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吃飯日記
早午餐:烤地瓜 花生煎餅 排骨凍 拌山地瓜 肉湯海帶燉凍豆腐


加餐:山楂椰子烏龍茶 溜溜梅西梅六個 一個梨



下午餐:一個蘇耗子 一個小玉米窩頭 一個黑芝麻團子 一個栗子泥團子 中午剩菜

關于蘇耗子的來歷,在滿族中流傳一個聰明媳婦勸夫勤勞的故事。丈夫當兵回家后,莊稼活不愿干了,莊稼飯也不愿意吃了,整天好吃懶做,東走西逛。媳婦來到自家地里,想摘些青菜,忽然順風飄來一陣“蘇子”的清香,她抬頭一看,地邊的蘇子葉已經(jīng)長成小菜碟那么大了,她趕忙摘了一些蘇子葉,用衣襟兜回家,又找來一些粘米面,包上豆沙餡,做成耗子的形狀,然后用蘇葉一裹,那蘇葉的蒂把正好成為耗子尾巴。晌午的時候,懶漢回來了。媳婦迎上去,高興地對懶漢說:“今個準備好了你最愛吃的東西”。懶漢一聽有好吃的,立刻睜大了眼珠,媳婦順手揭開了鍋。懶漢一看,立刻不高興了,說:“這粘餑餑是什么好東西,我早就不愛吃了”。媳婦不慌不忙地說:“你再好好看看,這可不是平常的粘餑餑,這是‘蘇耗子’,你不屬貓的嗎,貓可最愛吃耗子。今天你這個懶貓過生日,我用耗子執(zhí)行你,難道你不喜歡嗎?”,他吃了一個,覺得蘇葉清香可口,味道真的不錯,于是,他一個接一個,一會兒吃了大半鍋,媳婦見他吃得很飽,就拿來一把鋤頭,對懶漢說:“粘食吃多了,不干點活消消食是要鬧病的,你快去鏟鏟地吧!”懶漢望著自己的媳婦,覺得她說的有道理,就痛痛快快地找起鋤頭鏟地去了。打這以后,懶漢不僅喜歡吃“蘇耗子”,也漸漸地勤快起來,小兩口的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別人家的媳婦知道了這事,也都回家給丈夫做“蘇耗子”吃。漸漸地,做“蘇耗子”吃成了滿族的一種風俗。

家里剩下的蘇子葉和紅豆餡兒不多了,還剩了些面就和奶奶拿了幾個黑芝麻丸和栗子泥包了幾個團子玩哈哈哈


但是發(fā)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等開鍋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奶奶誤把土豆粉當做糯米粉了,所以今天包出來的蘇耗子不是糯嘰嘰的而是艮啾啾的??奶奶在發(fā)愁包了這么多可咋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