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炮仗——歲月劃痕之二十
撿炮仗
——歲月劃痕之二十
男孩子應(yīng)該喜歡放炮,可外孫卻不喜歡,過年我下樓去拉鞭,他都不跟著去。就說拉鞭沒看頭兒,那滿天的煙花還是很壯觀的,可外孫卻不為所動。
那些煙花都是鄰居們放的,我已多年沒買過煙花了,就是下樓拉的鞭炮也是老伴兒買的。其實,我也沒有了小時候放炮的那股興奮勁兒,只是因為老伴兒一再強調(diào),過年不放炮不吉利,我才例行公事的。
小時候就盼過年,過年就盼著父親給錢去買炮仗。開始父親給我1塊錢,到小學(xué)快畢業(yè)時才給到2塊。
對于父親給的錢我要精打細算,盡量買性價比高的炮仗。一般要先買兩三包100頭兒的小紅鞭炮(2角一包),因為這是最便宜的炮仗。我從來不用它拉鞭,都是拆散一個一個地放。胡同里舍得用它拉鞭的孩子極少。單個的小紅鞭炮只有火柴棍那么大,威力很小,膽大的孩子就敢用手捏著屁股放,可我不敢。(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再就是買少量的摔炮、拉炮。摔炮看著像只短香煙,里面裝的是加了化學(xué)原料的細砂粒,一摔就響。拉炮是紙卷裹著蘸了炸藥的折彎的細繩,用力一拉就響。
再就是買一點兒“滴滴金兒”,買一點兒小“起花”和“老鼠屎”。
有時,我會壓縮以上品種,再買一包50頭兒的小“鋼炮”。小“鋼炮”就是現(xiàn)在的普通鞭炮“大地紅”,可那時覺得小“鋼炮”可響啦。有時還會買一兩個冒完黃煙再響的煙炮,或者著一會兒火苗再響的“苶燈”。至于“二踢腳”、大煙花等我從來不買,一是太貴,二是不敢放。
雖然精打細算,可我的這些鞭炮還是很快就會放完,這時再看到別的孩子放炮,就只剩下眼饞的份了。
為此,我曾盼著自己快些長大,因為那些愛放炮的大人們放起炮來都是大手筆,比如全哥和安哥,他們放“二踢腳”都論捆,一捆就有10個之多。鞭炮從來不拆開放,都是拉鞭。
我特別愿意看他們拉鞭,噼里啪啦過后,我能從碎屑中尋找到少數(shù)沒有響的殘炮。我發(fā)現(xiàn)撿炮仗與買炮仗相比,更讓人興奮,因為這是預(yù)期之外的。所以一旦有這樣的機會我就絕對不會放過。
記得1956年公私合營時,街上總有敲鑼打鼓報喜的,我們這些孩子會聞聲而至,尾隨著他們,因此報喜之前他們一定會大放鞭炮。炮聲一停,他們念喜報,我們一幫孩子就沖上去撿殘炮。
撿炮仗最多的一年是1958年,那時候搞總路線,搞人民公社,搞大躍進“放衛(wèi)星”,喜事是天天有,那也就天天都有報喜的了。
可惜的是剛開始我不能全天候參與,因為從星期一到星期六都得上課。不過那熱鬧喜慶的氣氛我是感受到了,因為整個社會,包括學(xué)校,都籠罩在這氣氛之中。
記得宣傳總路線的時候,臨街的大墻上都畫了宣傳畫,其中有一幅我印象深刻:一個大燈塔光芒四射,數(shù)艘龍舟擂鼓競進,劃船者正打起十二分精神,拼命揮槳。我理解畫的意思是,在總路線照耀下,人們正鼓足干勁,力爭上游。我喜歡畫畫,也喜歡研究畫兒畫得合不合理。看了此畫我就想,競龍舟都是在河里,河邊怎么會有海邊才有的燈塔?燈塔放著光芒,難道是夜間競龍舟?后來才知道這是在圖解“總路線是照耀我們各項工作的燈塔”的重要指示精神。
總路線也宣傳到了學(xué)校,我們這些孩子也要背總路線的內(nèi)容,那時候我還是好學(xué)生,自然背得爛熟于心,以至現(xiàn)在我都能張口即出:“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shè)社會主義”。
另外,老師還教我們歌唱總路線的歌曲,其中有一首唱著特別帶勁:“黨中央發(fā)布總路線,全國人民總動員,鼓足干勁爭上游,多快好省加油干,我們都是促進派,嘿!最響亮的口號是干!干!干!”學(xué)校曾多次組織我們演唱,所以我印象深刻。
不過當(dāng)時沒有明白“促進派”是個什么東西,聽音辨意,認(rèn)為是“粗勁派”,這樣“干”起來才有力呀。后來聽人議論,原來中國還有“促退派”。要求進步才是好學(xué)生,退步了張老師要批評,怎么有人還要當(dāng)“促退派”呢?我很不理解。
很快社會上、學(xué)校里又開始宣傳“大躍進”,雖然當(dāng)時我不明白它的準(zhǔn)確含義,但知道它大致的意思是建設(shè)社會主義不能慢慢騰騰,要飛速前進,一日千里。記得當(dāng)時街上的醒目標(biāo)語口號就是“一天等于二十年”。還有一幅經(jīng)典的漫畫,畫在了不少地方的墻上。畫中一個精神煥發(fā)的中國人,騎著駿馬飛奔,把一個騎毛驢的大鼻子老外,甩得遠遠的。那老外戴著拔火筒似的長筒禮帽,穿古怪的燕尾服,面目猥瑣,正氣急敗壞地抽打毛驢,而鼻孔里噴著氣的毛驢卻已寸步難行。不知畫中的老外是美國佬,還是英國佬,反正那時的口號是“超英趕美”,誰都一樣,一丘之貉。
“大躍進”開始后,報喜進入高潮,經(jīng)常能在街上看到敲著鑼鼓,舉著紅旗,放著鞭炮,去給上級報喜的人群。一批接著一批,跟趕集似的。
那時市委的辦公地點在西大街西邊,報喜的人們往往從稅務(wù)角進入西大街。稅務(wù)角離我們家很近,星期天不上課我會和一幫孩子一起跟著看熱鬧,當(dāng)然主要是為了撿炮仗。
除了市委門前鑼鼓聲不斷,專署和市人委也是接待了一批又一批。
后來我從一些資料中得知,7月2日市委、市人委還組織22個單位的報喜隊伍奔赴天津,向省委、省人委報喜。報喜的新產(chǎn)品有:萬能拖拉機、萬能汽車、萬能蒸汽機車、電力自行車、玻璃鋼、鋼錠、車床、醋酸纖維、雞毛線、刺繡等28個品種。
不知是否與“大躍進”有關(guān),那年春天河北省省會遷出了保定,落戶到了天津。
那時候政府不叫政府,而叫人民委員會。省政府成了省人委,市政府成了市人委。保定市是在1955年改的。為什么這么改呢?要與蘇聯(lián)保持一致?要體現(xiàn)政府是人民的?不得而知。
人們報喜,好像是因為爭了“元帥”,放了“衛(wèi)星”。據(jù)說,市里已經(jīng)定出了“元帥”“衛(wèi)星”的標(biāo)準(zhǔn),比如糧食、棉花、蔬菜達到畝產(chǎn)多少就算放“衛(wèi)星”。
一說放“衛(wèi)星”,我就不由地想起蘇聯(lián)老大哥放的衛(wèi)星,那是貨真價實的衛(wèi)星,是大科學(xué)家們勞動的結(jié)晶,怎么我們種點蘿卜白菜也算是放衛(wèi)星呢?他們說放了就算放了吧,要不我們怎么有機會撿炮仗呢?
除了農(nóng)民進城報喜,工人們也報喜,當(dāng)然報的工業(yè)新產(chǎn)品了。父親所在的商業(yè)系統(tǒng)也報喜,想不起他們報的是什么喜了,反正是大紅紙上寫了好多的字,貼在了市委、市人委的大門口。
報喜的人們都由衷地高興,年成好,風(fēng)調(diào)雨順,地里豐收,農(nóng)民自然喜氣洋洋。保定的工業(yè)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八個大型工廠在西郊開工建設(shè),有全國最大的膠片廠,有中國第一座化纖廠,有中國最大的變壓器廠,有軍工企業(yè)蓄電池廠,有保定自己的熱電廠,還有河北第一座現(xiàn)代化造紙廠,保定第一座棉紡廠,大型的鑄機廠。據(jù)說,其中幾個還是全國的重點建設(shè)項目。想想保定市的西部將出現(xiàn)一片現(xiàn)代化的工業(yè)區(qū),人們能不興奮嗎?
聽說,保定能夠爭取到這么多重點項目,是因為保定有北方少見的好水源——一畝泉。一畝泉在保定西部偏北的地方,是保定一畝泉河的源頭。保定西部是山區(qū),從山區(qū)來的地下水至此涌出,形成泉群,其中大者“泉涌出,其闊一畝”,故稱一畝泉。一畝泉泉水清洌甘甜,比其它地方的水都好喝,保定人常引為自豪。不過一畝泉的水早就沒有了,保定市都得引西大洋水庫的水喝了。
學(xué)校里怎么搞“大躍進”,我已沒有印象,好像沒有“一節(jié)課等于二十節(jié)課”,我們還是規(guī)規(guī)矩矩上完所有課程,才放了假。
一放假就好了,我可以天天跟著報喜的隊伍撿炮仗了。
我們一幫小孩兒,一起撿炮仗,一起燃放撿來的炮仗。那些捻兒長的可以像買的炮仗那樣放,捻兒短的就比較麻煩,因為一點就響,容易崩到人。于是就從爐子里點燃一根長木棍,把頭兒燒出紅炭,用那紅炭去點短捻兒的炮仗。還有的炮仗完全沒有捻兒了,我們就把它撅開放“刺溜花”。
報喜的隊伍除了拉鞭,有時也放二踢腳。二踢腳也有殘炮,就是下面這聲響了,上面那聲沒響。能撿到這樣的二踢腳對我們這些孩子來說,可算得上是重大收獲,因為我們很少有人自己買過二踢腳。
撿到了這種二踢腳的孩子會興奮向小伙伴們顯擺,并小心翼翼地包出當(dāng)中的捻兒,之后再給它接一根小鞭炮的捻兒,把它放了。這一聲響,聽著比在空中更為震撼。
我一直盼著自己也能撿到一個這樣的二踢腳。機會終于來了,在一次撿炮仗時一個只響了一聲的二踢腳竟然就落在了我的腳下,我毫不猶豫地踩上去,并在確認(rèn)它熄滅后,快速地拿到手里,生怕別人搶了。
撿炮仗回來后,我在小伙伴的圍觀下開始包這個二踢腳,可包開后人們都失望了,它已經(jīng)燃盡中間的那根捻兒了。
小伙伴們走了,我還是舍不得扔掉這個二踢腳,回家繼續(xù)包剩下的紙皮。包到最后,露出了黑色的火藥。那火藥真,放花一定好看,于是我就把火藥包在了一個紙包里,并帶上火柴,興沖沖地去找小伙伴兒。
可這時胡同里正好沒有小孩兒?;钤撍麄儧]有眼福,我就自己放給自己看了。
我打開火藥紙包,放在了12號院門口的石頭臺階上,然后蹲下身來,劃燃火柴,小心地投向火藥。
就在我將要起身的那一霎那,一團火焰砰然而出,整個吞噬了我。那火焰的光賊亮,刺得我兩眼什么都看不見,隨之而出的濃煙,則嗆得我?guī)缀踔舷?。等我的眼睛能看清東西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石頭臺階上的火藥沒有了,只留下一片黑印,而我的右手卻紅腫了。此時,我還聞到了毛發(fā)的焦糊味兒,肯定是燎到了我的眉毛和頭發(fā)。
我知道自己又闖禍了,就想假裝若無其事,可我的手太疼了,火燒火燎的,實在無法忍受。我小跑著回了家,在臉盆里舀了半盆水,把右手放到水中。涼氣頓時就帶走了疼痛,好舒服啊。可我很快就發(fā)現(xiàn)不妙了,手背上起了饅頭大小的水泡。
奶奶看我平白無故地洗手,就過來看究竟。奶奶是新近從老家饒陽來保定的。她發(fā)現(xiàn)我的手起了那么個大泡,嚇得臉色都變了,緊張地問我怎么回事。這時涼水的刺激已失去作用,我的手又重新疼痛難忍,聽奶奶一問我就委屈得不得了,不由地哭起來。我一哭又驚動了母親,她也過來問怎么回事。
我只好實話實說。母親聽說我是燒傷了,立即帶我去了離我們家不遠的衛(wèi)生局門診部。大夫給我挑破了水泡,上藥后包了紗布。還給開了自己抹的藥,藥的名字好像叫獾油。
回家后母親又訓(xùn)斥我“發(fā)廢”,不好好寫暑假作業(yè),就光想著玩兒。并著重說我一門心思去撿炮仗,不干正事。我聽著心里不服氣,你小時候不是過年撿炮仗還燒了新衣服口袋嗎?
母親還數(shù)落我說:“你整天冒冒失失的,不知道個深淺,就會闖禍,你什么時候才能穩(wěn)當(dāng)了?”
這時我疼得要死,母親不安慰我還數(shù)落個沒完,我哭得更委屈了。
奶奶趕緊給我解圍,說:“這是命里注定的,早來早了?!彼盅a充說:“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這一輩子有多少福,有多少禍,老天都給定好了,前邊多受罪,后邊就少受罪?!?/p>
后來奶奶又跟我說,這是“消災(zāi)”。聽她的意思,就是人的一生的災(zāi)禍?zhǔn)且粋€固定值,經(jīng)歷多少就減少多少,所以經(jīng)歷的過程,就是“消災(zāi)”。
奶奶這是第二次來保定。上一次是1955年初來的,住了有半年多。這次來了住得時間長,一直住到了1960年的秋天。
奶奶在保定的時候,正好趕上鬧自然災(zāi)害,家里還入了公共食堂,經(jīng)常吃不飽,于是就挖野菜吃。這也是上邊支持的,當(dāng)時有個專用名詞叫“瓜菜代”。我們常挖的野菜主要是人心菜、馬生菜和刺兒菜。這里邊數(shù)刺兒菜不好吃,可我們挖的野菜中就數(shù)刺兒菜多。
那時母親已經(jīng)上班,都由奶奶料理家務(wù)。奶奶一般是將刺兒菜和玉米面拌在一起烙著吃,烙過之后那菜的尖刺兒更硬了,一吃就扎嗓子眼,我看到這玩意兒就皺眉頭。
于是,奶奶就又跟我講起了她的“消災(zāi)”理論,還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不經(jīng)歷一些苦難,很難成大氣候。
那時候我在老師的教導(dǎo)下,已有了初步的判斷能力,覺得奶奶“福禍天定”的說法是在宣傳封建迷信,“人上人”的說法是在宣傳封建糟粕,所以對奶奶的說法頗為抵觸。
我成年之后,炮仗肯定是不撿了,奶奶的“消災(zāi)”理論也已忘得一干二凈,可我發(fā)現(xiàn)自己無形中還是受到了奶奶的影響,就是總把“意外之財”與“無妄之災(zāi)”聯(lián)系起來。認(rèn)為得了不該得的,就可能失去應(yīng)該得的,所以對一切“意外之財”一概排斥,彩票不買,賭場不入,傳銷更不干,對“天上掉餡餅”的事一律保持高度警惕。
我的這種警惕,讓我在后來的物欲橫流的時代,保持了必要的清醒,抵御了誘惑,識破了騙局,這也算是那次燒傷后的意外收獲吧。這樣看來,奶奶的“消災(zāi)”理論也還得到了驗證呢!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3592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