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河“十三節(jié)”
甘肅和政古稱“寧河”。農(nóng)歷正月十三,是和政特有的一種古老“節(jié)日”,這天是農(nóng)民展演民間文藝的喜慶吉日,也是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秧歌盛會。
正月十三的和政,酒香氤氳,秧歌陣陣,山醉,水醉,人也醉,更醉的要數(shù)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秧歌盛會。
這天,十里八鄉(xiāng)的秧歌隊進城趕會。
四面八方的群眾成群結(jié)伴地趕來了,尤其是打扮得花紅柳綠的山姑鄉(xiāng)婦笑嘻嘻地趕來了。
數(shù)萬張像花朵般盛開的笑臉涌上街頭,偌大的縣城街道一下變得窄了許多,窄得就像一線天的峽谷,爆滿的人流就像穿峽越谷的洶涌波濤。
那高亢清越的嗩吶聲,震耳欲聾的鑼鼓聲,優(yōu)美動聽的弦樂聲,鞭炮的爆炸聲和人們的歡聲笑語,組合成撼天動地的聲浪,激蕩著宮燈、彩旗、春聯(lián)裝扮起來的山城。(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此時,和政頓時成了一座秧歌薈萃的大舞臺,盡情抒發(fā)豐收農(nóng)民的喜悅和激情。
城隍廟、黨家場、火神廟、聚興廣場,一伙伙秧歌隊在舞,在跳,在旋轉(zhuǎn)。
那掉牙的老奶奶在笑,胡須花白的老爺爺在贊;周圍睜大眼睛看的姑娘們,指手畫腳在說的少婦們,他們的心被秧歌隊中的妖婆子舞步牽動著,被高蹺的舞姿所傾倒,一個個精神抖擻,神色飛舞。
龍騰虎躍的秧歌隊過來了,一伙接著一伙。
秧歌場上,獅子、龍燈、旱船、高蹺在春風里舞,妖婆在春風里歌;
太平鼓、太平鑼、金嗩吶、銅鈸、玉笛、手風琴,和著春的旋律與節(jié)奏,撩撥得人心如醉,春潮滿懷。
男生英俊瀟灑,女生輕盈秀麗,正如秧歌告畢詞中所贊美的:女裝男扮,就像八洞神仙;男裝女扮,好似仙女下凡。
一個個踩高蹺的女生,佩戴流金溢彩的頭飾,右手彩扇頻搖,左手絲巾飛舞。向前奏,彩裙翩翩;向后傾,婀娜多姿。
秧歌隊扭到最熱鬧處,許多人放鞭炮迎接,多少人連聲叫好。這時候,扭秧歌的人喜形于色,扭得更歡了。
看秧歌的人們?nèi)缙芳厌劊绨V如醉。
整個和政縣城一片歡樂籠罩著,歡樂猶如喧騰的海洋,人們就像魚兒暢游在神話般的海洋里,盡情享受著生活的樂趣。
農(nóng)歷正月十三,真是讓和政人民陶醉的日子!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562544/
寧河“十三節(jié)”的評論 (共 15 條)
- 陌路流年 未通過并說 農(nóng)歷正月十三,真是讓和政人民陶醉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