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性或揭諦(一)
(一)
原東德詩人烏沃?庫爾伯
和我,沒繼續(xù)擬議中關(guān)于
沉默主題的對話。不是誰
阻止我們,只是“沉默”要求
我們——聽。聽它:那否認(rèn)語言、(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更非無言的,正在咽喉下面不斷
加深,深到證實嘴、和一把刑訊室
電椅的程度。它在那兒,總比聲音的
反面更多,迫使我們一直問自己:“不”?
——楊煉《同心圓》
以上所引,是我從楊煉作品中讀到的
最好的文字。我在與一宸的對話中,
曾有一個短句:“有話不說的力量”。
人并不單純。一般來說,該沉默時,
詞總在滔滔不絕;該說話時,詞窮
而使人屈從于喧囂。從禪視角,默
念,默示,默契,都是很高的悟性,
和詞性方式。所以有時,忍住不寫作,
才能恢復(fù)詞性本來的面目。揭締吧,
揭諦。締造沉默。締造傾聽。締造靈性。
2016年7月1日于永安約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3849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