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高考復習
一九七七年,大約在夏末或者秋初,那時我真正是兩耳不聞天下事的農民,二哥已“社來社去”師范??飘厴I(yè),在大隊的民辦學校當民辦教師,信息比我靈通。一天,二哥告訴我,聽說要恢復高考了,讓我準備準備。說實在的,自從高中畢業(yè)以后,我并沒有看出讀書會有什么好的前景,全然無心再學習。不久,恢復高考的大好消息如一縷春風,在金秋時節(jié)迅即吹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也許是出于高中畢業(yè)的特殊身份吧,我還是決定參加高考并準備復習了。
可是,那樣的高考復習啊,在今天看來,純粹是不可思議的,實在比兒戲還要兒戲!
首先是復習什么?任何資料都沒有,心里一片茫然!無頭無緒中,只能看手中僅有的讀高中時所留下的幾本教材??墒?,語文沒有教材。數學呢?在校學習時都未弄明白,那時在我們村,甚至鄰近的幾個寨子,高中畢業(yè)生就只有我一人,找不到老師指導,沒有同伴可以商量,真正的“獨學而無友”,又能復習出什么好結果?想來想去,只有物理和化學,似乎還有點復習的意義,于是,就開始如此“復習”起來。
當時全生產隊有幾十頭牛,為了節(jié)省勞動力,就集中起來,統(tǒng)一安排,每天由二三人看管,因為那是輕活,不能搞特殊化,大家輪流。輪到我的時候,背了挎包,裝了書和小練習本,一邊看牛,一邊復習,我們年輕小伙,動作輕快靈活,就被派到那高高的山梁上,年老的或者動作稍慢的女性就在山腳有路的地方。我爬到山梁上,隨便找塊石頭一坐,開始復習起來,正在潛心思考的時候,突然一聲呼喊:“有兩頭牛要翻坡去了,快去攔回來!”只得合了書本,一趟草木叢中的奔跑,把快要翻過山坡的牛攔回來,又在那個地方找塊石頭坐下復習,不久又是一聲呼喊,又是一趟奔跑。就這樣,半天下來,要換十來個地方,書卻沒能好好地看上幾頁。
還有一種情況,莊稼收進了集體的倉庫還來不及分下去,那倉庫也只是用竹笆簀圍的,怕有人起歪心,每晚上得安排兩三個男人值守,由年輕人輪流。輪到我的時候,在集體倉庫的竹笆簀樓上,一邊值守,一邊復習,一邊聽同伴吹牛。夜深了,同伴吹累睡了,我可以安靜地復習了,可是,白天一天的農活,又實在太累,書不知看到什么地方,人就酣眠了,天亮醒來,沒有了書,樓上到處找,總找不到。下樓一看,書亂翻著躺在金燦燦的苞谷堆中!
下面這種情況,就是最正規(guī)的復習了。后來二哥從縣城找來了用信箋復寫的資料,記得是十一大的報告,都分解成了一個個的問題和答案,在工余,用功地背著,已是冬天了,夜深人靜的時候,兄弟倆坐在樓上那用稻草鋪成的床上,一個提問,一個回答,交換著檢查,共同得到鞏固。(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可是啊,我的好多復習都白費了。我原先是想考理科的,高考報名的時候,我因為農活忙,沒有親自去,就讓二哥代為我報了。
二哥報名回來一說,簡直讓我哭笑不得:“我給你報文科了?!?/p>
“為什么?”
“我看公社里報理科的人多了,就給你改文科了?!?/p>
哦,我的老天爺,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思維啊!當時全公社參加考試的,不就那么一二十號人嗎?就多了?真是井蛙之見!更何況,他們大多數人報的還只是中專而不是大專呢!
但是,二哥畢竟也是為我好啊,改了就改了吧,反正也沒有時間改回來了,另起爐灶,從頭復習文科吧。好在歷史大事件,還多少記得些,地理也似乎沒有完全忘記。
我就以這樣的復習,十二月十五日前后正式參加當年的高考了!現在回想起來,語文小題目的正式考試內容都不記得了;作文題是“大治之年氣象新”,我仿佛是選擇了參加“農業(yè)學大寨”搞農田基本建設的生活素材,寫了一個“墳堆遍地,刺蓬遮天”的荒山野嶺如何變成“梯田梯地”的現象;補充的參考題是默寫《七律·長征》并解說大致意思,感覺做得還算完整。其他學科考什么,全忘了,但總覺得和后來的這些高考相比,那根本不算考試。然而,那考試的場面哦,也是令人頗有感受的。記得我在做題之余,頭腦一片空白,兩眼望著頭頂上面的樓板,似有所見,又全無所見;一周邊,數十支筆的奮而疾書,把課桌振動得像十數臺縫紉機同時轉動那樣轟響!也讓我為自己考場上的無所作為而深深憂慮!
考完試后,當時在縣師范學校當校長的叔叔問我:“小哥,你考大專還是中專???”我的回答脫口而出:“哼,考那個中專,有什么意思哦!”那回答,根本不知天高地厚,也有著對長輩的不敬。還好,我進入師范院校讀了好久,才聽到父親轉述叔叔和父親說起問我報名高考的事,叔叔說:“這小哥看來還比較有成著,我問他報考大專還是中專,他哼著鼻子回答我,我還以為他不懂事,我小看他了,不錯,不錯。”那語氣,滿是長輩們對我有所成就的欣慰,更是對我人生努力的勉勵和鞭策!
就這樣,我糊里糊涂地成了“文革”以后恢復高考的第一年考入高校學習的人。那場考試,對于今天,雖說根本算不上什么,但在當時,畢竟也是一次選拔啊,而且其所選拔的范圍,是文革以來十多年累積下來的不能通過“推薦”上大學的那些中學畢業(yè)生,八億神州十多年的中學畢業(yè)生啊,也是泱泱大國不可或缺的一代吧,入選者還少而又少。能夠抓住那樣的歷史機遇,進入高校學習,以致完全改變了自己人生的道路,也算是我這一生的榮幸了!
2017年1月6日于貴陽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277762.cc/subject/3899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