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足感竟可以這樣得到
自從狠下心來決定,考心理學,就狠下心來投入到心理學課本的鉆研中,終于熬不住了,我可是個現時享受主義者,我征求張賓的同意,周五晚痛痛快快地看了一晚上的電視劇,真開心,真放松,真舒服。當時我覺得幸福極了,幸福極了。我知道忙碌讓我體會到什么是強烈的對比,怎樣才能獲取快樂。
有一天,梁老師打開音樂網站,播放音樂,頓時我的心也似乎跳躍,一改往日人聲的沉悶,一種改變,一種清新就迸入了耳簾。后來夏老師不小心把音樂網站關了,梁老師也沒要求他再打開,大概她也覺得音樂讓人激動,對工作不好吧!
這個學期像上學期一樣,有兩份勤工助學,我最開心的莫過于雙周,因為雙周我可以不開門,可以睡個愜意的回籠覺,可以放任自己隨意放松,這不禁讓我聯想到幫老柯經營輔導班時的忙碌與操心。那時,經常要步行30分鐘,然后招生,管理輔導班,一次次望眼欲穿等著家長垂青,一次次地等待,放下了課本,放下了自己心愛的圖書館藏書,那時最開心的事莫過于睡一個午覺。六級,期末考試的雙重壓力再加上初次辦輔導班的茫然性,使我的心身都受到莫大的考驗,我一次次地挺過來了。當時覺得以后有空了,一定要珍惜時間,多看幾本書,多學一點知識。有些事只有等某個特定場合才會明白,就如不經歷苦難,怎么能知什么是滿足,什么是幸福呢?
我有個同學,他不知吃什么好,食堂的飯菜種類雖多,可花樣不多,大三了,周圍的飯菜也吃膩了,每天最大的問題就是吃飯了。他的確很煩惱,而我卻是每頓都吃到很香的飯菜。因為每餐我都吃得很少,經常中午、傍晚時肚子就餓得咕咕叫;我穿衣穿得也很單薄,所以盡管在食堂總是吃很便宜的飯菜,我也不會產生像同學那樣的“厭食癥”,因為我通過對比,讓自己覺得自身處在一個溫飽都沒解決的階段,怎么能夠對食物挑肥揀瘦呢?所以每次2¥一碗的面條我吃得津津有味,盡管肚子吃后仍像是空的,對不起,我太能吃了,比許多人都能吃。
現在,在考研壓力的影響下,我又體驗到那種刻骨銘心的感覺,在重壓下可以放松,那放松時的痛快,這種痛快只是源于一種對比,一種重壓與緩和的變化,一種伸縮有力變化產生的彈性效果。我覺得人活著就應該制造出這種對比,只有那樣,滿足感就會源源不斷而來,同時充實的生活也就誕生了。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277762.cc/subject/4276/