為一個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一直沐浴著共產黨的陽光露的貧民后代,回顧自己走過的四十余年道路,心中真是充滿感激,時常涌動著無盡的思念回憶。我為曾經生活在毛澤東時代而倍感榮幸與自豪,為趕上改革開放這么好的政策而由衷的高興。

一、童年印記

我出生在學習雷鋒好榜樣的六十年代。從三歲起,文化大革命就開始了。那時最初的印象是,紅旗翻卷,歌聲如潮,對我們這些兒童來說,真是充滿了歡樂、幸福。大概是初吧,一次,我和一幫孩子正在農業(yè)社麥場上玩耍。突然場上來了一大群不認識的人,他們身著綠軍裝,佩戴紅領巾或袖章,手持紅纓槍(我們俗稱瞄桿子)。我正遲疑間,他們很快就排列成整齊的隊形表演起節(jié)目來。我好奇極了!長大才知道那是故鄉(xiāng)高年級學生來我社巡回串聯演出。

1970年前后,公社來了野營拉練的解放軍叔叔,一眼望去,全是草綠色的軍裝,大皮鞋,絨暖帽,個個精神抖擻地給老鄉(xiāng)掃院子,挑水,或出出進進地不知干什么。我高興地跟上大人到十幾里外的地方,還觀看了他們的演出?,F在想來,當時正是中蘇關系緊張時期,全軍正在備戰(zhàn)呢。(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不久我上學了。記得小時候那書念得相當輕松,當然現在看來,從小學以至于初中出來,也沒有學到多少東西。原因是學校當時開設課程比較簡單,而且也未怎么認真學,升學競爭觀念也不怎么強。然而開展文藝活動以及勞動等社會實踐的分量卻很重。記得學校經常組織各種活動,而我每每參加。最初是和大人一樣,人手一本小紅皮子毛主席語錄,參加集會,并每天要求學習一段。后來還和一些同學參加學校舉辦的五.一、十.一??佬g圖案、字體的布置,我經常寫厚墩墩美術字。上初中后還抽時間參加學校文娛活動,跟另兩位老師一起登臺進行胡琴伴奏,同學們唱歌表演,我拉的是二胡。除了在學校進行表演,我們也巡回各社隊演出,受到社員們好評。

還有就是那時不知什么原因,老是感到饑餓?,F在當然明白那時我國食品還不豐富,還是一個生活用品比較短缺的年代,加之新中國成立時間不長,還面臨著各種壓力,正在逐步改善人民生活。盡管常常吃不飽,有時還穿不暖,但總感到是快樂、幸福的。我們一大群學生,每天跑著到校,積極參加勞動及演出等各種活動,放學時,又唱著革命歌曲回家,渾身充滿了精氣神,很是令人流連?。?/p>

現在回想起來,那時的教育體制雖有所不足,但確實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并且很重視從各方面實踐鍛煉學生,也有許多可取之處或值得肯定的地方。首先是在孩童時代,學生們充滿了快樂,健康成長,沒有現在這么多的期望、壓力、壓抑或負擔。

二、有趣的小人書

我自幼喜歡看書或翻書,然而那時可讀的書籍卻很少。在家里,我翻遍了父親曾讀過的一些書,也是亂翻一通,一無所知,搞不懂上面說的啥。上學后,只要有機會每到一地,總要看看有無書店,有無可看的書,尤其是對小人書(即連環(huán)畫),我情有獨鐘。那時一本最貴的小人書,也就一、二毛錢,便宜一點的只有五分錢,所以凡是我喜歡看的,且手頭有一點錢,定要買上。

好像是1975年吧,我省吃儉用,在故鄉(xiāng)中川中學第一次買到了根據浩然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連環(huán)畫本《艷陽天》,便如饑似渴地閱讀起來。接著在另一次,我巧乘一輛大卡車去了趟會寧縣城,逛到新華書店,買到了反映朝鮮故事的電影畫本《火車司機的兒子》。正在津津有味地閱讀的時候,突然聽到“四人幫”粉碎的消息,我不太懂,只是感到好奇、興奮,跑到北關一看,縣城體育場正組織游行活動,紅旗招展,鑼鼓喧天,游行隊伍人手一面紅、綠、黃三色小彩旗。我也不管認識與否,興致勃勃地奔過去,還鉆到他們之中走了走呢!那年也就十一、二歲吧。

當時我記得除了以上所說的那幾本書外,在此前后又買了《小兵張嘎》、《水滸故事》、《安哥拉小英雄》、《洪湖赤衛(wèi)隊》、《閃閃的紅星》等。那時表姐家有很多小人書,我借讀或到她家直接閱讀了不少,如:《一塊銀元》、《上甘嶺》、《激戰(zhàn)無名川》、《收租院》、《草原英雄小姐妹》、《列寧在十月》、《瓦爾特保衛(wèi)薩拉熱窩》以及革命樣板戲《紅燈記》、《奇襲白虎團》、《白毛女》、《杜鵑山》等等。一次,我在舅舅家還搜到一本木偶連環(huán)畫《小八路》,看完后仍不釋手,便拿回了家。還有一次,我在一同學中見到樣板戲《智取威虎山》畫本,因沒錢買,竟忍饑挨餓,用早餐的一點雜面饃饃換回這本書。

可惜,后來我上了初中,這些書慢慢都不見了,甚至連一本也沒留下?,F在我處收藏著為數不多的幾本連環(huán)畫,包括文革時期的全套《艷陽天》(三本),《小兵張嘎》一本,《鐵道游擊隊》、《燕子李三》散本各幾本,及樣板戲《紅燈記》一本,均為原版,七成新。另有一套盜版或復制的《三國演義》全本六十冊。這些都是我多年來出差路過時,在幾處地方偶然收集到的,如《艷陽天》畫本,在三處地方,花幾年時間,才收集全,畫像極具品位,很生動傳神,自覺十分珍貴!

這些小人書或連環(huán)畫,反映著特定的時代、歷史,極能鼓舞人的斗志;反映的英雄人物,革命故事,極具感染力,為我?guī)砟蟮木裣硎堋?/p>

除了連環(huán)畫外,當年還有小學課本中見到的插圖,如:抱沖鋒槍的雷鋒叔叔;“生命不息,戰(zhàn)斗不止”的珍寶島戰(zhàn)斗英雄;以及劉胡蘭、董存瑞、王杰、邱少云、黃繼光、劉英俊、羅盛教、麥賢德、歐陽海、邢燕子等等,這些英雄人物給我的童年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的事跡、形象,一直在我心靈深處閃耀,成為此生揮之不去的記憶。

八十年代后,可能由于畫家花費精力大,成本高,得不償失,連環(huán)畫遂銷聲匿跡,逐漸退出市場,而各種各類的文學刊物、雜志,卻鋪天蓋地而來。“四人幫”垮臺以后,我國文學藝術上出現了少有的繁榮之象。但我認為,連環(huán)畫創(chuàng)作,恰恰是我們這個民族不可多得的精品,是普遍繁榮的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之下的一個很大的缺憾!畫家為何不多留下些傳世之作,僅憑一己之私利,就停畫了呢?看著后來出的一些盜版,圖像模糊,字跡難辨,好好的畫本,成了絕版,現在竟叫一些不法商販糟蹋了,真使人痛心??!

三、改革開放的記憶

1976年9月毛主席逝世以后,我記得形勢變化很快,首先覺得批判運動、大字報、文藝活動之類的事情少了,而學大寨運動勃然興起,各農業(yè)社掀起了春季興修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熱潮。隨著由兒童到青少年的轉變,我的勞動量大大增加,此前幾年,主要在家里幫大人推磨或干點別的家務活,在農業(yè)社里多是麥收開始后,跟在大人后面拾麥穗。1976年以后,社里忙時,暑假要跟上大人們收割、運輸莊稼,大人拔四壟田,我們少年拔一壟;大人背七、八捆麥子,我們則背一、二捆;冬天還要往地里送糞,大人擔,我們用小背簍背一、二掀。尤其是學大寨那會兒,社員們每天出工大干,一直到臘月三十日才能休息,過完三天春節(jié)又開始了?,F在想來,那時的勞動局面,連我們小孩都覺得乏死了,大人們的辛苦、勞動量可想而知,尤其是母親,我記得家里家外特別忙,從不得閑暇。

1978年夏,我十五歲上即參加全定西地區(qū)大中專招生統(tǒng)一考試,這一年是“文革”結束后恢復高考的第二年,也是我國即將實行改革開放的前,同時也是我第一次參加高考。雖然敗北,但印象深刻,只怨自己在那個年代沒學到多少東西。此后不久,在我復讀時,國家的形勢進一步轉變。當時我記得,似乎華國鋒就要退位,改革開放開始實行。農業(yè)社似乎漸漸松動,有人開始往家里明火執(zhí)仗地拿集體的東西。1979年夏糧下來,故鄉(xiāng)生產隊一分為二為東、西兩個小隊。到1980年春進一步劃分為幾個組;當年秋后,牲畜、農具、土地一律先估算出價格,然后再按勞力大小、等級不同,采取找差價的辦法,最后抓鬮到人、戶。1981年春,農業(yè)社完全解散,完全實行包產到戶經營。1983年中央下發(fā)文件,正式撤銷人民公社,實行鄉(xiāng)村級建制。

這以后,家里更忙了??上В疑狭烁咧?,基本幫不了家里多少忙;除每年的寒、暑假外,也基本不在家中。由于兩個弟弟還小,再加上父親剛從大隊退位回來,基本不熟悉農活等因素,家庭勞務重擔實際上仍落在母親一人身上。我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平時只有以省吃儉用,努力學習的精神來報答父母。只有假期回去,我方能賣力地幫他們干幾十天農活,收割、打碾、送糞等等。

有幾年暑假,為了減輕父母負擔,在弟弟們稍大些后,我主動提出到當地米峽水庫、新添水庫以及定西填防空洞工地,參加極為繁重、辛苦的勞動,掙回幾個錢,來支付上學學費、生活費等。直到現在,我仍把那時的一段艱苦的勞動經歷,視為一生回味無窮的財富。在每遇困難、挫折時,常常以之來比較,反省自己,從而增加我工作、生活的信心和勇氣。

四、城鄉(xiāng)市場的繁榮

我上高中時,農村自由市場正在逐漸活躍起來。記得會寧縣城每隔農歷二、五、八日逢集。屆時,鄉(xiāng)民們從四面八方一起涌來,或挑,或扛,或提,或自行車帶,或架子車拉,或牲畜托著各種農產品上市。起初,農用三輪、四輪車以及摩托車還不多見,以后逐年增多,遍地皆是?;貞浭袌龀蹰_時的情景,那真是熱鬧有趣,各種市聲嘈雜,場面繁雜,游人如潮;各種商品琳瑯滿目;小攤小販們吆喝著生意,此起彼伏;各種說笑聲、汽車喇叭聲不絕于耳。

人們的生活也正在逐漸好起來。絕大多數農民包產到戶當年就能吃飽飯,而且還殺了過年豬。此后逐年,吃、穿、用品等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多,市場上各種商品吸引著人們紛紛上前選購。城里的姑娘們花枝招展,燙長發(fā),高跟鞋,喇叭褲已經穿起來了;鄉(xiāng)下的姑娘也不安落后,紛紛在商店里、櫥窗前,打問穿試鮮艷的服裝。記得在1985年我高中畢業(yè)前后,男士們也穿起了高跟鞋,喇叭褲,成為當時生活的一種時尚。與此同時,城里各種飯館、小吃攤多起來,鄉(xiāng)下人趕集之余,都喜歡吃上一碗風味小吃。

不僅城里的大街小巷到處竄著修修補補的大小商販,村里也來了三三兩兩的貨郎擔子。經濟自由了,有頭腦,會經營的能人們開始慢慢致富了。我念書回家時,時不時能在村口碰見販瓜果、收羊皮、頭發(fā)以及換這換那的人。記得村上幾戶人合開磚瓦窯,生意也很紅火。直到九十年代初,我回家建房時,還拉過他們的磚瓦呢。后來他們中有一小伙子得肺病死了,此生意似乎也就停了,到現在再沒搞過。

回想起來,九十年代后期各地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紛紛涌現,但因技術含量低,產品質量不過關,有許多被城里發(fā)展起來的新技術企業(yè)代替了。這是經過了脫胎換骨的陣痛的。

那時電視還未進農家。但是各種收音機、縫紉機、自行車、電子手表等等的東西已很普遍。我上中專那會兒回家,見村上姚某的女兒從婆家所在地天津買回來一臺十八英寸黑白電視機收看時,全村男女老少皆驚奇地奔入其家觀看,晝夜不散。要知道那是八十年代中期,故鄉(xiāng)人買的第一臺電視機呀!我參加工作給父母買電視時,已到九十年代初期了,村上已有七、八臺了。隨后各種型號的收錄機、磁帶、以及光碟等很快出世。

五、家鄉(xiāng)的大變化

改革開放初期,隨著市場的活躍,建筑業(yè)也紛紛興起,城里面貌每天發(fā)生著變化,這里拆那里建。我身邊的弟兄們在種田之余,也和全國的打工仔們一樣,紛紛瞅準了這個行業(yè),開始走南闖北。如今三十年過去了,他們都很有了出息,過上了好日子。有的買上了車,跑起了短途運輸;有的成了小包工頭,帶著附近一、二十個村民創(chuàng)業(yè);有的跟親戚合伙搞裝潢;有的進礦當了工人;有的帶全家遠走新疆發(fā)展……

現在每回一次故鄉(xiāng),我就感到有一次大變化,不僅家家面目一新,房子翻了又翻,蓋了又蓋,而且一次比一次更豪華、更漂亮。有些富戶都住上了二層小洋樓。一進村,就見小伙子們紛紛騎著摩托車,進進出出地忙著。三輪車、四輪車、鍘草機、脫粒機、碾米機、粉料機等等,以前農村沒有甚至想都不敢想的東西,現在一應俱全了。城里人有的電冰箱、高頻彩電、洗衣機等等農村人也都有了。手機更是村里小伙子們人手一個,隨處走著打著,很是瀟灑,跟城里人沒什么不同。至于吃喝穿戴,不用一提,有的甚至比城里人穿的還好,吃的還好;有好些人家,過年時殺兩頭大肥豬,當年吃不完,還愁下年殺的沒地方放呢。

九十年代中期,在百年不遇的大旱災面前,故鄉(xiāng)人民也和甘肅各地一樣,不畏困難,一道發(fā)明了一二一雨水集流水窖,從根本上解決了吃水問題;后來還緊接著推廣了地膜種植技術,更是提高了干旱條件下的糧食單產、穩(wěn)產。從本世紀初開始,國家對農村實行退耕還林還草政策,每個退耕戶,每年每畝可領到200元的補助。從2005年開始,農村又免除了實行長達二千余年的皇糧國稅,農民不僅不繳公糧,而且每年每畝還拿20元的補貼?,F在還正在推行農村低保、養(yǎng)老保險政策,如此等等的好政策,故鄉(xiāng)人民都享受上了,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以前人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現在都變成了現實。新中國成立六十年,尤其是改革開放三十年,城鄉(xiāng)人民生活的變化是多么的大??!我覺得,農村進步了,才是大進步;農民富裕了,才是全國富裕了;同時覺得農村的進步,農民的富裕,才是最真實,最生動的,也不含任何摻雜使假或者貪污腐敗成分的進步、富裕。

我作為一個伴隨新中國成長的親歷者,見證者,心中充滿了感激,充滿了希望,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有這么好的制度,我相信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舒適,我們的國家會發(fā)展得越來越美好,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開創(chuàng)社會主義事業(yè)正在新一代身上得到繼承和發(fā)揚光大,革命先烈們也該瞑目安息了吧!

謹以此文表達我對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的紀念之誠!

此文原作于2009年8月26日

作者單位: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qū)財政局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277762.cc/subject/3850046/

伴隨著新中國的腳步的評論 (共 15 條)

  • 荷塘月色
  • 歪才(盧鳳山)
  • 詩露花雨
  • 從余東風
  • 淡了紅顏
  • 江南風
  • 紫色的云
  • 木棉
  • 雪靈
    雪靈 推薦閱讀并說 我作為一個伴隨新中國成長的親歷者,見證者........
  • 雨墨

    雨墨希望更多的出生在文化大革命時期的前輩們能夠把文革時期情況通過文章描述出來。網上訛傳的餓死三千多萬人實在可恨,不希望中國的這一代被人蒙蔽了雙眼,失去對共產主義的信仰。

    贊(0)回復
  • 墨妍

    墨妍欣賞!推薦閱讀!

    贊(0)回復
  • 李映泉

    李映泉回復@雨墨:好!

    贊(0)回復
  • 李映泉

    李映泉回復@墨妍:謝謝!

    贊(0)回復
  • 李映泉

    李映泉回復@雨墨:謝謝!

    贊(0)回復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恩平市| 女性| 白银市| 民勤县| 金寨县| 玉山县| 吉安市| 齐齐哈尔市| 龙陵县| 阆中市| 南乐县| 内江市| 新蔡县| 友谊县| 玛纳斯县| 隆林| 肃宁县| 屯门区| 庄浪县| 夏河县| 额敏县| 策勒县| 永胜县| 武夷山市| 新乐市| 海丰县| 苏尼特右旗| 永靖县| 甘德县| 璧山县| 锡林浩特市| 通城县| 富川| 科尔| 康定县| 沙河市| 溧阳市| 开江县| 出国| 元朗区| 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