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春
閆睿杰
冬天過去了,讓那冷冽的寒風帶著走了,望向那窗外,春天的陽光偏偏那樣有意無意地灑落在嬌嫩的枝頭上。家中的院子并不是很大,但春天的氣息早已是遮掩不住了,你看,每一朵含苞待放的、半開的、還有少許開透了的杏花在那里挺秀吐香,總體上說,今年的春,來得輕靜、來得芳香、來得多情。
清風拂向臉龐,你就可以感受到空氣當中的溫潤,抬起頭來,便看見那淡藍如洗的天空,還有一群從南方歸來的候鳥正翱翔于天際。每到了春天,不禁還要想起湖畔的垂柳、低淺的蟲鳴、山間的清泉,不過,最讓人覺得愜意的,仍然是黃澄澄、亮堂堂的一抹陽光,它總是悄無聲息地橫浸到室內,我望著書桌上的一米日光,有點發(fā)怔,總認為桌上鋪著的是一種恬靜,是一種情趣上的閑逸,在那種恬靜里,好像可以聽到淙淙的流水聲,不絕于耳的琴聲,還有天籟一般的歌聲,那琴聲和歌聲低訴著自娛者清雅的音調。這樣的春,令人悠然,令人輕快,令人不自覺地擺脫傷感。
若走到公園里,春天一下子就變得可愛了,可賞了。瞧,樹枝上嫩嫩的芽孢,已經露出隱隱的翠綠與鵝黃,就是那么幾根又細又亮的蛛絲,搭在枝條的縫隙當中,委實不算討厭,反而顯得風趣了許多。若說到花,我以為杏花和梨花就是春天的使者,小而柔軟的花瓣兒,像白里透明的珍珠,像姑娘懷揣著的一份羞澀的心事。風吹過,花瓣會鋪得滿地,腳踩上去,一點聲音也無,但香氣卻是周身環(huán)繞,仿佛圖畫中剛剛出浴的美人似的。我的思想停留在花兒散發(fā)的幽香上,為這芳香動了感情,因為我知道,那是生命的味道。再回頭看,花卻嫣然不語,我想,這的確是春意的點綴,嗅著清香,仿佛就能觸摸到春天的形狀。這樣的春,看不厭,賞不盡,讓人回味無窮。
有鳥語花香的季節(jié)真好!因為它總能給予我一些私密的歡喜,讓我每日都有好夢相伴。纖細的柳條,是春天淡淡的眉彎;芳香四溢的花,是春天粉嫩的容顏;溫和的清風,是春天修長的手臂;涼爽的水,是春天婉約的情懷……我知道人生的許多風景,看過便遺忘了,只有帶著情感,才能讓美好的東西刻骨銘心,一剎那,情緒不禁迷??~緲地充溢心胸,思想開始拋引出去,春天看似多情,實則多情的,只有自己。
于是,在我感性世界的一片私心里,等待著屬于自己的生命之春。生命之春是精神抖擻又渾然大氣的,那是一個人的內心世界與外部環(huán)境和諧統(tǒng)一所達到的境界,我覺得,知春就是一種懂得,知春就是一種頓悟。(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家里人經常說我少不更事,然而我卻覺得這很正常,因為懂事需要時間,頓悟需要經歷,成熟需要長大,既然得用漫長的時間去經歷、去長大,那就是煎熬了,所以我們說,人生的每一種境界都是苦苦熬出來的,懂得和頓悟是要熬出來的,生命之春,也是要熬出來的,那么我們究竟需要熬多久呢?除了我們離開人世的那一天,都熬不到盡頭呀!這樣想,我就會倍感自己的渺小,小到樂意去爭取微不足道的進步,因為擁抱人生的春是如此的不容易。
在公園的長椅上坐著,心在春光的沐浴下變得安靜,生活中難得擁有平靜,在平靜中修行,便能提醒和教導我知春。有一句話叫做“處靜而后知微”,常常反思自己,是不是浪費了大把的時光?是不是一意孤行的把自己的心禁錮在孤獨和悲傷里?因此而喪失了生活中的許多樂趣?無數(shù)次想到過逃離現(xiàn)下的生活環(huán)境,因為薄弱的心承受不起痛苦的宰割,但轉念之間,又有了另一種想法:一個人要是不在內心里找到安穩(wěn),那么逃到哪里都無濟于事,只有將眼淚揮灑了一捧又一捧,直到看清和承認自己的不足時,接受就來了,坦然就來了,有了節(jié)制,有了承擔的力量,而這,便是知春了。
那是一個非常安謐的傍晚,麻雀啁啾,聽上去,極其富有閑情逸致。我坐在院子中的梨樹下靜靜地閱讀,讀得越認真,就越發(fā)覺得,讀書與寫作也是一種知春,因為在讀別人的作品時,有時會影響到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而自己寫下的作品,有時同樣會影響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周國平說,上天給了每個人一條命,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頓好,人生即是圓滿。原來,小小的幾個字,也可以是一種震撼人心的大世面。
人生在世,所經歷的每一次歡樂與苦痛都是必不可少的過程,或許知春就是如此,讓你在窮途末路時還能峰回路轉,讓你在身臨深淵時,還可柳暗花明。如何能在大的歡喜或大的悲痛中磨練出智慧,才是至高境界的知春。
回到書房,再向窗外望去,看著夕陽緩慢歸山,朵朵的晚霞波瀾壯闊,聽著各種車輛扎扎作響,狗還在不知疲倦地叫著,遠處有孩子的笑聲,近處有群鳥齊飛的驚覺,晚飯在我不經意時就香了。窗外頭的春意正濃,心里頭又何嘗沒有對生命之春的渴望和期盼呢?我安靜地等待著,它若真的來了,我便要守候一種大方、深邃、清亮而又和順的生命之春了。
2017年5月28日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277762.cc/subject/394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