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瀑——幾縷寫作散想

有一次我接近一個荒蕪的舊礦。
望著凹陷的巖坑,洞口生滿雜草,一位當?shù)氐娜烁嬖V我:當時由于技術條件落后,人們還以為這是個貧礦,已經(jīng)沒有什么開采價值了,可后來呀,才發(fā)現(xiàn),巖石下邊,還蘊滿了閃閃發(fā)光的重金屬,從前連百分之幾還沒開采出來呢……
※※
我陷入深思。生命,也是一座礦,如果最初不幸遭遇毀壞性開采,或者有過一段荒蕪,是不是就可以簡單地廢棄呢?
可能最重要的仍是:深深的開掘——
※※(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我在不斷地刻苦學習。學習吧,吮吸吧,汲取營養(yǎng),像冬天里貯滿汁液的白樺樹,到了春天,割開它的一點表皮,微甜的乳汁就源源地噴涌而出!——
如果是這樣,那么,在每個夜晚,或在冬天寂寞的日子,吮吸著烈性酒杯和嗆人雪茄的朋友,請向我學習!
※※
登山。
我向頂峰爬去。累極了。汗水咸咸。我們準備歇下來吃干糧,然后返回……
后來,當我們又穿越些濃密的闊葉林,登上頂峰裸露的石崖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剛才那兒離頂峰只有很小一段路程。
頂峰并不是總能看得見,再堅持一會兒吧!
※※
主要原因。
寫作不下去一定有個主要原因。
有一天我從森林邊走過,忽聽得一陣林梢喧嘩,由遠而近,由弱而強,以至整個森林都為之搖撼起來……
風!我疾想到我們的思想,它們在醞釀中,集結中,曾長久地沉默……
忽然有一天……
※※
我在森林中尋找散文。卻發(fā)現(xiàn)忘了帶筆記本和筆。我跑回城市,把這些都找到了,可是那些構成散文的樹木、巖石、山和森林,卻在我的書桌前和腦海里無影無蹤了。
※※
如果我從事繪畫,我畫山,畫森林和田野里彎曲的河流的同時,要像一道激光一樣迅速地把人畫進去。
※※
我經(jīng)常不能寫作。原因是:情緒不好。
我的孩子哭鬧。廚房里搞得叮叮當當。妻子為一件雞毛蒜皮生氣?!?/p>
可是我的情緒忽然好起來了。那一天天氣晴朗,春天從遠方向這里進發(fā)……
※※
心是可以晴朗的!我的筆在晴朗中閃閃發(fā)亮——
※※
一個朋友和我開玩笑:
“散文作家是些大地的鳥兒,浪游者(還是個自由主義!),他喜歡什么不規(guī)則的形體啦,什么河灘、海岸線、沼澤和草地啦,盡吹著些烤不成烙餅的口哨。在大地閑蕩,有時沉默嚴肅,說著些寓言似的話(多半是個幼稚的孩子)。一會兒又快活輕松,一會兒又感動和憂傷?!豹?/p>
“那么你拿他們怎么辦呢?”我也和他開玩笑:“難道還要像齊茬茬的谷草,捆好,裝上車,運到谷物場去么?”
※※
詩神說:她只揀拾大地的珠璣。
小說用強健的筋骨挖掘“碩大的塊體”。
那么剩下的呢?散文家說:“把它們統(tǒng)統(tǒng)給我吧?!豹?/p>
※※
真正的散文是人生成熟的標志,是人類精神在哲學上蘇醒的開始。
……
※※
我這么思考我的寫作。比如一個部落在遷徙,總得有人在前面打開通道,有人在后邊深思熟慮。我應該留下。察看那些燒焦的陶器,人們住過和遺棄的泥土,整理一些感情。并稍許懷念一下過去的時光……
讓前途高歌猛進!我要在歷史的摩崖石刻前仔細地凝視,并長久地把它們記下。
※※
我向前走去。碰見過厭惡一切的人,也碰見了對各種風景興味寡然的人,但我至今還沒碰見一個因完完全全厭惡自然,而不愿在有森林和綠地的環(huán)境中生存的人。
如果有這樣一個人呢?……
但我無論如何不會找到。
這就是我希望從明媚自然走向當代人心靈的原因。
※※
……談談我自己。寫著,寫著,作家會不知不覺溜到這條荒僻小徑上,曲曲折折向前走去……后來人們說:你談的太多了。要談談別人,大家。
于是他開始談論大伙兒。
忽然有一天人們發(fā)現(xiàn):要了解這些,不一定非得讀他寫的書?!?/p>
※※
我不是為聒噪而寫作,而是為誠實、深刻與正直、平凡和良善。
雪蓮花、鋪路人、從前的播種者,現(xiàn)在和今后能使別人走向高處與遠方的人,都要收到我為他們沉默所作的祝福。
所有踩過別人的肢體,因而炫耀一時的人,走過這里都將黯然失色。
※※
夜里。我攤開書和筆,懷著深深的苦惱睡熟了……
但強烈思念這根游絲,穿越整個北方通向你。我穿越過張廣才嶺,長白山和大小興安嶺山脈,東部皚皚積雪和蒼翠得驚人的紅松林,穿過挺立在風雪中的冷杉和闊葉混生林、留有火燒地痕跡和折斷的白樺的丘陵邊緣,駝鹿一樣在午夜的鹿道上奔馳。遠山重疊,綿綿廣瀚,多美多寂靜的極地風光!我在一座火山熔巖前停步……
※※
我看見了凍瀑——
那是如何奇異的景致,那瀑布不是怒吼洶涌而下,而是凝固、扭曲成一道壯麗的天河,凍瀑的下邊,涓涓細流,汩汩涌下深潭,然后從深潭中冒起騰騰熱氣,流向遙遠處的牡丹峰,不可遏止……
凍瀑!我觀賞到生命靜止狀態(tài)中莊嚴的美。
※※
在通向你的道路上——我看到了風景中最動人部分?!?/p>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3874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