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載三尺講壇育桃李鄉(xiāng)村校園無悔寫春秋
“平凡、敬業(yè)、執(zhí)著、是一名教師的職責,讓更孩子踏上我的肩頭,實現(xiàn)他們的夢想是我無悔的選擇”, 張紅玲,新疆巴州博湖縣第三小學一名普通的鄉(xiāng)村小學教師,用自己30年教學生涯,用心呵護花朵,用自己的愛收獲了桃李滿天下,寫下了無怨無悔的園丁之歌。
1987年3月,張紅玲由于家庭貧困上完初中就沒有能力再上學了,17歲的她就來到博湖縣本布圖鎮(zhèn)紅蜻蜓希望小學,當上了一名小學代課教師。在校長汪俊秀和同事們的幫助下,她漸漸學會了教學,因為我比教的學生大不了幾歲,很快就和孩子們成了好朋友,學生們在私下里也改稱她為姐姐。
說起當年從事教育工作,張紅玲感慨地說:“記得那時我剛工作,代課教師每月工資32元,面對微薄的工資,多少人勸我不要干了,可我選擇了堅守,因為我舍不得這些孩子?!?/p>
記得1989年,在張紅玲所在的六年級2班里,有個11歲貧困學生李秀秀,由于她家很窮,媽媽又常年臥病在床,姐弟兩人穿的衣服都是別人給的,15元的書本費都交不起,望著她那憂傷的眼神,張紅玲毫不猶豫的幫她交了書費,當時李秀秀感動得哭了,因為那是老師半個月的工資呀,老師以后該咋過 ”
從1987年開始,張紅玲一直在紅蜻蜓希望小學擔任一個班的班主任。1990年由于工作業(yè)績突出她被評為“博湖縣優(yōu)秀教師”實現(xiàn)了心中第一個夢。1992年開始她用兩年半時間參加了全國自學考試,取得了漢語語言專業(yè)大專畢業(yè),靠頑強的毅力完成了從一名初中生到大學生飛躍,這里面的辛苦只有她知道。1994年靠自己的不懈努力成為一名正式老師,圓了自己當老師的夢。也為自己7年的代課生涯畫上了句號。
張紅玲靠著對教育事業(yè)的執(zhí)著贏得了同事們的稱贊,也收獲了屬于自己的愛情。共同的夢想,共同的追求讓她和楊老師走到了一起。每天在10公里泥濘的小路上,騎一輛自行車一個來回,中午喝點水啃個干饅頭.1996年她懷有八個多月的身孕每天還騎車10幾公里,不管刮風下雪按時上課,一份對職業(yè)的堅守,讓她堅守在三尺講壇,用愛溫暖每個孩子,用自己的青春書寫最輝煌的篇章。(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映日荷花別樣紅
2009年,學校由于資源整合合并為博湖縣第三小學,更重的擔子落在了她的肩頭,學校安排安排擔任了六年級班主任,班級學生學習成績差距大,民族學生多,為班級管理增加了難度。 班里有個學生叫馮錦龍是學校里有名的“刺頭打架大王”不過他的優(yōu)點是喜歡體育,班級榮譽感挺強,為了讓他發(fā)揮長處改正缺點,張紅玲多次找他談心,讓班里的同學幫助他樹立信心,讓孩子的閃光點發(fā)出奪目的光。在老師和同學們的支持下,馮錦龍成為班里的班長,真正成為了老師的好幫手。近年來,她連續(xù)獲得“博湖縣優(yōu)秀班主任,博湖縣先進教師”稱號。
三尺講壇寫春秋
30年堅守在三尺講壇,30年用愛心托起希望,張紅玲在從教生涯中,始終以“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以全國優(yōu)秀教師張麗莉作為榜樣,以高尚的師德讓孩子們感受到媽媽的溫暖。2014年她所帶六年級(2)班的羅景官同學由于得了嚴重的腎病,經(jīng)常要住院,落下的功課很多。他姐姐也是腎病患者,媽媽帶著兩個“小病號”掙的錢不夠看病,一個債臺高筑貧困的家庭,已經(jīng)無力完成孩子的學業(yè),張老師了解情況后,主動承擔起為孩子補課任務,和他結成幫扶對子,為他購買學習用品,讓他重新燃起求學的希望,在老師的幫助下羅景官病好了許多,學習成績有很大進步。就在這三尺講臺,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學生,書寫了自己30年無悔的青春。
蠟炬成灰淚始干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天空。30年的從教生涯,讓她更加鐘愛園丁這一神圣的職業(yè),因為她是托起太陽的人,她是蠟燭,永遠照亮孩子未來的路。每當自己的學生回學校看她第一句話就是;“老師你有白頭發(fā)了,老師我以你為榮”望著長大的孩子們,她的臉上露出燦爛的微笑.2017年9月教師節(jié),她被評為“博湖縣骨干教師”當戴著光榮花受到表彰,她心里的喜悅難以言表,這也許是對她目標。張紅玲笑著告訴筆者,“我就是一個普通的老師,做了我該做的事。是園丁就要呵呵這些幼苗,是粉筆就要讓孩子們畫出最美的圖畫。我會用自己的雙手托起未來的太陽?!?/p>
作者;楊建軍博湖縣第三小學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395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