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念慈航(一)

一個月前吧,似睡非睡,突然,意識到自己后世出家,法名了然,這一世,為后世鋪墊,應該學習了解掌握佛有關的知識,可能承受佛成佛前的苦楚。為此,在信奉的前提積極參與,這也是為什么去參加佛會,為什么會皈依。人心不古,世態(tài)炎涼,覺海慈航,普渡眾生。有了對來世的預知,對關于佛的種種更感興趣,自然有了更多覺念覺知,更好的約束自己覺行。更好的學習,更好的效仿,更好的覺悟,更好的有利于大家正確認識佛,認識佛學,認識佛法。結(jié)識佛也是只字片句,最大收獲莫過于《般若菠蘿菠蘿密心經(jīng)》,重所熟知的“心經(jīng)”玄奘摘取心經(jīng)主要一段,前后各還有一段,大多只能以自己的認知解讀,僅供參考。
新【佛】學;用已知的科學解釋前人未知而又記錄的智慧。學習佛學佛法首要必須有信仰,佛是仁慈的不會排斥任何正確和美好,不同的修行,異曲同工,沒有宗教派別區(qū)別,只有善惡之分。奸邪宗教揉入正統(tǒng)宗教善良仁慈美好字眼加以奸邪意圖,誤導,愚昧,愚弄不明宗教本質(zhì)的信徒。信徒先決條件虔誠,也就是有可虔誠的心。有了虔誠的心,已經(jīng)和佛在一起,已經(jīng)進入學習佛效仿佛的行為和意識,有了一顆佛心。分門別類的修行只是修行的方法和修行的方向,因人而異,各不相同,佛亦如此,菩薩亦如此。
【如來】如,來世間之心,清澈透明,明了,心無一物,心無牽掛;去如清風皓月,諸念皆空,萬般皆放,來時溫馨,去時溫暖。去如來時同。
【世尊佛陀的尊稱?!端氖陆?jīng)》:“爾時世尊既成道已,作是思維?!薄渴雷穑廊俗鸪?,后世眾生尊崇敬仰;在世眾人信服遵從尊崇,達到這樣業(yè)績可以說修行成功謂之得道,尊之為尊,行為由思想開始,由內(nèi)而外,引領身體去做,以自身的言行感染帶動認識不認識的人,當世后世眾生學習效仿,尊之世尊。
【菩薩】佛下有大德大行者,有大法力大能力者,也就是所謂大愿力。菩薩一詞在中國佛經(jīng)中沒有被翻譯,沿用音譯,菩薩一詞意譯可為覺念自我,覺悟眾生。菩薩通過自我先知先覺感知眾生疾苦,教化引導眾生,普渡眾生。
【覺念】正覺,正念,正知,正志,正智,正悟,正同,正圓,正行,上覺,下念。(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371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