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散文:綠葉上,有一只蚱蜢藏身

這一塊鋪滿枯黃的泥地上,除了不知是由誰栽種的幾株常綠灌木外,還有一根苦瓜藤,是野生,還有一根西瓜秧,也是野生。用不加修飾的綠構成主色調,似乎想將這個季節(jié)裝扮成春天。
季節(jié)逐漸寒冷,很多煩人的小生命躲的躲,亡的亡,不再恣意橫行。不對,那西瓜秧的葉片邊緣還緊緊地爬著一只蒼蠅!這種人見人厭的惡心,隨手拍死吧,別污穢了那一片綠葉的綺夢。我抬步向前。
時空的輪廓無人能懂,歷史的境像讓人吃驚。西瓜葉的中央隱藏著一只精靈。一只蚱蜢悠閑自在,靜靜地蹲在那里。我悄然停下腳步。
外表翠綠,渾體修長,頭尖呈圓錐形,一對觸角粗短。這是一只典型的中華蚱蜢。
時令已近霜降,蚱蜢空有一張咀嚼式口器,已經危害不到禾本作物,是否只能在草叢中尋覓生活?
一般應該在七八月間便完成羽化的蚱蜢,到現(xiàn)在還在四處晃蕩,是成熟延遲,還是有未畢心愿?(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綱目拾遺》說:“蚱蜢,性竄烈,能開關透竅。”《救生苦?!费裕骸拔寤⒌ぶ杏弥伪┘矚忾],大抵取其竄捷之功為引也。”
為了拍下一張?zhí)貙?,我不敢使用閃光,也不敢調整光圈,更怕距離太近,讓相機驚嚇到蚱蜢。
蚱蜢就那樣蹲著,一動也不動,對身旁的黑色蒼蠅不睬不顧,懶洋洋地,快門發(fā)出的微響也沒有引起它警醒。
江湖人說,滿身破綻就是沒有破綻,天下武技,唯快不破。還真是,蚱蜢看似全身放松,那復眼閃爍著彩芒,堅實的后腿牢牢抓扣葉脈。后有瓜藤,前有灌木,稍遠一點便是樹林草叢,可脫險,能潛身。
面臨敵侵,蚱蜢不能“自衛(wèi)反擊”,卻能夠被動自保,該踢腿時就踢腿,該振翅時就振翅,從來不做無用功。
無須助跑,快速彈跳,瞬時飛躍,哪怕是那些創(chuàng)造了紀錄的體育達人,對蚱蜢能快速釋放能量的本能,也只有滿腹的妒忌,外加羨慕。
本能,無須通過學習、練習、適應,不是經驗,更不是模擬,天地間的生靈都有,與生俱來。
跳躍是蚱蜢的本能。這只蚱蜢終于要跳躍了,4條小腿將身體前半部瞬間支撐起來,后腿同步迅速彎曲,然后突然彈直,倏然一聲輕響,把自己射向灌木,無影無蹤。
為了活著,為了生存,或和平,或戰(zhàn)爭,實用就是最好的本能。
(原創(chuàng):劉文躍)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277762.cc/subject/387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