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寄語

我愛你
可是我不敢說
我怕說了
我馬上就會死去
我不怕死
我怕死了(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再沒有人像我一樣愛你
——
豈止地道的誓言!簡樸平實中蘊潛著最感人心扉的洪荒之力,還有什么華麗的辭藻可以這么不加渲染的道出那種初始懵懂而義無反顧的情感?
不是你吃了虧,我占了便宜 就是愛的解譯,愛山愛水愛明月——山知?水知?月知?
單相思算不上愛,也害不了人,只要是孤獨的 一廂情愿 ,害的只是自己,何苦?
愛人,就非得讓彼此沉淪?再共同步入那種莫可預(yù)測的深淵?最荒唐的是那種一見鐘情,倘若緣遇不是時候,男為人夫,女為人妻,那豈不亂了套?故——愛即使緣遇了也未必盡如人意,愛河愈蹚愈深,水清自然還好,水濁就難知曉深淺了。說不定隱匿的石頭會劃傷腳踝,也會拌翻身體。
愛不愛是互相的事,能不能是相互的事,你愛,她不愛是愚蠢的,你愛,她不能愛是空勞的,何異鏡中觀花?
朦朧是生活中許多事的最佳狀態(tài)。其實,愛是藍天游蕩的輕云;是輕云讓紅日燒紅的如錦霓裳;是霓裳輕裹皎潔的明月;是月輝輕攏下的夢幻倒影;是淡影里繾綣的玫瑰;是玫瑰花瓣上醞釀的露珠和清風(fēng);是晶瑩露珠隨“風(fēng)乍起,吹縐一池春水”漾起的圈圈漣漪和激起人心的淚水;是道法自然的水到渠成;是成事在緣、在天,謀事在人、在心——故,說不說,愛依舊在。愛不起可以無視你,愛的太深可以假裝無視你,但人有第六感,總會適時的做出判斷,愛——不愛,都無須輕易吐出口——
愛,還是應(yīng)在倫理道德和法制法規(guī)的前提下去尋找,畢竟我們是進化來的文明人,處在文明法治社會,原本愛就很辛苦,這樣就不會太累太出格,尤其少些無謂的阻礙和厄運。
愛的像火——“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毋需模仿,愛的如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也毋需照搬。水能載舟,也能覆舟,也毋需向“文革”初以死宣誓那撼人魂魄的牛角尖里去鉆。偌大的世界,倘若都如此去愛,要么全是光棍,要么全是寡婦,要么強行組合——
牽手的日子里,倘若愛不能使雙方獲得心靈的依靠和自由,會活得很累很無奈,那隱性的危機會伺機冒出。相愛具有無形的捆綁力,適度的束縛是彼此覺得擁有和被擁有的愉悅,過度則使人壓抑,甚而會使愛情窒息。
泰戈爾說:“我給你愛的陽光
同時給你光輝燦爛自由”
何不追求這種境界?這種握緊情緣的奧妙?
蕓蕓眾生誰都可尋覓真愛,茫茫人海最愛真的不易。而至要的是那種澆灌愛情不老的動力和技巧。故——緣遇適時、適地、適理之際,何不啟動潛隱的智慧,握緊真愛溫暖的手,讓天堂的煦風(fēng)在彼此并肩輕盈身影間肆意的自由拂動。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3796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