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雍正朝紀(jì)事

2017-04-15 22:20 作者:漫卷詩書  | 7條評論 相關(guān)文章 | 我要投稿

雍正朝紀(jì)事

--讀《永憲錄》雜記

《永憲錄》,清代史料筆記,清蕭奭著。書寫成于乾隆十七年,書中內(nèi)容取材于康熙六十一年正月至雍正六年八月朝廷的邸抄、朝報、詔諭、奏折,有一定的真實性。在康熙六十一年到雍正六年的7年間,清廷發(fā)生了許多重大的事件,主要有:雍正繼位,雍正迫害兄弟,年羹堯事件,隆科多事件,汪景祺、查嗣庭文字獄案以及平定青海叛亂等事件。在清朝的雍正、乾隆年間,朝廷對人民的思想、言論的管制,是十分嚴(yán)酷的,人們著書,都是戰(zhàn)戰(zhàn)競競、如履薄冰,所以,盡管雍正生前,人們對其所作所為,充滿了懷疑和不滿,社會上也有許多關(guān)于他的負(fù)面的傳言,但《永憲錄》中,絲毫也沒有對他的不利的記錄,充滿了對他的歌頌。他是一個勝利者,這是一本記述勝利者的言行事情的書。

人物簡介:

胤禛 清世宗皇帝。1722――1735年在位。清圣祖康熙第四子??滴跞吣攴庳惱?,四十八年晉封雍親王。六十一年即位,年號雍正。即位后殘酷打擊政敵,幽死允禩、允禟,貶允禵,旋又處死年羹堯,禁死隆科多。厲行改革,實行耗羨歸公和官吏養(yǎng)廉銀制度,懲治貪官,清理財政。實行紳民一體當(dāng)差原則,推行攤丁入糧制度,豁除賤籍。加強(qiáng)中央集權(quán),建立軍機(jī)處,實行奏折制,改革八旗事務(wù),進(jìn)一步削弱王公勢力。為減少內(nèi)部政爭,確定秘密立儲之制。推行保甲制,強(qiáng)化宗族制度。屢興文字獄。在西南地區(qū)推行改土歸流政策,平定青海羅布藏丹津叛亂。禁天主教,驅(qū)逐西洋傳教士于澳門。與俄國簽訂《布連斯奇界約》和《恰克圖條約》,規(guī)定中俄中段邊界。勤于治政,手批章奏甚多。雍正十三年(1735)暴卒于北京圓明園,死因或說腦溢血,或說丹藥中毒,俗傳被劍客刺殺,則為無稽之談。廟號世宗,謚憲皇帝。著有《世宗憲皇帝文集》、《御選語錄》等,另由臣子整理的有《朱批諭旨》、《上諭內(nèi)閣》等。(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乙未午刻,傳大行皇帝遺詔:‘皇四子雍親王為人貴

重,事朕以,政事皆好,堪膺大任?!?/p>

康熙皇帝生前,并沒有只字片言關(guān)于雍正繼位的詔諭,

雍正繼位的依據(jù),就是在康熙死后,由隆科多宣讀的這道遺詔。由于雍正在皇子奪嫡的爭斗中,原并不被看好,所以,這突如其來的遺詔,難免不會引起人們的猜疑和不服,以致于被民間以訛傳訛,越傳越真,傳出了許多故事。連后來研究歷史的人,也將其列為清初的一件疑案。其實,康熙遺詔的真實性,是無可置疑的,康熙皇帝是何等精明睿智的人,他是不可能在這樣一件事關(guān)大清帝國千秋萬代的頭等重大的事情上玩忽職守的。自太子允礽二次被廢以后,他有充足的時間來處理這件事。雍正和隆科多,如民間所傳那樣,想篡改遺詔,其實是沒有這個可能的。

雍正皇帝是一個薄情寡恩的人,對待于他有大恩之人,如年羹堯、隆科多,尚且翻臉無情,斬盡殺絕,何況對于那些與他為敵的人,更不會心慈手軟。雖然那些人都是他的兄弟,但皇家的兄弟,早就沒有骨肉親情,皇位的競逐,使他們變得冷酷,殘忍,嗜血。在反對雍正當(dāng)皇帝的人群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所謂的以皇八子允禩為首的“八爺黨”。這個黨的成員,有九阿哥允禟,十阿哥允俄,十四阿哥允禵。他們之中,尤以九阿哥與八阿哥關(guān)系最近。他們興風(fēng)作浪,制造混亂,想把雍正的繼位攪黃。雍正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當(dāng)上皇帝的。

人物簡介:

允禵 原名胤禎,雍正即位后,為避皇帝諱更名為允禵。清圣祖康熙皇帝第十四子。雍正皇帝同母弟??滴跛氖四辏?709)封貝子。五十七年出任撫遠(yuǎn)大將軍,晉王爵,至青海指揮清軍入藏,討伐準(zhǔn)噶爾兵。圣祖死后,有傳位十四子之說。雍正即位后,召回京,旋被圈禁。乾隆初獲釋,封恂郡王。

雍正即位后,下了一道諭旨:“召皇十四弟撫遠(yuǎn)大將軍固山貝子胤禵馳驛入臨,印務(wù)交總督年羹堯。進(jìn)封輔國公延信為固山貝子,赴軍署理大將軍事?!币曰鼐┍紗实拿x,解除了允禵的兵權(quán)。

當(dāng)時,對雍正繼位最大的威脅,就是這個允禵。他掌管著十萬大軍,如果他以清君側(cè)的名義率軍殺回京城,隆科多京城的兩萬禁軍是難以抵擋的,雍正的繼位,很有可能就會演變?yōu)橐粓鲈识_的武裝政變。而且,允禵也素有人望,是最被看好的皇位的繼承人??滴跎埃Uf“這孩子像朕”。他擔(dān)任的撫遠(yuǎn)大將軍一職,此前一直由康熙的叔叔 親王福 擔(dān)任。讓他擔(dān)任此職,到青海平叛,可見康熙對他的信任和器重。朝中大臣們猜度,康熙這就是讓他到邊關(guān)建立功業(yè),為將來的繼位增加政治資本。出征之時,康熙為他舉行了隆重的儀式,“用正黃旗之纛,照依王纛式樣”,“出征之王、貝子、公等以下俱戎服,齊集太和殿前。其不出征之王、貝勒、貝子、公并二品以上大臣等俱蟒服,齊集午門外。大將軍胤禎跪受敕印,謝恩行禮畢,隨敕印出午門,乘騎出天安門,由德勝門前往。諸王、貝勒、貝子、公等并二品以上大臣俱送至列兵處。大將軍胤禎望闋叩首行禮,肅隊而行?!?/p>

允禵回京后,總不免聽到一些風(fēng)言風(fēng)語,且又與八阿哥、九阿哥來往密切,言語之間,總帶著八分怨望。這些早被人密奏與雍正――雍正的情報工作做得是十分縝密的。還在雍正元年元日,雍正皇帝升殿,受朝賀禮畢,連下十一道諭旨,訓(xùn)飭督撫提鎮(zhèn)以下文武各官,奉公守法,整躬率物,倘有不法情事,難逃朕衷明察,毋貽后悔。次日復(fù)視朝,百官俱至,雍正問百官道:“昨日元旦,卿等在家作何消遣?!北姽賳T或說飲酒,或說圍棋,或說閑著無事,只有一個侍郎,臉色微赪,待眾人俱已答畢,不能再推,只得老老實實說道:“微臣罪,昨晚與妻妾們玩了一回牌。”雍正笑道:“玩自牌原違禁令。昨日乃元旦,你又只與家人消遣,朕念你還算誠實,不降罪與你,特賞你一物,你持回去,與妻妾并看吧?!闭f畢,擲下一小紙包。侍郎謝恩回到家中,取出御賜物件,叫妻妾們同看;拆開紙包,大家一瞧,個個嚇得伸舌,將昨日玩過的紙牌檢查一遍,恰恰少了一張,正是紙包中那一張。有一個姨太太道:“昨日的紙牌,是我收藏,當(dāng)時也不及細(xì)檢,不知怎么被皇帝拿去一張?難道當(dāng)今圣上,是長手佛轉(zhuǎn)世的么?”侍郎道:“不要多嘴,以后大家留意便是?!边@個姨太太偏要細(xì)問,侍郎走出戶外,四周瞧了一瞧,方入戶閉門,對妻妾道:“我今日還算大幸,圣上問我昨日的事,我曉得這個圣上,不比大行皇帝,連忙老實說了,圣上方恕了我的罪,賜我這張牌;;若少許欺騙,不是殺頭,便是革職呢!”眾妻妾都伸舌道:“有這么厲害!”侍郎道:“當(dāng)今皇上做皇子時,曾結(jié)交無數(shù)好漢,替他當(dāng)差辦事,這班人藏有一種殺人的利器,名叫血滴……”正說到此處,忽聽檐上一聲微響,侍郎大驚失色,連忙把頭抱住。有幾個膽小的妻妾,連忙躲入桌下。歇了半晌,一物從窗中縱入,侍郎越加膽怯,勉強(qiáng)一看,原來是一只貍貓。侍郎至此,也不敢再講這血滴子的事了――在景山壽皇殿拜謁康熙靈柩時,允禵只是遠(yuǎn)遠(yuǎn)地給雍正叩頭,并不向雍正請安祝賀。侍衛(wèi)拉錫拉他向前,他大發(fā)雷霆,怒罵拉錫,并要求雍正將拉錫正法。雍正對他的大鬧靈堂行為十分惱火,下令革去他的王爵,降為固山貝子。

雍正元年(1723年)四月,康熙梓宮運(yùn)往遵化景陵安葬后,雍正諭令允禵留住景陵附近的湯泉,督守皇陵,不許返回京師,命馬蘭峪總兵范時繹監(jiān)視他的行動。又命將允禵家人雅圖、護(hù)衛(wèi)孫泰、蘇伯、常明及十六以上子永遠(yuǎn)枷示。

雍正元年五月十三日,革貝子允禵祿米。又降下一道諭旨:

貝子允禵,原屬無知狂悖,氣傲心高,朕屢加訓(xùn)誨,望其改悔,以便加恩,但恐伊終不知改,而朕欲俟其自悔,則終身不得加恩矣。朕惟欲慰我皇妣皇太后之心,著晉封允禵為郡王,伊從此若知改悔,朕自疊沛恩施,若怙終不悛,則國法俱有,朕不得不治其罪。允禵來時,爾等將經(jīng)旨傳諭知之!

雖然晉封十四阿哥為郡王,但不賜封號,注名黃冊仍稱固山貝子,致使十四阿哥“并無感恩之意,反有憤怒之色”。

隨著雍正統(tǒng)治地位的日漸穩(wěn)固,雍正對允禵也愈來愈嚴(yán)酷。雍正二年(1724年)八月,雍正獲悉允禵在家私造木塔,立即令納蘭峪總兵官范時繹進(jìn)行搜查,強(qiáng)令交出。允禵氣憤難忍,當(dāng)晚“在住處狂哭大叫,厲聲徑聞于外,半方止。”三年(1725年)十二月,在雍正的示意下,宗人府參劾允禵在大將軍任內(nèi),“違背圣祖仁皇帝訓(xùn)示,任意妄為,哭累兵丁,侵?jǐn)_地方,軍需帑銀,徇情糜費(fèi),請將允禵革退多羅郡王,降為鎮(zhèn)國公”。雍正當(dāng)即革去允禵王爵,降授固山貝子。接著,諸王大臣進(jìn)一步參奏允禵在任大將軍期間,利己營私,貪受銀兩,固結(jié)黨羽,心懷悖亂,請即正典刑,以彰國法。雍正認(rèn)為,允禵當(dāng)同允禩、允禟有別,將他繼續(xù)禁錮于景陵附近,嚴(yán)加看守。恰在這時,有一個滿洲正黃旗人蔡懷璽來到景陵,求見允禵。允禵怕招惹是非,不肯接見。蔡便把寫有“二七便為主,貴人守宗山,以九王之母為太后等語”的字帖扔入允禵宅內(nèi)。允禵看后既不奏聞,反把字帖內(nèi)的要緊字樣裁去涂抹,然后交給馬蘭峪總兵范時繹。雍正接到范時繹奏報,立即派遣貝勒滿都護(hù)、內(nèi)大臣馬爾賽和侍郎阿克敦等人至馬蘭峪,親自審訊蔡懷璽和允禵。允禵不服,“辭色很怒”。雍正認(rèn)為此事不是孤立的,社會上定有一股反對自己、企圖讓允禵等人上臺的勢力在活動。籍其佐領(lǐng)家貲入宮。

于是,治允禵結(jié)黨罪,革允禵爵,追回前固山貝子冊命。將其押回北京,囚禁于景山壽皇殿內(nèi)。允禵黨附之人護(hù)軍統(tǒng)領(lǐng)阿林保、護(hù)軍參領(lǐng)邁柱等, 斬絞有差。六月,諸王大臣羅列允禵的十四條罪狀,再次奏請即正典刑。雍正仍沒有同意。九月,允禩、允禟相繼死后,諸王大臣再次合辭奏議,要求將允禵正法。雍正遣人威脅允禵說:“阿其那在皇考之時,爾原欲與之同死,今伊身故,爾若欲同死,悉聽爾意?!痹识_回奏:“我向來為阿其那所愚,今伊既伏冥誅,我不愿往看?!庇谑?,雍正下令“暫緩其誅,以徐觀其后,若竟不悛改,仍蹈罪愆,再行正法?!痹识_一直被囚禁到雍正去世,乾隆即位后,才恢復(fù)自由。

人物簡介:

允俄 原名胤俄,雍正即位后,為避皇帝諱更名為允俄。清圣祖康熙皇帝第十子??滴跛氖四攴舛乜ね?。五十七年,掌正黃旗滿洲、蒙古、漢軍三旗事。以黨附允禩、允禵,為雍正所惡。雍正元年,命赴喀爾喀賜奠澤卜尊丹巴胡土克圖,他托疾不行,居張家口,又私行禳禱。后被劾疏文內(nèi)連書“雍正新君”,奪爵拘禁。乾隆二年獲釋,封輔國公。

十阿哥允俄,在八爺黨中,是一個無足輕重的人物。他有些膂力,能敵三五個人,但沒有頭腦,行事不講政治。他沒有當(dāng)皇帝的可能,自己也沒有當(dāng)皇帝的愿望;他的反對雍正繼位,也就是受允禩的影響,跟著起起哄,壯壯人氣。但他既然總是與雍正為敵,雍正當(dāng)然也不會放過他,只不過雍正對他,與對允禩、允禟,是有區(qū)別的,只是教訓(xùn)教訓(xùn)他,并不準(zhǔn)備置他于死地。

雍正元年(1723),哲卜尊丹巴到京師拜謁康熙的靈堂,不料染病而死。雍正即于雍正元年正月十六日,命允俄將澤卜尊丹巴胡土克圖的龕座、靈盒、印冊賜奠等物送回喀爾喀蒙古。這也是將允俄調(diào)離京城,不讓他和允禩等人在一起密謀生事。雍正密諭宣化總兵許國桂,允俄到時,“不可給他一點(diǎn)體面”。允俄不肯離京,說無力準(zhǔn)備馬匹行李,及至出發(fā)到張家口外又不肯再走。兵部奏報:“允俄奉使口外,不肯前往,捏稱有旨,令他進(jìn)口,竟在張家口居住?!庇赫轮迹骸爸H王允禩議奏?!痹识T接旨后奏陳:“應(yīng)由兵部速行文書,仍令允俄前往,并將不行諫阻之長史額爾金,交部議處?!庇赫龔?fù)旨:“允俄既不肯奉差,何必再令前往;額爾金與此無關(guān),何必治罪。著允禩再議具奏。”這本是允俄的事情,雍正卻一再找住允禩,也就是尋巴巴多斯禩差錯的意思。允禩無法,只得再奏:“允俄不肯前往,捏旨進(jìn)口,應(yīng)革去郡王,逮回交宗人府禁錮?!庇谑怯赫恢T王貝勒貝子公及議政大臣,速議具奏。諸王大臣都已知圣意,不得不火上添油,井中投石。雍正二年四月二十六日,胤俄被革去王爵,調(diào)回京師,永遠(yuǎn)拘禁。

人物簡介:

允禟 原名胤禟,雍正即位后,為避皇帝諱更名為允禟。清圣祖康熙皇帝第九子。康熙四十八年(1709)封貝子。曾支持允禩謀奪儲位,為雍正所不容。雍正四年(1726)被削除宗籍,改名塞思黑,幽禁保定,旋死于禁所。

收拾了允禵、允俄以后,接下來就輪到允禟了。先是,允禟生母宜妃的太監(jiān)張其用,違禁做買賣,被發(fā)往土兒魯耕種;允禟的太監(jiān)也被發(fā)往云南邊疆給人為奴;為允禟料理家務(wù)的禮科給事中秦道然,也以仗勢作惡、家產(chǎn)過于富裕的罪名被監(jiān)禁。

雍正二年,允禟被派往西寧年羹堯軍中犒師 。允禟故意拖延,雍正即強(qiáng)迫命令他速行。允禟到西寧后,年羹堯?qū)⒊莾?nèi)居民全部遷出,加強(qiáng)對他的監(jiān)視。不久,宗人府上本:“貝子允禟,差往西寧,擅自遺人往河州買草,踏看牧地,違抗軍法,橫行邊鄙。請將允禟革去貝子,以示懲儆?!狈钪迹骸霸识K革去貝子,安置西寧?!?/p>

雍正三年,西寧密報:“允禟在西寧,用西洋人穆經(jīng)遠(yuǎn)為謀主,編了密碼,與允禩通信,大約是圖謀不軌,請圣上密防。”隨呈上一封密函,乃允禟寫給允禩的信。雍正反復(fù)觀看,任他聰明伶俐,就是一句不懂。雍正四年正月,允禟密寄允禵西洋字書,為守陵軍士所獲。命宗人府會刑部嚴(yán)勘之。 又讓筆貼式佟保之子寫密寄允禵,人皆不識,繼令刑部左侍郎黃炳,往江南訊問監(jiān)禁允禟之秦道然。 雍正四年正月初四日,允禟用密語與其子通信,被拿獲。于是,雍正暗示群臣上本參奏允禩、允禟。不數(shù)日,參天二人的奏章達(dá)幾十本。隆科多等人成為著力,共列允禟二十八大罪,請求明正典刑。雍正又駁回,令諸王大臣重復(fù)再議。諸王大臣再三力請,雍正而后下旨,將允禟削去宗籍,更名為塞思黑(滿語,狗的意思)?!敖慌c都統(tǒng)楚仲、侍衛(wèi)胡什里,馳驛從西寧一路來京?!蔽逶?,又命侍衛(wèi)納蘇圖到保定,傳諭直隸總督李紱,令將允禟留住保定。

李紱接此任務(wù)后,戰(zhàn)戰(zhàn)競競,如履薄冰,如果措置失當(dāng),或輕或重,不稱皇帝心意,均可招來殺身滅門之禍。他先后上折九件,匯報監(jiān)禁允禟情況。第一折奏報:

臣隨飛檄密飭由陜至京沿途直隸州縣各官,如遇允禟入境,即差員役密送至保,仍先行報臣等因去后?,F(xiàn)在于臣衙門前,預(yù)備小房三間,四面加砌墻垣,前門堅固。至允禟至日,立即送入居住,前門加封。另設(shè)轉(zhuǎn)桶,傳進(jìn)飲食。四面另有小房,派同知二員、守備二員,各帶兵役,輪班密守。再允禟系有大罪之人,一切飲食日用,俱照罪人之例,給與養(yǎng)贍。

侍衛(wèi)納蘇圖回京后,對雍正說,李紱有“便宜行事”的意思。李紱接到雍正的諭旨后,趕緊聲辯:

至于便宜行事,臣并無此語。原謂飲食日用,待以罪人之例,俱出臣等執(zhí)法,非由上意耳。非敢謂別有揣摩,臣復(fù)折內(nèi),亦并無此意也。

允禟因為是雍正的敵人,李紱當(dāng)然不敢對他客氣,采取的措施是嚴(yán)厲的。但雍正一面想借大臣之手迫害他的兄弟,一面又不想留下是他授意的惡名。所以,他在李紱的第四件奏折后批道:

此必是楚仲的瘋主意 ,李紱你乃大儒封疆重臣,豈可聽彼亂為,不自立主見,此事大錯了。

那個都統(tǒng)楚仲,后來竟得罪咎,雍正說讓他去“帶領(lǐng)”允禟,他“竟用三條鏈鎖拿允禟”,并錯傳李紱要“便宜行事”。其實楚仲的用心,也是想得到皇帝的歡心,但他畢竟是一個粗人,不如李紱那樣老奸巨滑。在第五件奏折中,李紱奏報允禟暈死后又蘇醒,雍正在奏折上批曰:

今日仍是此旨,便宜行事,則朕假手于大臣,如何使得?

又在假惺惺做好人。但又怕李紱縮手縮腳,犯右傾保守主義的錯誤,不敢下手,于是又批道:

正為此恐非過則不及也!即此朕意尚未定,爾乃大臣,何必懸揣?凡有形跡、有意之舉,萬萬使不得。但嚴(yán)待聽其自為,朕自有道理,至囑至囑!

雍正諭旨的妙處,在于最后的批示不留形跡,嚴(yán)待聽其

自為。不久,允禟就拉起痢來,不再進(jìn)屋,在門口臺階上躺著,也不再到轉(zhuǎn)桶那里去取飯食,很快就病故了。李紱上奏雍正,雍正朱批:

好好殯殮,移于體統(tǒng)些房舍。

次日,諸王大臣合辭奏請,阿其那、塞思黑逆天大罪,應(yīng)戮尸示眾,其妻、子應(yīng)一律正法。同黨允禵、允俄亦應(yīng)斬決。奉旨:

阿其那、塞思黑已伏冥誅,應(yīng)毋庸議。其妻、子從寬免誅,逐回母家,嚴(yán)加禁錮。允禵、允俄尚非首惡暫緩正法,后再定奪。

人物簡介:

允禩 原名胤禩,雍正即位后,為避皇帝諱更名為允禩。清圣祖康熙皇帝第八子??滴跞吣辏?709)封貝勒。四十七年以太子允礽被廢,謀為儲君,并受朝臣舉薦,被康熙申斥。雍正繼位,晉封廉親王,總理事務(wù),陽為重用,實加抑制。雍正四年削黜宗室,改名阿其那,加以幽禁,旋死于禁所。

八阿哥允禩,當(dāng)皇帝的欲望是非常強(qiáng)烈的,所以,他反對雍正繼位最激烈,最堅決。他不僅反對雍正繼位,誰當(dāng)這個皇帝,他就反對誰。還在二阿哥允礽太子未廢時,他就產(chǎn)生了取而代之的野心。

康熙四十七年,京城有個相面先生叫張明德,看相極準(zhǔn),如神仙一般。允禩心懷鬼胎,暗想自己這個相貌,究竟配不配做皇帝呢,遂換了衣服,去找張明德看相。誰知張明德,早有人通風(fēng)報信,等允禩進(jìn)去,即跪伏在地,口稱萬歲,說允禩命當(dāng)大貴,允禩大喜。張明德說,他有好友十余人,都能飛檐走壁,都可招致出來效用。后來,允禩將此事對大阿哥允禔、九阿哥允禟、十四阿哥允禵等人說了,可能他也有造輿論樹立威信的意思。不料允禔向康熙密奏了此事??滴醮笈?,將張明德拿交刑部審問,并召集諸皇子,說:

朕思胤禔為人兇頑愚昧,不知義理,倘果同允禩聚集黨羽,殺害胤礽,其時但知逞其兇惡,豈暇計及于朕躬有礙否耶?似此不諳君臣大義,不念父子至情之人,洵為亂臣賊子,天理國法皆所不容也。

此時康熙已覺察允禩有希冀大寶之心,對其予以防范。九月二十八日,允禩奉旨查原內(nèi)務(wù)府總管、廢太子胤礽奶公凌普家產(chǎn)后回奏,康熙帝曰:

凌普貪婪巨富,眾皆知之,所查未盡,如此欺罔,朕必斬爾等之首。八阿哥到處妄博虛名,人皆稱之。是又出一皇太子矣。如有一人稱道汝好,朕即斬之。

次日再召眾皇子至乾清官,說:

廢太子后,胤禔曾奏稱允禩好。允禩柔奸成性,妄蓄大志,朕素所深知。其黨羽早相要結(jié),謀害胤礽,今其事旨已敗露。著將允禩鎖拿,交與議政處審理。

允禟、允禵奏道:“八阿哥無此心,臣等愿保之?!?/p>

康熙斥責(zé)他們,你們兩個要指望他做了皇太子,日后登極,封你們兩個親王么?你們的意思說你們有義氣,我看都是梁山泊義氣。

康熙非常生氣,竟拔刀欲誅允禵,虧得皇五子胤祺跪抱勸止,眾皇子叩首懇求,康熙方才住手,命將允禵責(zé)打二十板。

不久,張明德一案審結(jié),順承郡王布穆巴奏報:允禟、允禵供:“八阿哥曾語我等:‘有看相

人張姓者云,皇太子行事兇惡已極,彼有好漢,可謀行刺。我謂之曰,此事甚大,爾何等人,乃輒敢出口,爾有狂疾耶?爾設(shè)此心,斷乎不可。因逐之去?!识T供:‘曾以此語告諸阿哥是實。’問張明德口供亦無異?!?/p>

康熙說允禩聞張明德狂言竟不奏聞,革去貝勒,

為閑散宗室。說:“朕與允禩父子之恩絕矣!”又說:“此人之險,實百倍于二阿哥(允礽)也。” 張明德著凌遲處死。

雍正即位后,不愿樹敵過多,封允禩為廉親王。但允禩也深知自己的處境,其封王妻家為其賀喜時說:“我頭不知落于何時呢。”但這個允禩,也絕不是個省事的主兒,他當(dāng)不上皇帝,心中那口惡氣難出,就時時給皇帝找些麻煩。

在主持康熙葬禮時,他縮減運(yùn)送康熙梓宮夫役人數(shù),同時改在陵寢當(dāng)?shù)夭赊k建陵紅土,制作大典所用的乘輿法物則用斷釘薄板,敷衍塞責(zé),致使祖宗牌漆流字漫。其目的是欲陷雍正“以不敬之名耳”。同時,允禩繼續(xù)結(jié)黨營私。工部侍郎岳周拖欠了應(yīng)繳的錢糧,允禩慷慨解囊,代為完納。這些事,雍正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中,允禵的事一完,就開始辦理允禩的事了。以常以辦差不力為由,找允禩的過失,與允禩親近的王公大臣,甚至太監(jiān)、侍從,也一個個被處置,或者調(diào)離京城。

雍正三年正月,上以允禩所行狂悖之事,令諸王大臣廷訊。允禩口卸小刀,指天發(fā)誓,一家不獲善終,跡近詛咒。命從寬革去宗室。

和碩康親王沖安等疏廉親王允禩不孝不忠諸罪。命寬免其死,告祭太廟,廢允禩、允禟為庶人。

春三月癸已。宗人府請于玉牒除允禩、允禟、吳爾詹子孫世系,更名隸各旗佐領(lǐng)下。

雍正四年(一七二六)正月,世宗在西暖閣,召諸王大臣宣布允禩罪狀,聲稱“廉親王允禩狂逆已極,朕若再為隱忍,有實不可以仰對圣祖仁皇帝在天之靈者”說圣祖在世時,允禩竟將圣祖御批燒毀,散布謠言,“十月作亂,八佛被囚,軍民怨新主” ,“內(nèi)云災(zāi)禍下降,不信者即被瘟疫吐血而死等語”。

雍正四年正月初五日,允禩、允禟及其親信之人蘇努、吳爾占等被革去黃帶子,由宗人府除名。

雍正四年正月二十八日,將允禩之妻革去“福晉”,休回外。

命庶人允禩妻自盡,散骨揚(yáng)灰。

雍正四年二月,雍正得到密報:“允禩在家中,日夜詛咒,求皇上速死?!庇赫笈?,詔大學(xué)士等撰文,祭告奉先殿,革去允禩黃帶子改為民王非宗室之王,后又削去王爵,交宗人府圈禁高墻,身邊留太監(jiān)二人,令允禩之妻自盡,焚尸揚(yáng)灰。圈禁宗人府的日子可不好受。據(jù)《永憲錄》載,圈禁分?jǐn)?shù)種:“有以地圈者,高墻固之。有以屋圈者,一室之外,不能移步。有坐圈者,接膝而坐,莫能舉足。有立圈者,四圍并肩而立,更番迭換,罪人居中,不數(shù)日委頓不支矣?!?允禩“向太監(jiān)云:‘我向來每餐止飯一碗,今加二碗,我所斷不愿全尸,必見殺而后已。”他自己也知道不可能“全尸”而終。

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將自己因事獲罪的兒子、皇三子弘時交與允禩為子。圣諭:

弘時為人,斷不可留于宮庭,是以令為允禩之子,今允禩緣罪撤去黃帶,玉牒內(nèi)已除其名,弘時豈可不撤黃帶?著即撤其黃帶,交于胤祹,令其約束養(yǎng)贍?!贝文?,弘時被處死,削宗籍。

雍正四年三月十二日,發(fā)允禩歸正藍(lán)旗卓鼐佐領(lǐng)下,將其更名為“阿其那”(滿語,豬),其子弘旺更名為“菩薩保”(滿語,狗)。

雍正四年五月十七日,雍正召見諸王大臣,以長篇諭旨,歷數(shù)允禩、允禟、允禵等罪。

雍正四年六月初一日,雍正將允禩、允禟、允禵之罪狀頒示全國,議允禩共有罪狀四十款,主要有:欲謀殺胤礽,希圖儲位;與允禵暗蓄刺客,謀為不軌;詭托矯廉,用允禟之財收買人心;擅自銷毀圣祖朱批折子,悖逆不敬;晉封親王,出言怨誹;蒙恩委任,挾私懷詐,遇事播弄;庇護(hù)私人,謀集黨羽,逆理昏亂,肆意刑賞;含刀發(fā)誓,顯系詛咒;拘禁宗人府,全無恐懼,反有不愿全尸之語?!皟磹褐?,古今罕聞”。

雍正四年九月初八日,允禩因嘔病逝于禁所。

人物簡介:

年羹堯 清漢軍鑲黃旗人,字亮工??滴踹M(jìn)士。康熙四十八年(1709)任四川巡撫,辦事明敏。五十七年晉四川總督,經(jīng)理四川防務(wù),支援定西將軍噶爾弼進(jìn)藏。六十年為川陜總督。雍正即位,以藩邸舊人獲寵,接管撫遠(yuǎn)大將軍允禵軍務(wù),尋平定青海羅卜藏丹津叛亂,規(guī)劃善后十三條。事定封一等公。驕縱攬權(quán),屢干涉朝中及地方事務(wù),軍中及川陜用人自專,稱為“年選”。奴視同僚,督撫跪道迎送。雍正三年遭雍正鋪忌,調(diào)杭州將軍,降閑散章京,旋以九十二大罪被勒令自縊。其父年遐齡曾任工部侍郎、湖廣巡撫,兄年希堯也曾任廣東巡撫、工部侍郎,其妹是胤禛的側(cè)福晉,雍正即位后被封為皇貴妃。

雍正之所以繼位成功,隆科多和年羹堯兩人,一內(nèi)一外,起到了關(guān)鍵作用。所謂“一外”,就是雍正通過川陜總督年羹堯震懾并鉗制十四阿哥胤禵,穩(wěn)定西北局勢,倘若胤禵企圖軍事政變,斷難通過年羹堯這一關(guān)。

歷史上,功臣常常是不得好死的。年羹堯大將軍府中有個記室汪景祺, 曾給年羹堯上過一書,叫《功臣不可為》。書中說,主子既害怕別人作亂,又要靠功臣去戡亂;但亂平后,往往又猜疑功臣,他們認(rèn)為功臣既然能定亂,必然也能作亂,因此對功臣起疑懼之心;功臣得到主子的封賞后,往往會被小人嫉恨并在主子面前大肆中傷,要是功臣壯著自己的功績,在主子面前直言相諫的話,會被主子認(rèn)為驕橫,進(jìn)而怒之厭之。如此一來,“進(jìn)不得盡其忠節(jié),退不得保其身家”,功臣無論如何都要獲罪,難逃一死。后來年羹堯獲罪被抄家時,書被發(fā)現(xiàn),這成了年羹堯的一大罪狀。

雍正元年(1723年)十月,青海和碩特蒙古部首領(lǐng)羅卜藏丹津趁撫遠(yuǎn)大將軍胤禵回京之際發(fā)動叛亂,妄圖控制青藏地區(qū),使得本已經(jīng)平靜的西北局勢再起波瀾。羅卜藏丹津的叛亂,對于剛剛上位的雍正是個不小的考驗。當(dāng)然,雍正也可以像大多數(shù)建國者一樣,利用這個機(jī)會把當(dāng)時對他篡位的質(zhì)疑給轉(zhuǎn)移過去。于是雍正便命年羹堯接任撫遠(yuǎn)大將軍,坐鎮(zhèn)西寧,指揮平叛,許勝不許敗,以幫助他穩(wěn)固皇位。

雍正二年(1724年)初, 在短短的半個月內(nèi),叛軍被打敗,匪首羅卜藏丹津,化裝成女人逃脫,從此一蹶不振。此后“年大將軍”的威名,傳遍大江南北。

對于年羹堯的功勞,雍正給予了極大的獎賞,封一等公,并加其父太傅,一等公。雍正曾極為肉麻的對年羹堯說:

朕實不知如何疼你,方有顏對天地神明也。西寧危急之時,即一折一字恐朕心煩驚駭,委屈設(shè)法,間以閑字,爾此等用心我處,朕皆體得??傊愦拗?,朕全曉得就是矣。所以你此一番心,感邀上蒼,如是應(yīng)朕,方知我君臣非泛泛無因而來者也,朕實慶幸之至。

有一次,賜給年羹堯荔枝,為了保證新鮮,雍正特令驛站必須在六日內(nèi)從京師送到西安。其他的賞賜,如奇寶珍玩、珍饈美味,更是隔三差五的就送到年羹堯的軍中。雍正曾對年羹堯說:

朕要是不做一個出色的皇帝,就對不起你如此對朕;但你要是不做英武超群的大臣,那也不能回報朕對你的知遇之恩。但愿我們兩個能給后人做千古榜樣。

他還常說,如果朝中要有多幾個像年羹堯這樣的大臣

大清帝國還愁不強(qiáng)?

聽了雍正這番話語,年羹堯還會將汪景祺的話放在心上嗎?他開始居功自傲,專橫跋扈,經(jīng)常做出些超越本分的事情。他將在西安的大將軍府,搞得像朝廷一樣,令文武官員逢五逢十做班,轅門和鼓廳也畫上四角龍。給人東西叫“賜”,吃飯稱“用膳”,請客叫“排宴”,跟皇上一樣。在和其他督撫、將軍的行文中,年羹堯經(jīng)常使用皇帝才有的命令口氣。就連雍正派來其實是來監(jiān)視他的御前侍衛(wèi),年羹堯也只把他們當(dāng)成前迎后隨的廝役使用。由于年羹堯是雍正的寵臣,所以,凡年羹堯保舉的人,吏部和兵部都優(yōu)先錄用,時稱“年選”。在西北年羹堯的轄區(qū),“文官自督撫以至州縣,武官自提鎮(zhèn)以至千把”,年羹堯都有很大的任免權(quán)力,年羹堯利用這個機(jī)會,排斥異己,任用私人,形成了一個“年記”小集團(tuán)。買官賣官,貪贓受賄,侵貪錢糧,計數(shù)百萬兩銀。

雍正二年(1724年)十月,年羹堯第二次進(jìn)京陛見, 途中,他居然令都統(tǒng)范時捷、直隸總督李維鈞等跪拜迎送。到京后,王公以下官員出城跪迎,年羹堯騎馬安然行過,瞧都不瞧一眼。王公大臣下馬向他問候,他也只是點(diǎn)頭而已。年羹堯的跋扈,引起京中王公大臣們的公憤。更有甚者,他在雍正面前,居然也“箕坐無人臣禮”。 陛見回任后,年羹堯接到雍正的朱諭:“凡人臣圖功易,成功難;成功易,守功難;守功易,終功難。若倚功造過,必致反恩為仇,此從來人情常有者。爾等功臣,一賴人主防微杜漸,不令至于危地;二在爾等相時見機(jī),不肯蹈其險轍;三須大小臣工避嫌遠(yuǎn)疑,不送爾等至于絕路。三者缺一不可。我君臣期勉之,慎之。 ”這件朱諭一反過去嘉獎贊賞的詞語,向年羹堯敲響了警鐘,此后他的處境便急轉(zhuǎn)直下。

雍正二年十一月十五日,雍正借著京中出現(xiàn)“雍正賞兵乃是年羹堯主意”的謠言,指桑罵槐說,“朕又不是三歲小孩,難道還要年羹堯的指點(diǎn)!難道因為年羹堯強(qiáng)為陳奏,朕才賞兵的么?”“年羹堯的才能,做個大將軍或者總督是有余的,但怎么可能具備天子的聰明才智!”

就在這時,年羹堯又犯了一個大錯。雍正三年(1725年)三月出現(xiàn)了“日月合璧、五星聯(lián)珠”的祥瑞天象,大臣們紛紛上表祝賀,年羹堯也上了一表。不料他的馬屁拍到了馬腳上。原來他在表中把“朝乾夕惕”寫成了“夕惕朝乾”,結(jié)果贊美的話變成了諷刺之語。雍正接閱后大怒,說:“年羹堯平日非粗心辦事之人,直不欲以‘朝乾夕惕’四字歸于朕耳。觀此,年羹堯自恃己功,顯露不臣之跡,其乖謬之處,斷非無心!”盡管年羹堯后來一再進(jìn)折請罪,但雍正就此抓住不放,要借此機(jī)會置年羹堯于死地了。

首先,雍正將川陜的官員一一撤換,并讓他們和年羹堯劃清界限。隨后,撤了年羹堯川陜總督之職,并命他交出撫遠(yuǎn)大將軍印,調(diào)做杭州將軍。

善于見風(fēng)使舵的朝中大臣,便開始對年羹堯落井下石。紛紛上折,歷述年羹堯罪狀,三年六月,又革去年羹堯杭州將軍職,罰他看守城門。十一月,被械系至京。十二月,經(jīng)大臣廷議,定年羹堯92款大罪,分別是:大逆罪5條,欺罔罪9條,僭越罪16條,狂悖罪13條,專擅罪6條,忌刻罪6條,殘忍罪4條,貪婪罪18條,侵蝕罪15條。即請凌遲處死。雍正害怕背上殺戮功臣的惡名,“格外開恩”,賜其在家中自裁。其子孫送邊地充軍,家產(chǎn)全部抄沒,族中凡是做官的一律革職

人物簡介:

隆科多 清滿洲鑲黃旗人,佟佳氏。一等公佟 國維子,圣祖孝懿仁皇后弟??滴醵吣耆我坏仁绦l(wèi)。五十年官步軍統(tǒng)領(lǐng)事。圣祖臨終時,為唯一傳遺詔大臣,得雍正信任,任總理事務(wù)大臣、吏部尚書,襲公爵,晉太保。招權(quán)納賄,所用官員有“佟選”之稱。雍正五年,曾參與《中俄恰克圖條約》訂立事務(wù)。尋以私藏玉牒底本等四十一大罪,被處永遠(yuǎn)圈禁。次年死于暢春園禁所。

隆科多在雍正繼位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雍正即位之時的形勢,是十分復(fù)雜而險惡的,外有握有重兵的十四阿哥允禵,內(nèi)有以八阿哥為首的不服雍正繼位的諸皇子,他們以質(zhì)疑繼位遺詔為理由,興風(fēng)作浪。在這種情況下,若沒有隆科多兩萬禁軍穩(wěn)住局勢,即使有康熙的繼位遺詔,雍正要想順利即位,也是很困難的。可以說,隆科多是雍正繼位的最大的功臣。但和年羹堯的飛揚(yáng)跋扈不同,隆科多知道自己的處境,也知道雍正的為人,所以他在雍正即位后,盡量夾起尾巴,低調(diào)做人。

雍正即位后,重重地獎賞了隆科多,命其與怡親王胤祥等四人為總理事務(wù)大臣,又將其父佟國維在康熙朝獲罪被革的公爵還給了隆科多,并下旨以后凡政府公文,“隆科多”三字前都要加“舅舅”二字。除步軍統(tǒng)領(lǐng)以外,還兼任吏部尚書并管理藩院、《清圣祖實錄》和《大清會典》總裁,賜雙眼孔雀花翎、四團(tuán)龍補(bǔ)服、黃帶、鞍馬紫轡等。公然恭維說:“舅舅隆科多這人,朕先前未能深知他,真正大錯了。此人真圣祖皇考之忠臣,朕之功臣,國家之良臣,真正當(dāng)代第一超群拔類之稀世大臣也!”

對此,隆科多并未飄飄然,他怕雍正抄他的家,早早便把家中財產(chǎn)轉(zhuǎn)移到親友家中。雍正二年(1724年),又主動提出辭去步軍統(tǒng)領(lǐng)的職務(wù)。

他的心思,雍正又豈能不知。于是在雍正三年(1725年)五月,便開始發(fā)動群臣譴責(zé)隆科多。首先是都察院上書糾劾隆科多,說他庇護(hù)年羹堯,例應(yīng)革職。雍正下旨:“削去太保銜,職任依舊?!彼煤笮滩繌椲浪麙秳堇汾E,私受年羹堯等人八百兩金、四萬二千二百兩銀,應(yīng)即斬決。雍正下旨:“隆科多才尚可用,免其死罪,革去尚書銜,令往處理阿爾泰邊界事務(wù)?!?/p>

雍正四年(1726年)正月,隆科多被派往蒙古和俄國談判疆界問題,態(tài)度強(qiáng)硬。但議政王大臣等,又奏隆科多私抄玉牒,藏在家中,應(yīng)拿問治罪。奉旨準(zhǔn)奏,即著緹騎將隆科多逮回,著順承郡王錫保密審。所謂“玉牒”,即記載皇家宗譜的文件,“除宗人府衙門,外人不得私看,雖有公事應(yīng)看者,應(yīng)具奏前往,敬捧閱看”。錫保遵旨審訊,提出罪案,質(zhì)問隆科多。隆科多道:“這等罪案,還是小事,我的罪實不止此。只我乃從犯,不是首犯?!卞a保問:“首犯是哪一個?”隆科多道:“就是當(dāng)今皇上。我做的哪一件事,不是他指使的。他已做了皇帝,我等自然該死?!庇纱耍瑢⒙】贫噱憻挸瑟z,共41項大罪,其中大不敬罪5件,欺罔罪4件,紊亂朝政罪3件,奸黨罪6件,不法罪7件,貪婪罪17件。應(yīng)擬斬立決,妻子為奴,財產(chǎn)入官。雍正特別加恩,特下諭旨:

隆科多所犯四十款重罪,實不容誅,但皇考升遐之日,召朕之諸兄弟及隆科多入見,面降諭旨,以大統(tǒng)付朕。是大臣之內(nèi),承旨者惟隆科多一人,今因罪誅戮,雖于國法允當(dāng),但朕心實有所不忍……隆科多免其正法,于暢春園外,附近空地,造屋三間,永遠(yuǎn)禁錮。伊之家產(chǎn),何必入宮,其妻子亦免為奴。伊子岳興阿著革職,玉桂著發(fā)往黑龍江當(dāng)差。欽此。

雍正六年(1728年)六月,隆科多死于暢春園禁所。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3909956/

雍正朝紀(jì)事的評論 (共 7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临猗县| 澄迈县| 望江县| 仪征市| 黄骅市| 文昌市| 达孜县| 海淀区| 都匀市| 竹北市| 巴中市| 清原| 高尔夫| 海阳市| 皋兰县| 观塘区| 会理县| 梧州市| 淳化县| 兰州市| 景德镇市| 龙游县| 唐海县| 苗栗市| 奇台县| 尼木县| 娄烦县| 铅山县| 广河县| 岱山县| 澜沧| 荔波县| 高密市| 房产| 鄂州市| 石楼县| 盐边县| 盘山县| 湖南省| 布尔津县| 泰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